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54-01
注重內(nèi)容的講解,忽略人文的傳承,語文教學常常如此,文言文教學亦是如此。多少年來,文言文教學一直陷在兩個模式中:一是“四字經(jīng)”,即“字字落實”,另一個就是“背”,即背課文與背書下注解。真正的文言文教學則在弱化。由于長期的“字詞強化”與背誦,學生們熟知了文言文的應試學習法,變得愈加厭煩。結(jié)果老師與學生在文言文上花的工夫最大,相比于付出,收效則甚微?;叵胛以诟叨聦W期講完文言文單元后,回過頭來講小說單元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學生在低下紛紛松了口氣小聲說道:“終于不學文言文了?!蹦且豢蹋夷匦了?。
這樣的作法肢解了原文、使師生錯把文言文當成一個撈分的手段,還是小事,更可悲的是,它忽視了文言文中真正存在的語言藝術(shù)、文學審美、古人情懷與文化內(nèi)涵及對古代社會的窺影,還令學生在回顧自己學習文言文時“不堪回首”。于是,找回文言文教學本有的價值與探討文言文教學策略變得刻不容緩。
一、文言文教學價值
(一)提高寫作水平的文學價值
文言文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古人用刻苦鉆研的精神做學問、寫文章,不能否認,這其中的文章技法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雖然目前中學課堂講述的文學理論常識來自西方,但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技法上,中西是相通的,而且我們的古人也在不斷地鉆研與完善各種寫作方法。由于古代語法的特點,文言文較之現(xiàn)代文要簡練,文言文中的寫作方法甚至比現(xiàn)代文更便于教學。
(二)傳承歷史的文化價值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A·L克羅伯和K·克魯克洪在1952年發(fā)表的著名著作《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中認為:文化存在于各種內(nèi)隱和外顯的模式中,借助于符號的應用得以學習和傳播,并構(gòu)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他們制造的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tǒng)觀念和價值。因此,文言文的文化意義就是內(nèi)隱和外顯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和觀念。所謂,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是指以漢民族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歷代相沿而又不斷傳承更新的共同任何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識、民情習俗、思維特性及價值觀念等。而中學文言文教學的文化意義就是準確地挖掘中學文言文課文中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文言文的文化意義。
(三)陶冶情操的“人”學價值
教育專家劉國正說過:“文言文還是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和歷史主義教育的好材料?!钡拇_,選入中學教材的文言文課文均是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巔峰地位的文質(zhì)兼美的作品,或闡發(fā)哲理,或抒懷言志,它們表達了古人對真善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浸潤其中,會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學生。這種影響,在學習生活中廣有體現(xiàn),如學生會在某次作文中大談項羽失敗原因,會在在自己的扉頁上寫“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來自勵,他們能夠深刻地理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入選教材的文言文其實并不多,但今天讀來,字字千鈞,是真正的不朽之作。這些文章中蘊含的教育潛能是不可估量的,只有我們用發(fā)展的眼光去合理地挖掘利用,才能使它成為埋在孩子們心中一顆蘊含著巨大能量的種子,等待它們將來逢著雨露萌發(fā)。
二、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一)改“字詞”教學為“文”的閱讀教學
文言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介質(zhì)。文言文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將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也不是對文言詞句做細致的語法分析,而是要讀懂,會讀,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從而繼承和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將文言當外文教,只見“言”不見“文”,恐怕辜負了古人一片苦心。
文章閱讀的重點是在“詞匯”“章法”還是在“神”,對此其實古人早有闡述。從古人的寫作觀來看,重要的是“文以載道”、“文道統(tǒng)一”、“以氣養(yǎng)文”。所謂“道”,主要指文章的精神、思想;所謂“氣”,主要指作者充沛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只有轉(zhuǎn)變只重視“字詞”教學的策略,才能充分發(fā)揮文言文的價值。
(二)重視學習主體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意識
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是不容小覷的。文言文教學中,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推理、論證,并得出結(jié)論,使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共性,這才是更重要的。
其實文言文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多,比如重視誦讀作用;教學中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明確文言文教學目標;改革考試制度;改革評價機制等等,但是最迫切的,我認為是前文中列出的兩點。本文僅是從一線教師的視角來審視當前的文言文教學,其疏漏之處是難免的,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教育觀念的更新,文言文的教學還是要回到人文建設(shè)上來。只有更加合適的教學策略,才能發(fā)揮文言文更大的教學價值,這將是我們一線教師不斷探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