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沽城
(一)
活在他人的期待中,這是七月的宿命。
父母期望她安分守己,好好學習,讀重點高中,上大學,工作求穩(wěn),繼而結(jié)婚生子。一眼望去,就是一生。出界是不被允許的,意外是極力避免的,生活沒有波瀾,家庭和樂就好。
反觀安生,偏不安生。她一個勁兒地折騰,幼時軍訓已展露逾矩天性,而后上職高,打耳釘,混夜店,玩搖滾。漂泊尋依,一茬又一茬的男人換去,沒有歸宿。她窮過、冷過、背叛過,一身江湖氣,波瀾壯闊的經(jīng)歷與自己的年齡顯得極不相稱。
一個乖乖女,好學生,簡單干凈,生活規(guī)矩;
一個浪蕩女,壞學生,行措無矩,滿目瘡痍。
偏偏這兩個看上去似乎不可能在一起的女孩,成了靈魂伴侶。一生牽念,糾纏,難棄。原因很簡單,她們彼此渴望著對方的人生。
而后,七月與安生互換人生,七月過上了安生曾經(jīng)流浪的生活,安生開始尋求生活的安穩(wěn)。
(二)
我是另一個七月。
每次考試不考第一我就感覺是在犯罪,致力于做一個老師眼里、父母眼里、同學眼里的好孩子和好學生。我也做到了不說臟話;從不逃課;寫不完作業(yè)不看電視,哪怕是在寒暑假;不亂花錢,多數(shù)時候找父母要錢都是買書;高考前,沒有 QQ 號,從不上網(wǎng),沒用過手機;從沒去過夜店;不認識一個流氓地痞;簡直就是好學生的標桿性人物。
總之,我是一個比七月還要乖,還要愛學習,還要努力的學生。每次聽到別人的故事,我就感慨,我這23年,平淡如水,除了成摞的試卷和手稿筆記,沒有一點驚心動魄和值得宣揚的履歷。
我曾渴望像安生一樣活著,現(xiàn)在也在渴望。
我想任性流浪,不理世俗成見和父母期望,不計生活得失和感情對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哪怕苦累,哪怕絕望。
我想過蝸居在地下室,暗無天日,拼命掙扎;想過騎一輛摩托車,帶一沓筆記本,漫無目的,走到哪兒寫到哪兒,來一場在路上的生活;想過抱著三百冊經(jīng)典書,隱居在終南山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求名利,在勉強果腹的生活中,讀書求知,寂靜無聲。
現(xiàn)實是,我汲汲于名利,寫劇本、寫雞湯、寫故事、寫詩,奢求粉絲數(shù)量暴漲,企盼有人付費約稿,籌劃下一本書該寫什么。書桌、床、陽臺與咖啡館就是我的活動半徑。我的生活刻板,除了讀書,就是寫字。
雖然滿足,但實在無趣。
安生雖然食不飽,居無安,但她的青春盡是寫作素材,想必閱盡世間風華與落寞,更懂得如何落筆,更懂得何謂人生。
我的渴望,想必是覺得自己在和一名真正的作家之間,還隔著一個“安生”。但真正變成安生,也許我又期望“七月”。
我只是沒放肆過,有時,也想放肆一把。我想帶著一身的故事,講給你聽。
求學·文科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