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正中
尋找 未來教育家
快樂教育營造教學審美場
文│楊正中
●寶貴教育經(jīng)驗
●先進治學理念
●崇高教育追求
本期人物
楊正中
福建晉江職業(yè)中專學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
應用心理學教育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聲咨詢室擔任心理咨詢師,期間參與編寫心理健康系列讀物——《直面心理困惑,彰顯男性魅力》以及《中國義務教育發(fā)展報告》的調(diào)研工作。2014年8月任職于福建晉江職業(yè)中專學校,擔任心理健康專職教師。
只有當人們的心智開啟了,他才會去留心周圍的世界,他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進而探索其中的道理,并且思考該怎樣與周圍的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因為這種學習是孩子的親身體驗,這些知識是經(jīng)由他自身驗證得來的,這也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優(yōu)點和不足。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找出孩子感興趣或者擅長的領域,為他們營造出一種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和情調(diào),構建優(yōu)質(zhì)而充滿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讓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所謂教學審美場是指在教學中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整體審美化的一種氛圍和情調(diào),在這種氛圍和情調(diào)中,教學主體可以淋漓盡致地進行教學美的創(chuàng)造,并將其育人效應發(fā)揮到極致。在這種審美場中,活動主體有強烈的審美感受,能夠形成帶有審美愉悅的良好心境和情緒;反過來,這種情緒和心境向外擴散,相互感染,又能使審美場的場力增強。在這種審美場中,活動主體常有神圣感、莊嚴感,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之中,教學效果與普通課堂相比得到了最優(yōu)化、最大化。
教學審美場的營造,涉及眾多因素及其組合方式,我認為它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氛圍的營造,還應該有更為廣闊的范疇,如家庭教育等。
一個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力只占所有潛能的萬分之一,即使那些極少數(shù)有智力障礙和身體缺陷的孩子,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狀況更多地取決于現(xiàn)實條件和家長、老師的教育方式。在人類還沒有學會開發(fā)石油的時候,并不是說石油不存在;一個地方?jīng)]有儲藏石油,并不意味著這個地方?jīng)]有儲藏著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留心世界上的樹木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樹木結果,有的卻不結果;同樣是果樹,有的結出的是蘋果,而有的結出的是梨子;能夠長出果實的樹可以提供水果,不能長出果實的樹可以成為棟梁之材,關鍵在于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培育和發(fā)展每種樹自身的價值。這里面涉及一個“天性”與“教養(yǎng)”問題,天性指的是有機體的生物遺傳因素,是人們通過生物遺傳而天生具備的某些稟賦和特質(zhì)。教養(yǎng)指環(huán)境因素,是胎兒期和出生后的環(huán)境影響和所獲得的經(jīng)驗。這個問題的爭論一直不休,但今天,人們已經(jīng)不再偏激地認為心理發(fā)展是遺傳因素或者環(huán)境因素單獨作用的結果。皮亞杰認為,兒童會積極地構建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得的知識,并強調(diào)適應與這二者的相互作用。行為和社會認知理論也認為,環(huán)境是影響個體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qū),就是僅僅將教育看作是在嚴肅的教室里所進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這恰恰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而剛好這兩種教育都是最能引起孩子的快樂和興趣的。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對大自然的感受是模糊而又強烈的。把孩子們放到戶外,他們不但會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氣,還會用那清澈的眼睛和純潔的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去認識這個世界。但是如果不驅(qū)除他們心中不快樂的東西就想要進行快樂教育,這是不可能有效的。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眰ゴ蟮奈锢韺W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挟攲W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整個認知活動才能讓學生們真正興奮起來,增強學生們學習情緒。
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呢?英國哲學家斯賓塞認為,可以嘗試讓孩子學會用圖畫來描述知識,這樣不僅可以鍛煉手,又可以鍛煉眼和腦,其思維、表達、觀察乃至繪畫能力都將得到鍛煉,就會令他們知道該如何在世界中行走;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接受自然的教育,讓他們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這個世界、用手腳去感受這個世界、用大腦去思考這個世界,把學習變成一種有意思的事情,讓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當然,適時地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也是一種很好的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策略,我們知道積極情緒比消極情緒更能提高活動的效率。當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時,他們往往能更有動力、有目的地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而新事物往往都是在這樣一個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因此,只有快樂的情緒才能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便會自主學習。
如何使教育充滿快樂呢?斯賓塞在他的快樂教育中提到了快樂教育的幾個原則:(1)當自己情緒低落時不要去教育孩子,因為這種不良的情緒很容易發(fā)泄到孩子身上;(2)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后,不要立即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習什么,這樣常常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也容易讓孩子誤以為自己的天賦太差,從而引出自卑心理;(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努力營造快樂的氣氛,并經(jīng)常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并充滿對成功的渴望;(4)父母也要努力做一個快樂而樂觀的人,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不要悲觀地只關注孩子的缺點。如果父母對孩子動輒打罵、呵斥,就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他會因此而變得情緒低落,學習效率降低。為孩子營造一種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運用快樂的方法去教育,才能使他們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教育模式,我們便會看到孩子的進步,而孩子們也會因為不斷地獲得成就感而更加積極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最焦慮的事情除了考試,大概就是家長會了。作為家長和教師直面溝通的重要渠道,每學期的家長會無疑承載了教師和家長們最多的擔憂和疑慮,家長們需要通過家長會了解孩子方方面面的情況,更需要通過家長會了解教師和學校。每次家長會,我總要強調(diào)“快樂教育”的原則,囑咐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一時成績問題而責備、埋怨孩子。家長會結束后,不論是家長、孩子,還是老師,都應該是輕松的,因為家長和教師之間進行了有效率的溝通,家長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避免了“家長和問題一起,面對孩子”的窘境。
另外,和孩子們一起唱歌也是一種營造快樂氛圍的方法,因為歌聲總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人感到輕松、快樂一些。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很喜歡在勞動的時候唱歌,他們在森林中歌唱,在小溪邊歌唱,不論白天黑夜都在歌唱。唱歌能讓心中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讓大腦變得興奮,肺和腹部也能得到運動。而且唱歌不僅能讓孩子們變得快樂,還能在一起唱歌的過程中使他們與父母的關系更加親密。
讓學生去親近自然,讓他們在泥土里打滾,去發(fā)現(xiàn)自然的小秘密。你會發(fā)現(xiàn),允許他們走進自然的課堂,讓他們自己動手,親手將知識裝進頭腦之中,這將會是件讓孩子們和我們都感到非??鞓返氖虑?。
(作者單位:福建晉江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