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
一年一度的蘋果發(fā)布會總能牽動億萬蘋果迷的心。到底蘋果這樣迷人的秘訣是什么?答案只有四個字:工業(yè)設計。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幫助蘋果走上“王位”的專業(yè)。
工業(yè)設計三大法寶——“手繪、軟件、腦洞”
工業(yè)設計的大學四年主要就是學習工業(yè)設計的三大“法寶”。素描、速寫、色彩等手繪能力的學習對于很多從小沒有接觸過畫畫的純種理科生來說看似比登天還難,很多學生在上第一節(jié)素描課的時候甚至要從握筆學起。但素描老師強調:“當一個畫家需要天賦,但當設計師需要的手繪能力,努力就足以。一開始不會畫,就算用紙放在電腦上印著畫,也要把我布置的作業(yè)畫完。”正因為老師的“縱容”,每天下課之后,就會有一批人,他們把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亮度調到最大,然后倒放在桌上,將紙放在屏幕上面用鉛筆一筆一筆地“臨摹”。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自己也具備了一定的手繪能力。在當代的設計中,需要用到的設計軟件不勝枚舉,傳統(tǒng)的PS、3DMAX,新興的瑪雅、Atomic等。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計軟件就是設計師的“器”。
一個設計師除了要有上面所說的硬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就是俗稱的“腦洞”。三大構成、設計心理學、機械制造、物理學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學習會穿插在各個學年當中。
最后的煉丹爐——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設計是對整個大學四年學習的一個考驗和總結。首先是選題,最好要選擇一個實際一點的,身邊的一個小設計,太過宏偉的設計往往顯得有點紙上談兵,畢竟我們知道的知識還是有限的。所以作為一個設計師必須要善于觀察生活。就如李浦曼把橡皮加在了鉛筆上,生活上的一個小點滴或許就是一個大設計。選題結束之后就是進行市場的調研和考查,現(xiàn)代產品追求的不僅僅是藝術還要符合市場的需要。調查完之后展開腦洞,提出方案,進行草圖的繪制,同時與指導老師進行交流確定一個最優(yōu)的方案,然后進行3D建模,在建模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地按照尺寸進行建模,最后渲染出圖,完成產品效果圖的設計,上交作品。
就業(yè)的分岔路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在選擇就業(yè)時候會有一個分岔路:平面類和立體類。平面類的設計中顧名思義就是從事2D上面的設計,比如廣告設計、海報設計等單純負責處理圖片的工作,這類工作大多是進入各類的廣告公司和宣傳公司,需要從業(yè)人員對色彩以及排版有著一定的研究和愛好。在平面類的工作中除了單純的平面設計工作,還有一些需要綜合能力的“平面設計”,比如最近很火的交互設計、“UI”設計以及網頁設計等技術與設計相結合的工作。要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不僅要有良好的平面設計能力,更要擁有不俗的思考能力和編程能力。這類工作的工作地點大多都在一線城市且薪金不菲。
從事立體類的設計工作需要熟悉建模軟件,擁有一定的建模能力。但僅僅會建模還不行,很多時候產品的整個設計過程都需要你參與。從最先開始的市場調研、草圖繪制,到最后的效果圖設計甚至廣告宣傳都需要你親力親為,每做一個產品相當于做一個升級版的畢設。這類工作的工作單位分為兩種:接單做設計的工作室和大型企業(yè)的設計部。
剛入行的時候不可能真正地讓你去設計一個產品,而是讓你參與到設計的整個過程中,負責一些設計之外的技術工作。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擁有了一定資歷和經驗之后一定會有設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