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在很多人眼中,還有什么比植物更“可憐”的呢?它們不會跑,不會飛,沒有尖牙,沒有利爪,面對著眾多的食草動物的啃咬,似乎只有死路一條。然而,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它們卻一代接一代地活了下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來,它們早就見招拆招,悄悄打響了一場場完美的“生存防御戰(zhàn)”。
第一招
利刺沖上前
利刺是植物擁有的最常見、最有用的反擊武器之一。它們模樣各異,有大有小,有直有彎,但目標是一致的:誰吃我,我就扎誰!
在非洲大草原上,金合歡是最普通的樹木之一。它的葉子肥美多汁,被很多食草動物列為“一等一的美食”,然而,卻沒有多少動物能有口福吃到。因為金合歡不但個兒長得高,而且針對不同的動物,它的樹枝和果實上還長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刺兒。其中一種刺兒是白色的,又長又直;還有一種刺兒小小的、棕色的,還帶有彎勾。
當然,金合歡的這場反擊戰(zhàn)并不是次次都能奏效的。比如,長頸鹿就是金合歡的“死敵”,它靠著自己堅硬的嘴,以及長長的、靈巧的舌頭,躲開金合歡樹枝上那些尖利的刺兒,卷掉葉子,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招
不行就投毒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人吃多了都有害,有時還可能中毒?還有,即使是最可口的水果,吃多了也會使人倒胃口,這是為什么呢?我來告訴你吧,那是植物啟動了它反擊的第二招:投毒!簡單地說,它們制造出了更厲害的武器——毒藥,以傷害或殺死那些想吃掉自己的“敵人”!
在這些善于“投毒”的植物中,毒蘑菇是典型代表。裸蓋菇就是其中之一,它喜歡生長在動物的糞便上,長得活像一個灰斗笠,一副貌不驚人的樣子,可早在300年前的墨西哥,巫師卻認為它能“通神”。因此,每當祭禮時,巫師都要先吃一些裸蓋菇,以增強法力。
巫師為什么認為裸蓋菇能“通神”呢?正是它體內(nèi)的毒素在作怪,這些毒素能作用于自主神經(jīng),引起神經(jīng)興奮,使人出現(xiàn)幻覺。當然了,裸蓋菇的本意可不是幫助巫師“通神”,它的目的是保護自己,給吞吃過自己的“敵人”一點警告:吃掉我,你就等死吧!果然,吃過虧的好多動物,即使愛吃蘑菇的兔子,見了它,也是寧可餓肚子,從不輕易“下嘴”。
在美洲的一些沙漠里,生活著一種“用毒高手”——石碳酸灌木,這家伙為了自己活得更美好,不但通過“投毒”對啃吃自己的天敵反擊,還毒殺了不少自己的鄰居。
第三招
神騙寶典
還有一些植物,它們沒有刺,生性善良,不會投毒,但它們也不甘心被活活吃掉,它們又是怎么活下來的呢?答案很簡單,它們幾乎都有自己的“神騙寶典”。
生石花的化身就是沙漠中到處可見的小石頭。生石花沒有莖,沒有枝,只有兩片胖胖的、小小的“葉子”突出在地面之上,這些“葉子”既是生石花的“水銀行”,也是“養(yǎng)分倉庫”,葉綠素就藏在里面,但是從外面一點也看不出來,它和雜亂的、真正的小石頭混在一起。別說人,即使是非洲土生土長最眼尖的沙漠動物,想認出它來也并不容易。只有到了雨季的時候,它才會從藏身之處露出來,開出鮮艷的花朵,吸引昆蟲前來授粉。
有一些負責(zé)任的蝴蝶媽媽,它們總喜歡把卵產(chǎn)在美味的植物葉子上,以便自己的寶寶一出世,嘴邊就有好吃的“葉子點心”。但是,有些植物卻并不甘心成為毛毛蟲的“點心”,丟掉性命,因此,它們進化出了“獨特騙術(shù)”,對蝴蝶媽媽進行了無言的“反擊”。 有一種藤蔓就想出了絕妙的一招:在葉子上長出一個個類似蝴蝶卵的“小包”。這樣一來,上了當?shù)暮麐寢屩坏米試@郁悶,另找他葉產(chǎn)卵了。
第四招
終極防御,反客為主吃掉動物
植物不僅打“反擊”戰(zhàn),它們還會打一場更漂亮的“翻身反擊戰(zhàn)”——把一些動物吃掉!
大名鼎鼎的捕蠅草就使用了秘密武器——捕蟲器。捕蠅草的捕蟲器就位于它葉片的頂端,有點像蚌殼,平時都是張開著的,上面長著密密的絨毛,里面還有蜜腺,總能分泌出甜甜蜜蜜的東西,吸引貪吃的獵物上鉤。一旦獵物被吸引來,觸動了捕蟲器內(nèi)的感應(yīng)毛,只需十分之一秒,葉片就會閉合,捉住獵物,并分泌出霸道的消化液,大約10天后,獵物就被消化完啦!但這種捕蟲器一般只能用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