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忠
在歷來寫秋的詩文中,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別具風味。和此前寫秋的詩文比,《故都的秋》因現(xiàn)代散文觀念的變化和散文文體的解放,不再計較篇幅的長短格式,不再汲汲于文法的謹嚴整飭,不再刻意醞釀哲思以求主旨的宏大。這使它無論在情調(diào)上還是思路上都獲得了空前的自由感,可以在“散”的名義下任意揮動自己的文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雖然寫作變得更少束縛更多個性,但作為文化轉(zhuǎn)型期的作家,郁達夫?qū)鹘y(tǒng)的繼承和對現(xiàn)實的感悟乃至對外來文化的融合,在這篇散文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體現(xiàn),形成了一種融匯古今、糅合中西的獨特風格。
對畫面感的追求表現(xiàn)出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精華的盡情汲取?!霸娭杏挟嫛睔v來是中國寫景文學的一大目標,《故都的秋》顯然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如:
寫“秋天”: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寫“秋花”: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藍朵……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寫“秋蕊”: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及柔軟的觸覺。
寫“秋蟬”: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到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寫“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
寫“秋果”:第一是棗子樹……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
寫“秋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
不管是描形、繪色、擬聲、摹態(tài),作者就如同一位國畫大師,隨筆點染,著手皆秋。不同側(cè)面的秋意感受從筆底汩汩流出,然后融合為一幅有聲有色韻味十足的古都秋景圖。在觀察和感受秋的過程中,作者投入了自己的全副身心,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手腳,用敏感的心胸,用豐足的學養(yǎng),這才使得筆下的故都的秋呼之欲出,伸手可觸。這些描寫,體現(xiàn)出作者在寫景繪狀方面的寫作功力。
語言節(jié)奏的鮮明使文章兼具辭賦的韻律之美,這同樣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舊學底子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特質(zhì)的體認。不管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還是“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其節(jié)奏之明快,恍然如觀古代辭賦。讀這些句子,油然使人想起蘇東坡的《赤壁賦》、杜牧的《阿房宮賦》。這種極具節(jié)奏感的駢儷色彩濃厚的鋪排,增加了文章的音樂之美,使整個文章顯得文采斐然,讀來余香滿口。當然,這類句子在一篇白話散文里,也只能偶一為之,否則會招來泥古之譏;但正因為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白話散文致命的語言欠缺——樸實無華乃至平淡無味,獲得了“偷來梨蕊三分白”的韻致。它將中國文言辭賦中語言的凝練豐富流暢華美,進行了有節(jié)制的吸收,為傳承中華文脈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處處比較的思路使得文章主旨突出,同時也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作者為了加深讀者對北國之秋的印象,處處以南國之秋為對比,為映襯。作者本為江南人,對南國之秋自然極為熟稔,可以信手拈來。特色只有在比較襯托中才能得到凸顯。作品一開頭,便以江南秋味的寡淡寫明了自己北上尋秋的理由:“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北逼降南s,遍地都是,“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而“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北方的雨,下得突然,帶來涼意,引出都市閑人的輕嘆,“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比起來,“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以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對比出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落寞”“深沉”“幽遠”“嚴厲”“蕭索”。和北國之秋的純粹比,清淡的南國之秋是無法安放作者此時此刻的豐富情懷的,也無法表達作者此時此刻的復雜況味的。而這些情懷與況味,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已經(jīng)成為特有的中國符號,深深地打上了中國人的情感烙印。
不多的幾處引用,則切實地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和與中外歷史上詠秋名篇的呼應?!熬骑嬑Ⅴ福窗腴_”,歷來是中華儒學里中庸之道的形象比喻,反映出一種在追求與節(jié)制中取得某種平衡的處世態(tài)度。不過在這篇文章中,它被用來比喻南國之秋的不深厚不透徹,形成作者追尋北國之秋的過硬理由。《淮南子·說山》中“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被作者表述為“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用來形容秋意在古都的無處不在。作者又特別引了歐陽修的《秋聲賦》和蘇東坡的《赤壁賦》(應是后賦),證明中國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之深。為了表明秋的況味是跨國界、跨階層、跨人種的,作者籠統(tǒng)地引出了“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證明詠秋文學的普遍與發(fā)達。再引“各著名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證明寫秋的部分“最出色而最有味”。甚至列舉“關(guān)押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用來證明對秋的感受人人皆有,概莫能外。文化典故和世界名著,被作者信手拈來,為“秋”之主題張目,也足以顯出作者在文化修養(yǎng)上的學貫中西。文章也因了這些或明或暗的引用,感情抒發(fā)中又增添了理性的因子。這使得文章更顯厚重,更耐咀嚼。而外來文化的融入,也為《古都的秋》構(gòu)架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抒情背景。這一點,此前的散文寫作是難以做到的。
當然,在行文過程中,時不時蹦出一個英語單詞,亦反映出當時文壇熱衷于炫耀西學功底的浮淺風氣,可算是時代打在這篇文章上的一個烙印。就其對保持漢語純潔性而言,是不足取的,因為“選集(Anthology)”“黃金時節(jié)(Golden days)”并不是不可對譯的。錢鐘書曾嘲笑這種文風為“牙縫里嵌了肉屑”,除了表示他吃得好,別無用處。不過是不是作者特意要裝國際范,也未可知。
總而言之,《古都的秋》在情味上還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的,它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在取材和聯(lián)想上的鮮明個性,突破了歷代寫秋的定式,成為中國詠秋文學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責任編輯:方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