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俠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及強化思想教育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學演示環(huán)節(jié)、思想教育環(huán)節(jié)及教學流程安排等方面下工夫,更好地發(fā)揮信息媒體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多媒體教學 分析研究
隨著教學現代化的發(fā)展,多媒體手段越來越多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成為廣大教師打造生動課堂的得力助手,筆者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多媒體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
將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手段引入小學語文教學,能極大地提升語文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也為廣大教師提供更便捷的演示手段。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具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極大地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從單純的文字到豐富的圖像視頻,多媒體手段給語文課堂帶來的不僅是海量的信息,而且有更形象的直觀感知。相對于過去的一些教學媒體,多媒體輔助手段在更大范圍內獲得更多的教學補充信息,讓語文教材變得生動豐富。
二是有效地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有了多媒體的輔助,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教學中的枯燥乏味一掃而空。學生都是懷著濃厚的興趣觀看教師的演示,參與教學互動,整個課堂氛圍更熱烈。多媒體手段的引入如同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使教學氛圍更活躍。
三是顯著地緊湊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教學只有短短的40分鐘,每一分每一秒都應當進行高效精練的運用。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大量板書占用不少時間,導致教學互動時間受到擠占。引入多媒體手段后,除了必要的精練板書之外,其他內容都可以在投影上進行演示,不僅使用方便而且節(jié)約時間,語文教學流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節(jié)奏明顯加快。
二、立足語文教學需求,積極發(fā)揮多媒體的促進作用
1.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導入,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幫助明顯。多媒體的演示導入有別于教師的三言兩語導入,使學生在教學一開始就懷著濃厚的興趣,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充滿探究的欲望。在《黃果樹瀑布》教學中,筆者以一段黃果樹瀑布的視頻作為導入,引導學生觀看視頻:這就是我們接下來所要學習的黃果樹瀑布。學生對黃果樹瀑布美麗的景色贊嘆有加,接下來帶領學生進入新課講授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興趣被有效激發(fā)起來,注意力從多媒體演示順利轉移到接下來的學習探究活動之中,這種濃厚的興趣伴隨著整節(jié)課的教學。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多媒體,直接對學生進行強烈的感知體驗,讓他們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具有眼前一亮的震撼感,這對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而積極的影響,體現教學改革對語文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功能。
2.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補充形象信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要積極策應教師的啟發(fā),或獨立思考,或小組探討。課堂互動要借助豐富的教學信息作為基礎,否則學生無論是思維的深度還是交流討論的廣度都有所限制。筆者在這一方面重視發(fā)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用多媒體為教學課堂補充生動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圍繞教材內容而搜集整理的關聯知識,補充到課堂上可以使語文教材更生動豐滿,學生的視野得到顯著開闊。在《奇妙的克隆》教學中,筆者向學生介紹克隆技術的由來、當前發(fā)展的現狀,以及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來龍去脈,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克隆技術的內涵。這樣的形象演示讓學生對克隆這一高科技研究成果有更淺顯直觀形象的認識,無論是分析教材還是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都能夠有話可說,正是因為有多媒體補充的形象信息,課堂才能更生動豐富。
3.思想教育環(huán)節(jié)營造濃厚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是三維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重視發(fā)揮多媒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媒體營造濃厚的氛圍,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例如在《海倫·凱勒》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這位盲女作家的感人事跡,感受她身殘志堅,不向命運屈服的百折不撓精神。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配樂朗誦,將學生帶入這位主人公起伏跌宕的人生之中,感悟其不向命運屈服的頑強意志。多媒體輔助創(chuàng)設的情境,使學生全身心融入教材內容之中,達到人文合一的效果。多媒體還可以通過場景再現等方式,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讓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得到更有效的體現。無論是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運用多媒體手段營造氛圍,都需要講究運用的恰當時機,在恰到好處時運用,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4.服務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教學流程。多媒體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除了激發(fā)興趣、補充信息和營造氛圍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功能是使語文教學流程更緊湊。教師在課堂上出示的思考題,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演示,對教材分析中應當重點強調的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幫助學生直觀的記憶感知。此外,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快速演示,達到高效推進的效果。鼠標輕輕一點,所要提問的問題、選擇的答案躍然屏幕之上,學生回答正確與否,可以在接下來的媒體演示中加以體現。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操控鼠標,整個屏幕可以出現禮花四射的場景,加上一些激勵性話語,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營造濃厚氛圍后,整個教學節(jié)奏更快,學生投入程度會更高,整個語文教學流程達到井然有序的效果。
三、幾點思考
將多媒體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并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這是廣大語文教師應當深刻研究的課題。教師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積極倡導自主設計制作。成品課件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制約性,而教師自主設計和創(chuàng)作多媒體課件可以和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更緊密地結合,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二是要準確定位信息媒體角色。既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促進功能,又要注意不能喧賓奪主,使多媒體輔助作用的發(fā)揮和師生互動作用的體現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
[2]馮翠瓊.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