高發(fā)付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在聽、說、讀、寫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其中,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語言技能,也是學生在生活中常用的語言技能。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閱讀策略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階段,但是,目前這一階段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教育的閱讀能力不夠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夠完善,還有待提高。小學生不但要學習語文基礎(chǔ)知識,更重要的是拓展視野,加強閱讀,培養(yǎng)強大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可以獨立閱讀,從閱讀中不斷吸取積累知識,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一、提高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興趣是學生對閱讀活動的一種注意傾向,積極態(tài)度,是維持閱讀活動的動力之源。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喜歡讀書,用心讀書,并從中學習,達到尋求知識的目的。
1、深入文本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孩子之所以可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他們完全投入到閱讀的境界當中,在其中觸摸作者的心境,感受情懷,體驗生活,讓孩子充分的在課堂上享受閱讀的愉快,老師可以在不干涉學生閱讀的前提下進行表揚:“這位學生讀的多入神??!”“這位學生看的津津有味?!崩蠋煾梢砸龑W生把閱讀當做美味佳肴一樣看待,讓孩子們靜靜的看著它“流口水”,迫不及待的想要吃掉。
2、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聽故事,喜歡故事里的精彩片段,而老師可以為學生講故事,引發(fā)學生對故事的好奇心,老師講到一半時可以停止,留下懸念,給學生留下遐想空間,而后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去閱讀后半段的故事,告訴學生自己閱讀的樂趣遠比講故事要更加精彩,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3.、閱讀環(huán)境激勵學生閱讀興趣,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名人名事,將歷史人物如何在艱苦條件下閱讀的事情說給學生聽,例如,“西漢時期匡衡由于家庭困難,家里點不起油燈,卻又很想讀書,就在自家的墻壁上鑿一個洞,借助鄰居家的燈光來讀書?!弊寣W生感知,古人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都能堅持閱讀,今天的我們更要閱讀,擴大視野。
二、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diào)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diào)查是新課程下優(yōu)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xiàn)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diào)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guān)于學情調(diào)查的相關(guān)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yōu)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diào)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diào)查不僅要調(diào)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diào)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tài)度的性格表現(xiàn)、情緒的性格表現(xiàn)、意志的性格表現(xiàn),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quán),但這并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nèi)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chǎn)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nèi)容,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關(guān)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cè)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shù)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見注意力是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F(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xiàn)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diào)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動態(tài),富有表現(xiàn)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shù)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松松的進行學習。
四、結(jié)語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腳踏實地的靠閱讀實踐來完成的,在多閱讀的條件下還要進行高效率的閱讀,增強知識的儲存量,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樣高效的閱讀實踐情況下,促進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的提高和增強。
參考文獻
[1] 丁玉潔.《淺談小學語文有效閱讀的策略》.[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3:139.
[2] 吳秀欽.《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