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敏
人們對“壓歲錢”有一種美好的寄托,這源于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妖怪叫“祟”,專門在大年三十夜里出來活動,偷偷地潛入百姓家中,去摸熟睡孩子的頭。凡是被“祟”摸過頭的孩子,就會頭痛發(fā)熱,最后變成傻子。于是,家家三十晚上都點著燈徹夜不睡,謂之“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老夫婦老來得子,視若寶貝。三十晚上怕“祟”來傷害孩子,這對老夫妻不敢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jié)u漸加深,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了,也熬不住了,一看已四更天,想來那“祟”該不會出來傷害孩子了吧!可他們剛睡著,一陣陰風(fēng)過后,“祟”潛入老夫妻家中,吹滅燭火,伸手去摸孩子的頭,結(jié)果枕邊突然迸發(fā)出幾道閃光,把“祟”嚇得奪門而逃!
此事不脛而走,大家紛紛效仿,在除夕夜里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將這種錢叫做“壓祟錢”,因“祟”與“歲”同音,后來人們便將“守祟”稱為“守歲”,并在大年三十晚上給孩子一些銅錢,以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