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源
解璽璋的《梁啟超傳》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面向大眾的傳記作品,語言通俗易懂,注重對史實的考證和客觀描述,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血肉豐滿的梁啟超和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
“讀懂梁啟超,才能讀懂近代中國?!边@部傳記以梁啟超與康有為、黃遵憲、譚嗣同、孫中山、章太炎以及蔡鍔、胡適等人的交往為主要線索,描述了梁啟超與黃遵憲有著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亦師亦友;與譚嗣同志同道合,肝膽相照;與蔡鍔等晚輩也能成為忘年之交。但他也有被康有為等人所指摘的“善變”的一面,如果把這種“善變”放到那個社會急劇動蕩、不斷變革的時代,就不難理解。梁啟超追求以穩(wěn)健的方式實現(xiàn)破除封建專制建立現(xiàn)代國家,因此他與孫中山展開論戰(zhàn);康有為是他敬重的老師,二人在維新變法時密切合作,但康有為與張勛妄圖復(fù)辟帝制時,梁啟超與其分道揚鑣;宿敵袁世凱擁立共和時,他與袁世凱妥協(xié)合作,當袁世凱企圖埋葬共和時,他則反戈一擊。這種“善變”,正是體現(xiàn)了梁啟超與時俱進、不斷否定自己的勇氣。從對君主立憲的推崇到對再造共和的倡導(dǎo),始終不變的則是他的愛國熱情。
在中國近代學術(shù)史上,梁啟超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啟蒙思想家。梁啟超被譽為“言論界的驕子”,他手里握著那個時代最富有魅力的筆,在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以如火的激情,點燃了一代仁人志士心中的明燈。戊戌變法的悲慘結(jié)局和對西方思想家的深入研究,讓梁啟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德、民智、民力,實為政治、學術(shù)、技藝之大原?!币虼?,他提出要造就“新民”。他創(chuàng)辦《新民叢報》,并在叢報上發(fā)表題為《新民說》的系列文章,連載4年,影響巨大,《新民叢報》可以說是中國啟蒙思想的處女地。晚年的梁啟超思想更加成熟,既弘揚國學文化,又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甚至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1926年,梁啟超因尿血住進醫(yī)院摘除腎臟。然而手術(shù)并不成功,一些人對為他治病的醫(yī)院和醫(yī)生進行譴責。當時猶在病床上的梁啟超撰文,希望人們不要為了個別病例失誤而全面否定西醫(yī)的科學性。
讀《梁啟超傳》中《梁啟超與其子女》一章,尤其敬佩梁啟超在奔波忙碌中,仍不忘對子女言傳身教。他教育子女淡泊功名,“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fā)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他的九個子女都成棟梁之材,其中三人成為院士,可謂舉世無雙。梁啟超在美國遇到才女何蕙珍時,曾掀起了生命海洋中獨有的一次浪花:“覺得心中時時刻刻有其人”,“心頭小鹿,忽上忽下,自顧二十八年,未有此可笑之事者?!钡簡⒊罱K以理智戰(zhàn)勝了情感。他在《紀事詩二十四首》中寫道:“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譚嗣同)實創(chuàng)之。尊重公權(quán)割私愛,須將身做后人師?!辈⒋耸乱灰粚懶鸥嬖V妻子,其為人父為人夫的至誠可見一斑。
了解梁啟超和他的思想,對于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仍具有許多啟示意義。從《梁啟超傳》得到的體味與感悟,在內(nèi)心震蕩不已,掩卷良久,仍不能平復(fù)。
【佚 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