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輝,李浩鵬,盧騰,臧全金,李峰濤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二科,陜西 西安 710004)
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診斷和治療
楊保輝,李浩鵬*,盧騰,臧全金,李峰濤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二科,陜西 西安 710004)
目的 探討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診斷方法和藥物及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16 例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特點,其中2 例在利福平和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手術治療,剩余14 例行單純藥物治療。16 例患者臨床表現(xiàn)均為高熱,劇烈腰背痛及出汗乏力等癥狀;其中2 例存在明確的脊髓神經(jīng)受損體征,余主要體征為深叩擊痛及脊柱活動受限。影像學表現(xiàn)主要為椎間隙信號異常及相鄰椎體信號異?;蚬琴|(zhì)破壞及破壞區(qū)周周圍硬化等,少見腰大肌膿腫及椎管內(nèi)膿腫。實驗室檢查均存在血沉和C反應蛋白增高,血清布魯氏菌凝集試驗陽性,其中8 例血培養(yǎng)顯示布魯氏桿菌陽性。結果 大部分患者聯(lián)合用藥3~7 d后疼痛癥狀明顯減輕,1個月后疼痛癥狀基本消失。2 例手術患者:1 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D級上升為術后2個月的E級,另外1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C級上升為術后2個月的E級。隨訪12個月未見復發(fā)。結論 大部分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因劇烈的腰背痛可促使其早期就診,然而由于認識不足等原因使其確診時間往往滯后,對于明確診斷患者聯(lián)合用藥效果良好,對存在手術指證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也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布魯氏桿菌;脊柱炎;診斷;治療
布魯氏菌桿性脊柱炎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既往認為該類疾患較為少見,但近年來,似乎存在擴大流行的趨勢。在骨骼肌肉系統(tǒng)中,布魯桿菌桿病最常侵及脊柱[1],以腰椎多見,其次為胸腰段,因其與特異性脊柱炎如結核等在影像學表現(xiàn)上存在相似,故也存在誤診等情況。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二科共收治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16 例,治療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6 例患者,其中男性12 例,女性4 例;年齡22~65歲。甘肅籍5 例,陜西2 例,寧夏籍4 例,內(nèi)蒙籍3 例,山西籍2 例。其中13 例患者明確存在牛、羊等動物接觸史,1 例患者4個月前曾在內(nèi)蒙旅游,另外2 例無法完全明確是否存在動物接觸史。腰椎14 例,胸椎1 例,頸椎1 例。從發(fā)病到確診14~35 d,多數(shù)患者存在多家醫(yī)院就診史。
1.2 臨床癥狀及體征 10 例為急性起病,主要的癥狀為午后時高熱、腰背痛、乏力和出汗等;5 例首先表現(xiàn)為腰痛,1~2周后出現(xiàn)發(fā)熱,同時腰痛加重;1 例首先出現(xiàn)發(fā)熱及附睪疼痛,就診于泌尿外科并診斷為附睪炎,1周后出現(xiàn)頸部疼痛,經(jīng)會診及相關檢查后予以確診。發(fā)熱往往為午后高熱,均在38.5°C以上,部分患者高熱可自行緩解,并伴有大汗、乏力等。大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弛張熱。查體:均存在病變部位深叩痛及脊柱活動受限等表現(xiàn),其中2 例在當?shù)胤酪卟块T已經(jīng)確診,因存在神經(jīng)損傷癥狀轉入我院,1 例術前Frankle分級D級,1 例術前Frankle分級C級。
1.3 影像學表現(xiàn) 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X、CT及MRI檢查,3 例患者行全身放射性骨掃描。大部分患者早期X線無明顯異常表現(xiàn),少數(shù)患者可表現(xiàn)為椎間隙狹窄等。早期MRI可顯示受累椎間隙及其上下方椎體在T1像低信號和T2像高信號,中晚期可表現(xiàn)為椎間隙明顯狹窄,軟組織腫脹或脊髓受壓。CT早期可無椎體破壞征象,晚期椎體破壞,并可見破壞周圍的硬化,但死骨往往少見。ECT表現(xiàn)為核素明顯的濃聚。
1.4 實驗室檢查 入院后血沉為28~94 mm/h,平均為44 mm/h,C反應蛋白7.4~21 mg/dL,平均19 mg/dL。除2 例在當?shù)胤酪卟块T確診外,其余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內(nèi)行血清凝集試驗檢測和血液布氏桿菌培養(yǎng)檢查,布氏桿菌虎紅平板試驗均為陽性,其中12 例布氏桿菌血清凝集試驗大于1∶160;8 例血培養(yǎng)布氏桿菌陽性。
對于確診患者,均采用利福平+多西環(huán)素聯(lián)合用藥治療,具體服用方法為:利福平膠囊600~900 mg/d,鹽酸多烯環(huán)素200 mg/d,晨起頓服,同時給予對癥及支持治療,前兩周建議患者臥床,后在疼痛減輕情況下可佩戴支具下床活動,總療程3個月。大部分患者聯(lián)合用藥3~7 d后疼痛癥狀明顯減輕,1個月后疼痛癥狀基本消失。2例外院轉入患者在聯(lián)合用藥基礎上,同時在血沉和C反應蛋白明顯下降,血紅蛋白在100 g/L以上后給予行后路病灶清除減壓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術后繼續(xù)聯(lián)合用藥。1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D級上升為術后2個月的E級,另外1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C級上升為術后2個月的E級,且術后病理結果均證實術前診斷。所有患者隨訪12個月均未見復發(fā),癥狀完全緩解,血沉和C反應蛋白正常。典型病例影像學資料見圖1~5。
圖1 胸椎正側位X線片示T2~3椎間隙狹窄
圖2 術前MRI矢狀位T2像示椎前、椎旁及椎管內(nèi)軟組織腫脹膿腫 圖3 術前MRI矢狀位T1像示T2~3椎體信號異常
圖4 術前MRI橫斷面示椎管內(nèi)膿腫形成
圖5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后正側位X線片
布魯氏菌病為一種人畜共患性傳染性疾病,其中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占發(fā)病率的2%~53%[2],由Kulowski和Vinke在1932年首次描述[3]。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yè)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本病有擴大流行的趨勢,因此應該引起骨科醫(yī)師的注意。
3.1 布魯氏菌性脊柱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 布魯氏菌性脊柱炎典型的表現(xiàn)可總結為三聯(lián)征,即腰背痛;午后高熱,大汗;椎間隙及椎體感染征象[4]。腰痛或頸背部癥狀往往較為劇烈,本組中15 例患者發(fā)病初存在劇烈腰背痛,患者往往難以忍受,常需口服止痛藥物治療,本組中1例頸椎患者在發(fā)病初期,疼痛表現(xiàn)為鈍痛,尚可忍受,可能原因為:a)附睪炎疼痛掩蓋了頸部疼痛的程度。b)頸椎負重相對較輕故疼痛程度較輕。幾乎所有患者均存在發(fā)熱情況,主要為午后高熱,高熱退后往往大汗淋漓,熱型多表現(xiàn)為弛張熱,體溫均在38.5℃以上,部分患者高熱可自行緩解,受腰痛或頸背部疼痛影響患者脊柱活動度減低,體征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病變部位的深叩擊痛及脊柱活動受限,若存在脊髓受壓表現(xiàn),會出現(xiàn)四肢感覺、肌力及反射等的異常,本組患者中2 例存在脊髓受壓等表現(xiàn),其中胸椎1 例,腰椎1 例,術前Frankle分級分別為C級和D級。
3.2 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學表現(xiàn) Bozgeyik等[5]通過對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觀察并與X線、CT結果對比,認為MRI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測方法,本組患者中5 例患者早期因腰痛及高熱等在當?shù)蒯t(yī)院行X線檢查,報告顯示未見明顯異常,來我院后行MRI檢查顯示椎體及椎間隙已經(jīng)存在信號異常,一方面說明部分醫(yī)生對于該類疾病認識不足,另一方面說明在急性期,X線檢查可能并不敏感。急性期MRI表現(xiàn)為病變椎體、終板、椎間盤在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受侵椎體和椎間盤在T1WI和T2WI上表現(xiàn)為不均一信號。雖然Akman等[6]認為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不存在椎旁軟組織膿腫,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不同意該觀點。本組2 例手術患者中其MRI上顯示脊柱旁有薄而不規(guī)則增強的膿腫壁以及界限不清軟組織水腫信號,只是該類患者的膿腫并不像結核的寒性膿腫表現(xiàn)那樣典型。在急性期X線或CT可能無明顯異常發(fā)現(xiàn),但在慢性期,因骨質(zhì)破壞與增生同時存在,故常可見椎骨骨質(zhì)增生,骨質(zhì)破壞病灶周圍硬化等表現(xiàn),但死骨少見。本組中僅1例可見死骨。
3.3 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實驗室檢查 大部分學者認為血培養(yǎng)為診斷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金標準,但在臨床中布氏桿菌培養(yǎng)周期長,要求條件高,作為常規(guī)檢測方法比較困難,且不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細菌。本組16 例患者中,僅8 例細菌培養(yǎng)陽性,故我們認為對于疑似患者,通過其畜牧接觸史,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特征及前期的實驗室檢查如:布氏菌血清凝集試驗、虎平板試驗等即可以進行初步的確診,當然病理活檢也不失為一種方法。該類患者均會出現(xiàn)血沉及C反應蛋白升高,本組中血沉28~94 mm/h,平均44 mm/h,C反應蛋白7.4~21 mg/dL,平均19 mg/dL,但這兩項指標不具有特異性。
3.4 鑒別診斷 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常需和普通椎間盤炎、椎骨骨髓炎、腫瘤、脊柱結核等進行鑒別,其中最主要需與脊柱結核相鑒別。脊柱結核往往腰背痛較輕,少見高熱,以椎體破壞為主,少見硬化,常見死骨,同時可見椎旁“寒性膿腫”等表現(xiàn),當然最終可能還需結合實驗室及病理等證實。
3.5 布魯氏桿菌性脊柱炎的治療 對于急性期沒有明顯椎體破壞、脊髓神經(jīng)損害及膿腫的患者藥物治療可達到較好的治療目的。我們的14 例保守患者均對藥物治療敏感,具體用藥為:利福平600~900 mg/d,鹽酸多西環(huán)素200 mg/d,晨起頓服,部分文獻報道可加用鏈霉素或四環(huán)素等[7]。文獻報道布魯氏桿菌屬于細胞內(nèi)細菌,故復發(fā)率較高[7],但在我們隨訪的12個月尚中未見復發(fā)情況,這可能與我們隨訪時間較短有關。少數(shù)患者可能需要手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適應證各報道不完全相同,我們認為:對于脊柱失穩(wěn),存在脊髓神經(jīng)癥狀及椎旁膿腫者可進行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案可根據(jù)病灶部位,脊髓神經(jīng)受壓的方向等選擇前路或后路手術,本組2 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手術的方法,均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術后1 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D級上升為術后2個月的E級,另外1 例由術前的Frankle分級C級上升為術2個月的E級。
總之,該類患者發(fā)病率較低,同時缺乏統(tǒng)一的診治方案,而且?guī)в忻黠@的區(qū)域性,故部分醫(yī)師可能對于該類疾病認識不足,以至于延誤治療等,故對于疑似患者需有充分的認識,詳細追問病史,仔細查體,配合必要的影像及實驗室檢查盡快明確診斷,針對性治療,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Lee HJ,Hur JW,Lee JW,etal.Brucellar spondylitis[J].J Korean Neurosurg,2008,44(4):277-279.
[2]Merih IS,F(xiàn)erruh Gezen.Brucellar lumbar epidural abscess:case report and review[J].Neurosurg,2006,16(2):100- 103.
[3]Solera J,Lozano E,Alfaro EM,etal.Brucellar spondylitis:review of 35 cases and literature survey[J].Clin Infect Dis,1999,29(4):1440-1449.
[4]趙廣民,李放,孫天勝,等.布魯氏菌性脊柱炎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7,17(6):437-439.
[5]Bozgeyik Z,Ozdemir H,Demirdag K,etal.Clinical and MRI findings of brucellar spondylodiscitis[J].Eur J Radiol,2008,67(1):153-158.
[6]Akmam S,Sirvanci M,Talu U,et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uberculous spondylitis[J].Orthopedics,2003,26(1):69-73.
[7]馬小民,王自立.布魯氏菌性脊柱炎的診斷及外科綜合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24(11):37-38
1008-5572(2016)12-1115-04
R681.5+5
B
2015-10-26
楊保輝(1979- ),男,主治醫(y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二科,710004。
*本文通訊作者:李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