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紅
朗讀評價的語言藝術,是老師在進行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學機智、口語技巧、教育智慧的表現(xiàn)。那么,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如何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運用技巧性語言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使語文課堂更精彩呢?
一、“綠色”評價,讓學生敢讀
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的閃亮點,善于使用鼓勵性語言及時給予“綠色” 評價。當然,評價的語言要豐富,要給學生以新鮮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當學生朗讀得十分出色時,教師可充滿激情地評價:“你讀得真精彩,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讓大家都跟你學?!薄澳阕x得聲情并茂,老師和同學們也感動了?!薄澳阕x得真投入,你的朗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多么寧靜的‘桂林山水圖啊!”等等,在教師真誠的贊美中,成功的喜悅一定會漲滿他的心房。當學生的朗讀不盡如人意時,教師可從其他方面及時給予誘導式的鼓勵評價:“你很勇敢,能在這么多同學面前讀書!”“你讀得很認真,聲音響亮,口齒清楚。”“你一個地方也沒讀錯,一定是認真預習過了,你養(yǎng)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真了不起!”只要教師對學生滿懷著期待與愛意,總能從不同學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揚和鼓勵的地方,幫助學生消除怕讀不好的心理,大膽地去讀。
有時,我們還可以用體態(tài)語言來給予評價:翹翹大拇指,鼓鼓掌,發(fā)自內心的微笑,連連點頭,獎給他們紅五星、小紅花,一種成就感會激勵著學生不斷探索,努力創(chuàng)新。
二、有針對性評價,讓學生會讀
朗讀指導中的評價,需要教師結合文本內容,對學生的朗讀作出多樣、有針對性的評價。比如,于永正老師在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中指導學生讀出對侵略者的“怒”“恨”時,就非常巧妙地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在學生細讀課文前,他說道:“‘怒‘恨是我們初讀課文后的共同感受,那課文中的哪部分使你最怒、最恨?請同學們朗讀時盡量用語調和表情表現(xiàn)自己的怒和恨。”一位同學感情十分投入地讀書,讀后,于老師說道:“這位同學真會讀書,我聽了受到很大震撼。這聲音應當叫當年的英法聯(lián)軍聽一聽……會讀書的還要能把一個字讀成一個畫面,以課文為基礎,展開你的想象,把侵略者當年犯下的罪行再現(xiàn)出來?!庇忠晃煌瑢W讀,讀后于老師又評價道:“從你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侵略者真可恨呀!一可恨,無理闖進我們的家園;二可恨,瘋狂掠奪我們的無價之寶;三可恨,拿不動還動用大車搬;四可恨,搬不走的還要全部毀掉;五可恨,最后竟然放起大火燒——妄圖燒掉自己的罪證!光天化日之下犯下的滔天大罪能燒得掉嗎……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我們怒和恨。”學生們情緒高漲,放聲朗讀。
我想,如果我們老師對每一次的朗讀都提出這樣有針對性的指導、評價,長此以往,學生不但愿意讀書,而且朗讀水平也會突飛猛進。
三、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悅”讀
由于受時間、空間的制約,在每一堂課上每個學生被評價的機會有限。我們還可以把朗讀評價延伸到家庭中去,搭建“家園”評價的橋梁,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使評價主體除了老師、同學外,還可以是學生本人、家長,等等。
在課堂上,我們不妨讓學生多作自我評價,自信的學生讓他說出自己讀得好的感受;讀得不好的就給他機會再讀,或是讓他與讀得好的同學作比較評價后再讀。也可以在合作小組中讀,互相評一評、議一議朗讀。這樣有聽眾、有評價,能在輕松、自由地表現(xiàn)自我、與同伴們交流的空間里,學生的朗讀興趣會越來越濃厚。
在家里,學生們每讀一篇課文后,除了要求家長認真簽字外,還可以寫上評語,進行表揚、指出缺點、提出希望,等等。為此,我還特意設計了一個表格,用來監(jiān)督學生及家長對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時的朗讀是否重視,態(tài)度是否認真,學生的朗讀是否有進步。
學生姓名: 家長姓名: 朗讀內容:
“讓每個孩子都沒有遺憾地做下去?!边@同樣是對老師進行朗讀評價提出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中去,也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江西省峽江縣巴邱小學)
□責任編輯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