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汪紅勝+++張偉++易美軍
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栽培紅莧菜,2~3 月上市,價格高、銷路好、效益佳,667 m2收入可達萬元,為長江流域早春大棚蔬菜種植提供了重要選擇。但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shù)紅莧菜品種,包括國內(nèi)紅莧菜種子銷量較大的幾家公司的品種,在早春大棚低溫栽培情況下,葉片都不能變紅。為選育在早春大棚低溫情況下葉片能變紅的莧菜品種,2009年春季,以上海偉諾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紅為母本,以湖北蔬谷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紅妃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經(jīng)過3年5代的選擇,育成了早春大棚紅莧菜專用品種貴妃,其中F2、F4代的單株選擇在2010、2011年早春大棚進行,其余世代選擇在秋季露地進行。2013-2015年以商品名貴妃在湖北新洲雙柳和上海市郊進行早春大棚示范和推廣,普遍表現(xiàn)為低溫下葉片能變紅,且上市商品性好,有市場競爭力。
1 特征特性
貴妃分枝力中等,葉片大,卵圓形或近圓形,基部楔形,先端凹陷,葉片中心鮮紅色,邊緣綠色有光澤,背面顏色更紅。葉肉較厚,纖維少,質(zhì)地柔嫩,品質(zhì)優(yōu),葉柄綠色。莖稈中上部綠色,基部2 cm左右為鮮艷的紅色。早熟,耐低溫,耐熱性強。在早春大棚低溫情況下,正常管理,葉片能變紅。適宜早春大棚、春小拱棚、春露地、夏秋大棚等栽培茬口,特別是早春大棚栽培更能體現(xiàn)品種固有的特征特性。對短日照較敏感,早春大棚種植管理不當時會出現(xiàn)植株早薹結(jié)籽現(xiàn)象。
2 早春大棚種植主要栽培措施
2.1 播種期
早春大棚紅莧菜一般從10月中下旬開始持續(xù)播種,其中有2個經(jīng)典的播種期,一是11月上旬;二是立春(2月3~5日)前后,對應(yīng)的上市時間為2~3月,根據(jù)市場價格情況,都可以1種3收。
播種時,一般667 m2增加播種量為2.5~5.0 kg,
可為提早采收打下基礎(chǔ)。
2.2 溫度和光照管理
①溫度管理 整個生長期,多數(shù)時間進行3層或3層以上覆蓋。播種后幼苗出土前,覆蓋地膜,小拱棚、大棚上覆蓋大棚膜;如果夜晚溫度很低,小拱棚上還可加蓋無紡布或農(nóng)膜。根據(jù)天氣和莧菜生長情況,靈活使用覆蓋形式。
②光照管理 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下雪后,及時清掃積雪、增加光照;二是在滿足莧菜生長溫度需求的基礎(chǔ)上,小拱棚上的覆蓋物盡量做到早揭晚蓋,力求光照充足,使莧菜葉色變紅。
2.3 肥水管理
施足底肥,及時追肥。一般667 m2施50~75 kg復(fù)合肥作底肥(其余施肥方式,可參照該施肥量執(zhí)行),追肥3~5次,追1次肥澆1次水。在2片真葉時,選晴天進行第1次追肥;10~12天后進行第2次追肥;第1次間拔采收后進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667 m2施尿素或磷酸二銨5~10 kg,注意不能施入碳酸氫銨、人糞尿等氨態(tài)氮肥,以免造成“氨中毒”。
當幼苗長至 3~4片真葉時,噴有機液肥300倍液 1次,既能追肥,又可促進植株生長。7天后噴
15 mg/L蕓薹素和 0.5%尿素液。收獲前 1周,噴施25 mg/L“九二〇” 1次,能顯著提早上市,增產(chǎn)20%左右,使經(jīng)濟效益增加30%。
2.4 防止抽薹開花
莧菜屬短日照植物,早春種植,日照短且夜溫低,植株生長期長,極容易抽薹開花,影響品質(zhì)。
防止早薹開花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一是加大播種量,適當提早采收;二是加強肥水管理,因為莧菜生長“不喜瘠”,特別是中后期,如果水肥不足,容易抽薹開花;三是有條件的地方,在莧菜采收前1周連續(xù)在19:00開燈照明 2 h,可有效防止早薹開花;四是在春分(2月3~5日)以后播種,不會出現(xiàn)早薹開花現(xiàn)象。
2.5 科學(xué)采收
采取整株拔的方式采收。當株高15~20 cm(7~8片真葉)時,及早采收,采收時注意拔大不拔小,一般可以采收3次。
參考文獻
[1] 于淑玲.日光溫室無公害莧菜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2):142.
[2] 項多銀.早春紅莧菜栽培技術(shù)[J].安徽農(nóng)業(yè),2000(1):11.
[3] 何永梅,黃安樂.有機莧菜栽培技術(shù)[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 201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