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微紅梢斑螟對馬尾松種子園的危害及生物學特性*

2017-01-04 01:36:35周舜徐曉麗陳波徐芳玲
西部林業(yè)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枝梢種子園馬尾松

周舜,徐曉麗,陳波,徐芳玲

(1.貴州大學 林學院,貴州 貴陽550025;2.遵義市林業(yè)局,貴州 遵義563000)

微紅梢斑螟對馬尾松種子園的危害及生物學特性*

周舜1,徐曉麗1,陳波2,徐芳玲1

(1.貴州大學 林學院,貴州 貴陽550025;2.遵義市林業(yè)局,貴州 遵義563000)

微紅梢斑螟是馬尾松的主要蛀梢害蟲之一。2013-2015年對貴州省黔南自治州馬尾松20年樹齡的種子園的微紅梢斑螟進行全面踏查、定點觀測和室內飼養(yǎng),觀察記錄該蟲的生活習性、危害方式及在馬尾松不同樹冠高度層的危害程度。結果表明,貴州黔南地區(qū)微紅梢斑螟在馬尾松種子園1年發(fā)生3代,主要以幼蟲危害馬尾松1年生主梢或側梢的梢頭,被害枝梢常表現為近90°彎曲或螺旋狀彎曲,彎曲處有流脂,導致馬尾松的主梢、側枝枯死及樹冠畸形,嚴重影響馬尾松生長及成材。

微紅梢斑螟;馬尾松;生物學;黔南地區(qū)

微紅梢斑螟(DioryctriarubellaHampson)屬鱗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梢斑螟屬(Dioryctria),在我國從云南到東北均有分布[1],是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2~3]、馬尾松(P.massonianaLamb.)[4]及其他松樹重要的枝梢鉆蛀類害蟲。該害蟲在南京地區(qū)1年發(fā)生2~3代[4],在云南普洱1年發(fā)生3代[5]。但是,目前還沒有學者對我國貴州馬尾松林中微紅梢斑螟危害特征、生活史習性及危害程度進行系統(tǒng)研究。

馬尾松是我國西南部山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2013~2015年對貴州省黔南自治州馬尾松林害蟲調查過程中,發(fā)現蛀梢類害蟲主要為微紅梢斑螟,主要危害馬尾松當年新抽松梢,嚴重影響馬尾松的生長,降低了木材質量及結實產量。為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貴州黔南地區(qū)馬尾松林微紅梢斑螟的危害情況,以定點觀察、室內飼養(yǎng)的方法,對其生物學、生態(tài)學習性進行了研究,以期為馬尾松種子園微紅梢斑螟的綜合防治和治理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概況

研究地位于貴州省都勻市馬鞍山林場馬尾松國家林木良種基地(107.61°E,26.18°N),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6.9℃,年均降雨量1 423mm。年均相對濕度為79%,全年日照時數1 145.5h。園區(qū)地勢為低山丘陵,海拔860~950m,地勢開闊,坡度較為平緩,土壤質地為黃壤,pH值為4.26,肥力中等[6]。該基地建于1992年,建設規(guī)模為109.4hm2,主要營建馬尾松1.5代、2代種子園,平均樹齡為20a,平均樹高10~15m,胸徑為25~35cm,平均株行距為8m。

1.2 研究方法

1.2.1 林間被害率調查

采用對角線取樣法共取5塊標準地,標準地規(guī)格為16m×16m。每一標準地內,隨機抽取6株樣樹,按樹冠高度平均分成上、中、下 3個部分調查被害梢的數量,僅統(tǒng)計當年被害松梢,每株樣樹的上、中、下 3個部分分別計數30個枝梢,每個樣方共計數540個枝梢,按下式進行統(tǒng)計[7],有蟲株率(%)=(有蟲株數/實際調查株數)×100;枝梢受害率(%)=(出現被害狀樣枝梢數/樣枝梢總數)×100;取數據的平均值,枝梢害蟲危害程度按表1進行分級[8]。

表1 枝梢害蟲危害程度分級

1.2.2 微紅梢斑螟的危害特點觀察

剪取馬尾松2年生新鮮枝條插入盛水的燒杯中,或盆植2年生馬尾松幼苗作為微紅梢斑螟的飼養(yǎng)寄主,將卵或初孵幼蟲置入距枝條頂端10~15cm處,每隔24h觀察幼蟲蛀食幼嫩枝條的情況。幼蟲蛀入髓心后,每3天定期用刀片縱切枝條剖面,觀察其幼蟲的蟲態(tài)、蛀食坑道等情況,進入蛹期后,將馬尾松枝條移至養(yǎng)蟲籠中,觀察成蟲習性。

1.2.3 微紅梢斑螟生活史觀察

通過定期從林間采集受害枝條解剖觀察以及統(tǒng)計林間蟲情測報燈的成蟲誘集情況,并結合室內飼養(yǎng)生長歷期觀察,記錄微紅梢斑螟各蟲態(tài)的發(fā)生歷期。

室內生物學觀察蟲源來自該種子園野外采集。將有蟲枝條置于RXZ-436D型人工氣候箱(寧波江南儀器廠)遮光培養(yǎng),詳細記錄成蟲的羽化時間,并將當日羽化的成蟲取出配對飼養(yǎng),觀察其生活習性并收集卵。

飼養(yǎng)微紅梢斑螟培養(yǎng)基配方見表2[9]。培養(yǎng)基的高度為4cm,將卵或初孵幼蟲置入凝固培養(yǎng)基表面,每個培養(yǎng)基中僅放置1頭微紅梢斑螟,每日觀察幼蟲蛀食培養(yǎng)基及活動的情況。進入蛹期后,將培養(yǎng)基移至養(yǎng)蟲籠中,觀察成蟲習性。

表2 微紅梢斑螟人工飼料配方

注:表中各成分用量是400mL培養(yǎng)基的量。維生素混合液:煙酰胺200mg、酸鈣20mg、核黃素50mg、硫胺素60mg、吡哆醇24mg、葉酸12.8mg、VB120.2mg和ddH2O 100mL。

2 結果與分析

2.1 林間被害率調查

2.1.1 不同世代微紅梢斑螟對馬尾松松梢的為害情況

根據野外調查,該種子園內馬尾松受害株率為100%,單株平均枝梢受害率可達30%,個別單株枝梢最高受害率達60%以上。微紅梢斑螟以第1代幼蟲危害為主,集中在4-6月,其中5月份發(fā)生數量最多(圖1)。第1代微紅梢斑螟主要危害馬尾松當年新抽枝梢,此時也為馬尾松生長受微紅梢斑螟影響的最主要階段。6月以后,隨著馬尾松新抽松梢的木質化程度加深,以及微紅梢斑螟逐步進入其生活史的第2代周期,其整體被害率呈現下降的趨勢。7月份以后為第2、3代幼蟲危害時期,這兩代幼蟲危害部分生長狀況較差的新梢或是前代被害枝梢。

圖1 不同年份微紅梢斑螟危害情況統(tǒng)計(mean±SE)

2.1.2 微紅梢斑螟對馬尾松不同高度松梢的為害情況

由圖2可知,單株平均松梢受害率為17.22%,其上部微紅梢斑螟為害梢率平均為10.32%,中部被害梢率平均為8.56%,下部為9.17%。從各部分被害梢率的平均值排序,被害程度為:樹冠上層>下層>中層。4月至7月為微紅梢斑螟的危害高峰時期,其樹冠下層的松梢被害率>中層被害率>上層被害率。此時危害馬尾松松梢的為第1代微紅梢斑螟,也為微紅梢斑螟危害馬尾松的主要時期。7月以后為第2代和第3代微紅梢斑螟混合發(fā)生的時期,由于樹冠上部枝梢相對數量小于中下部的枝梢數量,因此樹冠上部枝梢的被害量相對高于中下部樹冠,此時其樹冠上層的松梢被害率>中層被害率>下層被害率。

圖2 微紅梢斑螟對馬尾松不同高度松梢的為害

2.2 微紅梢斑螟危害特點

根據2013-2015年調查結果,種子園內馬尾松每年春季發(fā)生1次新梢抽生過程(表3),新梢抽生時間集中為2月中旬[10]。

表3 微紅梢斑螟發(fā)生危害與馬尾松物候(都勻市,2013-2015年)

11月至翌年3月上旬溫度較低,平均溫度為8.5℃,第3代(越冬代)微紅梢斑螟幼蟲主要在樹冠下層被害枯枝內越冬,少數在當年的已枯落殘余的雄花花穗中以老熟幼蟲蟲態(tài)越冬,亦有少數在被害球果內越冬。3月上旬后溫度開始回升,越冬態(tài)幼蟲開始活動并化蛹,此時并未發(fā)現轉移危害的現象。3月下旬至4月上旬,馬尾松的生長進入授粉期,此時開始有部分幼蟲羽化,4月中下旬至5月越冬幼蟲大量羽化,所有越冬代幼蟲在5月下旬全部完成羽化過程。

4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1代微紅梢斑螟幼蟲開始危害馬尾松新抽枝梢,為主要危害世代,主要發(fā)生期為4月中旬至5月下旬。都勻市在此時期逐漸進入雨季,具有降雨充沛、氣溫高的特點,適宜的氣候為馬尾松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微紅梢斑螟成蟲散產卵于馬尾松新抽枝梢,發(fā)生在此時期的幼蟲大量危害嫩梢,卵孵化成幼蟲后咬破嫩皮進入髓心部分,由枝梢下部向上取食危害,其幼蟲在松梢之間的轉移危害較少。

7月到9月,第2代微紅梢斑螟幼蟲繼續(xù)危害新梢或是前代被害剩余枝梢,被害當年生剩余枝梢往往為枝梢上部被蛀空,而下部未被蛀食。由于部分剩余枯梢往往不能滿足幼蟲的取食及幼蟲長大后的生存空間,微紅梢斑螟幼蟲出現轉移危害現象。

9月以后,第2代成蟲產卵于當年被害后的枝梢內或是已枯落的雄花花絮中,卵孵化為幼蟲(第3代)后,繼續(xù)蛀食剩余新梢,但無轉移現象出現,在被害枝梢內越冬直至翌年3月。

2.3 微紅梢斑螟生物學特性

結合林間調查及室內人工飼養(yǎng),微紅梢斑螟在貴州都勻市馬尾松種子園內1年發(fā)生3代。

第1代為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為6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以后未發(fā)現微紅梢斑螟的成蟲活動跡象(表4)。第2代成蟲產卵孵化后進入越冬狀態(tài),翌年3月初幼蟲開始活動至5月上旬;由于各次代的持續(xù)時間不同,以及各代卵孵化、幼蟲生長、化蛹所用時間不盡相同,因此呈現世代不整齊現象,3月至9月下旬林間均有微紅梢斑螟的成蟲活動。

微紅梢斑螟多以不同齡期幼蟲在被害的馬尾松枝梢內越冬,且越冬態(tài)不明顯,越冬幼蟲仍可繼續(xù)發(fā)育至老熟幼蟲,翌年3月下旬羽化。其室內培養(yǎng)觀察在室內溫度28~30℃、相對濕度80%~90%的條件下,卵的歷期為5~8天,平均6天;幼蟲期30~45天,平均37天;蛹期12~16天,平均14天。產卵后的雌蟲壽命為4~7天,平均5天;雄蟲3~6天,平均4天。

表4 微紅梢斑螟的生活史(都勻市,2013-2015年)

注:-卵,+活動幼蟲,(+)越冬幼蟲,■蛹,●成蟲,上為上旬,下為下旬,中為中旬。

3 結論與討論

馬尾松種子園在2013-2015年春季進行了園區(qū)化學防治,防治周期為2周/次,藥劑以菊酯類為主,且2014年秋季進行了園區(qū)重度修枝管理,因此2015年的受害株率調查數據較2014年同比呈下降趨勢。

馬尾松種子園中微紅梢斑螟1年發(fā)生3代,各世代重疊,生活史不整齊。微紅梢斑螟幼蟲主要為害馬尾松當年新抽嫩梢,枝梢受害后常表現為近90°彎曲或螺旋狀彎曲,彎曲處有流汁,導致主梢枯死及樹冠畸形,嚴重影響馬尾松生長及成材。

第1代微紅梢斑螟是全年發(fā)生最嚴重、對馬尾松生長危害最大、損失最重的一代,發(fā)生在馬尾松的花粉期以后,其發(fā)生規(guī)律與馬尾松的松梢抽生季節(jié)、新梢長度、木質化程度密不可分。幼蟲的生長、危害與當地環(huán)境因子緊密相關,表現出了較高的選擇性和同步適應性。成蟲具有趨光性,可采取燈誘捕殺的方法進行防治。幼蟲為鉆蛀性害蟲,營隱蔽生活,且具有多代生活在同一被害枝內的習性,利用這一習性,可進行定期摘除被害枝的物理防治方法,以有效防治微紅梢斑螟的發(fā)生和危害。

[][]

[1]李箐.微紅梢斑螟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研究[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3,9(1):29-30.

[2]胡光輝,劉云彩,王忠祥,等.思茅松人工林主要害蟲及其控制技術[J].西部林業(yè)科學,2007,36(4):34-40.

[3]劉志斌,童清,胡光輝.思茅松梢斑螟形態(tài)特征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西部林業(yè)科學,2012,41(4):103-107.

[4]嵇保中,劉曙雯,王國興,等.南京地區(qū)微紅梢斑螟對松林的危害調查[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8,22(6):54-56.

[5]童清,孔祥波.思茅松微紅梢斑螟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J].昆蟲知識,2010,47(2):331-334.

[6]《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綜合農業(yè)區(qū)劃》編寫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綜合農業(yè)區(qū)劃[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1-9.

[7]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耿海東,趙鐵良,張旭東,等.LY/T1681-2006,林業(yè)有害生物發(fā)生及成災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8]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周茂建,李淳,聶謙,等.LY/T2011-2012,林業(yè)主要有害生物調查總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9]況美華.兩種松梢蛾生物學特性和關鍵防治技術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

[10]徐柏森,黃眾,吳均章.南京地區(qū)馬尾松物候學變化和球花發(fā)端期的亞顯微結構[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6(6):93-95.

The Damag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DioryctriarubellaHampson inPinusmassonianaSeed Orchard

ZHOU Shun1,XU Xiao-li1,CHEN Bo2,XU Fang-ling1

(1.Forestry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P.R.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Zunyi,Zunyi Guizhou 563000,P.R.China)

DioryctriarubellaHampson is an important shoot-borers for masson pine(PinusmassonianaLamb.).Its life habit and damage to masson pine under different heights of tree crow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tationed observation and indoor feeding from 2013-2015 in a masson pine seed orchard located in Southern Gui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DioryctriarubellaHampson had 3 generations every year in masson pine seed orchard.The damage of the larvae insect mainly occurred on annual main shoots or side shoots.The damaged shoot tips always showed a bend or spiral bend with 90°.There were resin flows in bending place,and that leads to exsciccation and crown deformity of main shoots or side shoots.

DioryctriarubellaHampson;Pinus massoniana; biology;southern Guizhou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6.06.017

2015-10-16

貴州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子項目(黔科合重大專項字[2012]6011號),貴州省林業(yè)科研項目(黔林科合[2014]13

周舜(1989-),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森林昆蟲學研究。E-mail:bravezhoushun@126.com

簡介:徐芳玲(1977-),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森林昆蟲學及昆蟲分類學研究。E-mail:fc.flxu@163.com

S 763;S 791.248

A

1672-8246(2016)06-0095-05

號),貴州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研農2015005)。

猜你喜歡
枝梢種子園馬尾松
He knows he has wings
落葉松種子園土壤養(yǎng)分特征研究
馬尾松栽培技術及撫育管理
綠色科技(2019年5期)2019-11-29 13:17:37
鄉(xiāng)夏晨曲
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
馬尾松初級種子園復壯技術
24年生馬尾松種子園自由授粉子代測定及家系選擇
鳥飛過冬天
詩歌月刊(2014年7期)2015-04-21 04:35:43
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為研究1)
湖南省杉木種子園結實現狀及發(fā)展對策
赣州市| 时尚| 南丰县| 林西县| 通山县| 尚义县| 禄劝| 同德县| 泸溪县| 康保县| 中山市| 孝昌县| 石柱| 上栗县| 曲水县| 赤峰市| 泰安市| 富民县| 乌拉特后旗| 贺州市| 留坝县| 历史| 星子县| 朝阳区| 巴马| 小金县| 三台县| 东兰县| 丰县| 石嘴山市| 绿春县| 延吉市| 乌苏市| 万载县| 二连浩特市| 天峨县| 米脂县| 蒲城县| 台东县| 阿克|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