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招福
閱讀鑒賞技能訓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堂教學中要能高效地開展相關的言語技能訓練,關鍵在于明確不同文本類型的閱讀與鑒賞分項技能。
一、文學類文本
(一)現(xiàn)代詩歌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探究題目意蘊,了解時代背景 2.解讀意象
3.揣摩詩歌意境 4.品味詩歌語言
5.分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 6.理解詩歌主題
(二)現(xiàn)代散文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聯(lián)系背景,選點連線,整體感知
2.分析散文中的景與情、情與理
3.分析散文中的寫景狀物,記事述人,說理抒情
4.分析散文的表達技巧(修辭方面:摹繪形容,巧擬妙喻。手法方面:象征、渲染、映襯、對比、以小見大,以點帶面)
5.合旨適境,揣摩語言
6.明確意象,緣景入情,建構意境
7.對文章進行分析,評價
(三)現(xiàn)當代小說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明確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及情節(jié)安排的特點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畫人物的方法
(1)從分析環(huán)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
(2)從分析情節(jié)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從行動、語言、肖像、心理等描寫中感受人物獨特而鮮明的個性
(4)從典型細節(jié)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動性
3.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4.品味小說的語言
5.領悟小說的創(chuàng)作主旨,即小說的主題
(四)現(xiàn)當代戲劇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分析作品中的戲劇沖突,明確人物的矛盾沖突及其實質
2.品味劇中人物的語言
3.結合劇中人物的言行舉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分析沖突與主題的關系,明確劇作主題
二、實用類文本
(一)人物傳記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分析綜合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
2.鑒賞評價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2)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1)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說明文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了解說明方法: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分類、舉例、數(shù)字、圖表
2.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
(1)從文中的語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2)從文中概括、提煉出事物的特征
3.掌握說明文的說明順序:
(1)以總—分—總為順序
(2)以認識的發(fā)展或內容的深入為順序
(3)按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結構、作用、用途等幾方面依次說明
(4)以由遠及近(或反之)、由表及里,或以空間的轉換、時間的推移,由整體到部分(或反之)為順序。
(5)以說明角度的變化為順序。
4.掌握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性、平實性、簡潔性
5.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6.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句子
7.辨別分析文意、辨別篩選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8.歸納要點,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推斷
(三)雜文、文藝學論文和隨筆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檢索信息
在閱讀鑒賞過程中,篩選和整合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材料
(1)從整體入手,明確檢索目的,確立檢索范圍
(2)歸納、綜合檢查范圍的內容,發(fā)掘其隱含信息
(3)根據(jù)閱讀要求,對檢索的信息一一辨別或作恰當?shù)霓D換
程序:掃描—理序—對應—突出重點
2.揣摩語意
(1)分析句子結構(2)抓關鍵詞(3)尋找對應點
(4)結合語境,深究句意
(5)從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效果入手
(6)從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表達目的入手
3.體味豐富多彩的語言風格
4.提要鉤玄
(1)提要即提取要點,提取要點應該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從語言材料中提取能揭示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有關詞句,進行整理概括
(2)鉤玄就是指深究那些重要語句,探求文字中隱含的精深道理
5.領會創(chuàng)作的意旨
三、古代詩文
(一)文言文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理解文中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3)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正確斷句
(5)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6)篩選文中的信息
(7)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二)古詩詞閱讀鑒賞分項技能
1.理解語句
(1)在閱讀古詩詞中通過聯(lián)系寫作背景、作家風格,抓住關鍵字詞、推敲、理解語句的內容
(2)概括詩詞大意
(3)感知詩詞的意象
(4)領會詩詞的意境
2.把握情感
在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寫作背景、作家風格、詩詞類別、詩詞意境、關鍵字句、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來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體味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概括詩詞的主題
內容主要有
(1)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的通過全詩來體會,有的扣住關鍵字句來體會)
(2)領會人物心思、態(tài)度(扣到所寫景、物或某些詩句來體會)
(3)概括詩詞的主旨目的
(4)感悟詩詞蘊含的哲理
(5)注意詩詞的感情基調
3.分析形象
(1)人物形象:包括詩中人物、作者形象。必須結合詩句,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質、心態(tài)、情感、思想。
(2)物象: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一旦落于詩人筆下,就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內心情感和思想,借物抒懷,托物言志。
4.閱讀評價
學生在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寫作背景、作家風格、詩詞類別、詩詞意境、關鍵字句、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從某一角度或多個角度寫出閱讀評價。
內容主要有:
(1)分析修辭手法
(2)分析表現(xiàn)技法
(3)品味重點字句
(4)品味語言風格
結合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來品味。
從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三方面來品味其精妙之處。抓住關鍵詞語和主體,把握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
結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語文教學須立足于言語技能訓練,在訓練中融注人文精神,構建以學生的學習實踐為主體,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實踐提供協(xié)助的新型閱讀教學模式系統(tǒng),才能使語文課程目標得到有效落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高效的言語技能訓練,才能使他們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切實得以提升,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永豐縣龍岡畬族鄉(xiā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