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珠可能回國?!逼渎蓭煾ダ隆炱澝鞑痪们霸诮邮苊绹襟w采訪時表示,楊秀珠正考慮放棄申請政治庇護回到中國。
作為浙江省建設廳原副廳長的楊秀珠,被網(wǎng)友稱為“中國第一女巨貪”,也被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列為集中公布的“紅色通緝令”百人榜頭號嫌犯。百人名單中盡管所涉問題很多,但明顯以涉嫌貪污和受賄為主,比例超過60%,楊秀珠的涉嫌罪名也是貪污,已查清涉案金額超過2.5億元。如今,楊秀珠考慮回國,宣告了那些試圖以外逃來躲避法律制裁的人的“黃粱美夢”的破產(chǎn)。
楊秀珠想回國表面上看是出于自愿,但其實是逃亡之旅到了窮途末路,更深層原因是迫于我國追逃形成的強大壓力。這些年來,中央對腐敗“零容忍”,預防和懲治腐敗“全覆蓋”,開展“獵狐”“天網(wǎng)”行動后,再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祭出“紅色通緝令”追逃大招。相關部門不斷完善開展國際司法合作的法律框架,大力推進締結(jié)雙邊引渡條約和司法協(xié)助條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如今,司法合作條約已經(jīng)覆蓋數(shù)十個國家,追逃“問題人員”的天羅地網(wǎng)越織越密。
貪污腐敗是嚴重犯罪,對此國際上有共識。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堅決打擊違法犯罪的決心和努力符合國際共識,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qū)的認同和支持,使得打擊外逃嫌犯的成效逐步彰顯。中央紀委數(shù)據(jù)顯示,僅僅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就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追回外逃人員381人。截至7月中旬,列入“紅色通緝令”的百人已有三分之一歸案。
隨著中國參與國際司法合作逐步增多和更加深入,不法分子企圖通過外逃來躲避法律制裁正越來越困難。對那些逃亡者來說,早些回國接受處理是最好的出路。這也為那些掌握權(quán)力、掌控資源的人敲響了警鐘,一定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公正嚴明用好權(quán)力,守住自己的清廉底線。
(據(jù)新華網(wǎng) 李代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