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
成龍不紅了。
成龍拿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在演藝圈刷爆了,在朋友圈無人問津。
他的微博,轉發(fā)的人寥寥無幾,完全不能跟王寶強事件比,也不能跟舒淇結婚比。
成龍上次紅是什么時候?duang的時候。那是兩年前,現在大家也不duang了。再往前,是他兒子房祖名出事的時候。
如果把時間往前推二十年,成龍可是大紅大紫。不識字的老頭都認得他。
那時候,鄉(xiāng)下還興放電影,誰家孩子考上大學,或者蓋了房子,就會從幾十里外請來人,拉起一張大幕布,一個村里的人都來看,附近村里的人也蜂擁而來。最愛看誰的電影?成龍。
現在不行了,那幫喜歡成龍的人,都不看電影了。他們仿佛從網絡世界消失了,不用微博,朋友圈倒是有,偶爾轉一條“毛澤東晚年最發(fā)人深省的十句話”。
在成龍大紅大紫的時候,提到首富,人們想到的是史玉柱、唐萬新,甚至牟其中,今天的人,對這三個名字一個比一個陌生。所以,你就知道,成龍不可能再憑電影紅起來了,只能憑duang。上躥下跳的戲,只能吃一陣子,不能吃一輩子。
羅玉鳳前些年也是紅人。她帶著團隊到中山大學征婚時,我還在中山大學讀書。后來她去了美國,慢慢就不紅了,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去年夏天,羅玉鳳成為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又爆紅一把。頭三篇,非?;鸨?,漲粉七萬。第四篇開始,就慢慢滑落了,現在雖然更新非常勤,每個熱點都跟,在文章里教育了好多次王思聰,閱讀量依然上不去。
是什么原因讓一個人突然風生水起呢?不是個人努力,也不是歷史進程,是偶然的業(yè)風吹動。
對,就是莫名其妙地,在某個階段,你會發(fā)揮出最好的狀態(tài),甚至超越你本來可以達到的最好狀態(tài)。——這個時候,極其關鍵。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有多關鍵。他以為既然有了那個狀態(tài),以后就永遠有。即便不變得更好,也不會變壞。直到慢慢發(fā)現,自己這輩子再也難以達到當年的高度,才曉得,那是人生的巔峰。
比較幸運的是像成龍這樣的人,巔峰期持續(xù)了將近二十年,那也沒有太大遺憾了。拿不了最佳男主角,但能拿終身成就獎。一個人,能紅二十年,相當不容易。
每個人,都有榮譽加身、眾人矚目的時候,只是對平常人來講,往往是20天,甚至20個小時。然后就會迅速被忘掉。
是否被別人忘掉,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把握住契機,遷善改過,勵力精進。
人一輩子做的絕大多數事情,是為關口綢繆的。很多精力和心血,不是花在突破關口上,而是花在通往關口的路上。
從一種境遇轉向另一種境遇的關口,能轉過身,以前難以企及的境界就變成了常態(tài)。
人要習慣否定常態(tài),在對常態(tài)的否定中,越來越容易逼近關口。陳魯豫采訪王健林,問他做企業(yè)感覺怎樣,王健林說,如履薄冰。為什么如履薄冰?因為只要你在向上走,從前的經驗往后都可能變成制約。正因為經歷過很多次如履薄冰,一個億就變成了小目標。唯有不斷在關口策進,在百尺竿頭把力量用對,才能逆流而上,突破重關。
(二月紅摘自微信公眾號“i_wanglu”
圖/關節(jié)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