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東漢時期的竇憲,仗著自己的妹妹是皇后,盛氣凌人,飛揚跋扈。許多大小官員爭先趨奉,只有少數(shù)人例外。
有一年,竇憲納妾,漢中郡太守也準備到洛陽送厚禮。太守手下有個很有見識的官員叫李部,直言不諱地勸阻太守不要送這份禮。李部見太守感到很為難,自知勸阻難以奏效,便又主動請求把送禮的差事交給他來完成,太守同意了。
李部上路后,邊走邊叫人打探京城里的情況,很快他便得知,朝廷中的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皇帝對外戚積怨很深。李部于是命隨從故意放慢前進的速度,拖延時間。果然,當他們走到扶風的時候,從京城傳來竇憲在權力斗爭中失敗,且自殺身亡的消息。李部聽說后,立即帶人返回漢中。
竇憲倒臺后,他的親信或被殺或被關,與他有來往的官員也紛紛被罷免,唯獨漢中太守安然無恙。
與漢中太守相比,曾國藩顯然要高出一籌。
曾國藩帶湘軍圍剿太平天國之時,清朝廷對其懷有極為復雜的心態(tài):不用這個人吧,太平天國的軍隊聲勢浩大,無人能敵;用吧,又怕曾國藩的湘軍對朝廷構成威脅。清朝廷在這種又用又疑的思想指導下,一方面讓曾國藩經(jīng)常出兵出力,另一方面卻不給他高位實權。此時的曾國藩很是苦惱,他急需朝中有重臣為自己撐腰說話,以消除清朝廷的疑慮。
忽一日,曾國藩在軍中得到胡林翼轉(zhuǎn)來的肅順密函,得知這位精明干練的顧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薦自己出任兩江總督后,曾國藩大喜過望。因為咸豐帝剛?cè)ナ?,太子年幼,顧命大臣雖說有數(shù)人之多,但實際上是肅順獨攬權柄。
深受感動的曾國藩產(chǎn)生了給肅順寫信表示感謝的想法,但提筆寫了幾句,就停下了。他知道肅順為人剛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又想到西太后,以曾國藩多年的閱人經(jīng)驗來看,西太后心志極高,權力欲極強。肅順這種專權的做法能持續(xù)多久呢?西太后會同肅順合得來嗎?思前想后,曾國藩最后還是沒有寫這封信。
后來,肅順被西太后抄家問斬,搜出許多討好肅順的信件,唯獨沒有曾國藩的只言片語。
【熱用立意】謹慎交友/交際/前途/識人/趨炎附勢
【素材賞鑒】詩說:“結(jié)交須擇善,非識莫與心。若知管鮑志,還共不分金。”意指結(jié)交朋友須選好人,沒有深入了解,不能把心交出去。有什么樣的交際,就有什么樣的朋友;有什么樣的朋友,就有什么樣的影響;有什么樣的影響,就有什么樣的命運。在此意義上可說,一個人的交際影響一個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