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陳菁菁 林國慶
摘要:農村金融市場對農村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機制的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改善農村正規(guī)金融市場由于信息不全而引起的諸如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代理成本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本文從浙江農村正規(guī)金融借貸合約的結構設計的角度為出發(fā)點,提出了從完善法律體系,擴大抵押品類型,降低金融準入門檻,推動互聯網發(fā)展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借貸合約農村正規(guī)金融浙江
農村金融市場交易在農村經濟運行機制和農村的經濟結構形成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借貸合約對農村金融該交易的擴展和演進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農村生產過程中環(huán)境的巨大不確定性和投入與產出的嚴重分離使得信息不對稱成為農村金融市場的個常態(tài)。在市場不完全的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系列諸如: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代理成本等引起的違約風險或者賴賬風險,這嚴重制約農村正規(guī)借貸合約作用的發(fā)揮。
在全國農村金融市場發(fā)展不完全的大背景下,淅江也不例外,浙江農村金融市場也處于資金供給不足的處境。盡管近些年,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多元化、多層次話,但是民間非正規(guī)借貸活躍度依舊很高,說明正規(guī)金融在農村的滲透和發(fā)展還有待進步提高??梢?,能夠有效解決市場不完全問題的農村借貸合約激勵設計安排,對于淅江農村金融市場功能的有效發(fā)揮是至關重要的。針對淅江農村正規(guī)金融現狀,本文從以下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一、完善法律體系
借貸合約實質上是種委托——代理合同,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而設計的合約。從浙江省的金融市場來看,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為借款人的行為和借款人的類型無法真實觀測。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條件下,即使信息是對稱的也會存在違約的現象,因為故意違約不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淅江省農村借貸合約結構的設計要注重法律體系的完善,著力于減少違約風險。
首先,通過立法加強懲戒力度。對于提供虛假身份信息、財產證明、熟人評價獲得貸款的應給予嚴厲懲罰;其次,加強法律監(jiān)管政策。成立專門的司法部門,對資金的使用嚴加排查,確保資金的有效使用;最后,提高農民履約意。通過村民委員會組織農民積極參加學習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會,提高農民的守法維法意識,從根本上降低違約風險。
二、擴大抵押品的類型
浙江省為解決農村貧困農戶高利貸的壓力,通過金融控制再降低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但這種低水平的利率破壞了價格機制的篩選功能,無法真實反映借款者的行為和借款者的類型。雖然增加抵押品可以有效的鑒別借款者的行為和類型,但是這又讓農村貧困農戶因缺乏抵押品而陷入困境。無需抵押品的民間借貸也因此
規(guī)范農村產權制度,擴大借貸合約的抵押品類型,可以降低低利率水平下的違約風險。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房屋所有權的確權,不僅增強了農民的貸款所需資金,而且也增強了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因此,金融機構在借貸合約上增加承包經營權之類的抵押品,會給農民提供更多的貸款機會。通過村民委員會組織農民學習法律法規(guī)。
三、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
近年來,由于金融機構紛紛撤離農村,淅江省農村金融市場呈現出農信社獨大的格局。處于壟斷地位的農信社,在借貸利率定價方面掌握了主動權,使得農村貸款利率偏高,政府應該強制性要求商業(yè)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打破農信社壟斷地位,使淅江省農村金融市場形成激烈競爭的氛圍。這樣,一方面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強,削弱農信社壟斷地位的同時也會逐步降低正規(guī)借貸合約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商業(yè)性金融機構大規(guī)模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會大大增加市場的供給,在需求趨于穩(wěn)定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借貸合約的利率。
此外,商業(yè)性金融機構的引入有助于淅江省農村金融市場信用體系的建立。方面,大量的金融中介機構的引入會帶來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信用產品也曩括其中這將進步提高信用意識和推進信用記錄,大大促進農村信用體制的建立。另 方面,大量金融機構的出現會有助于促進農村征信配套服務的跟進、推進農村信用體系的全面建設。浙江省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設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違約風險。
四、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
由于沒有抵押品的限制,即使伴隨的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在淅江農村較為活躍。貧困農戶缺乏抵押品,無法從正規(guī)金融市場獲得融資資金,不得的轉向沒有抵押品限制的非正規(guī)金融市場,但這樣的高成本是農民無法承受的。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就具有成本低與覆蓋廣的特點,在互聯全面覆蓋的農村發(fā)展互聯網金融對解決浙江省農村不完全金融市場至關重要。
雖然互聯網已經全面覆蓋農村,但是互聯網金融還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要大力宣傳,提高農民對互聯網金融的認可程度。政府可以通過電視等信息渠道或以座談會的形式,從收益和投資的角度大力宣傳互聯網金融的優(yōu)點。在互聯網發(fā)展前期,政府可以為互聯網金融做適當的擔保,降低農民貸款的風險。其次,加強政府監(jiān)管力度?;ヂ摼W金融在降低農民借貸成本的同時也面臨這高風險的問題,而農民對風險的防范意識較為薄弱,政府可以鼓勵成立專業(yè)部門,為農民提供咨詢和技術上的幫助。最后,可以提供專業(yè)化的農業(yè)信息平臺。通過這個農業(yè)信息平臺,農民可以大量了解信息,讓農民的投融資有更好的選擇。
通過完善法律體系減少違約風險;通過擴大借貸合約抵押品類型提供更多的貸款機會;通過降低金融機構準入門檻,降級借貸合約利率水平并建立完善的農民信用體系;通過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投融資選擇,有效解決浙江農村正規(guī)金融市場不完全問題,使浙江農村金融市場功能有效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