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鈺東,王 穎
(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遼寧 沈陽 110102)
目前運動性疲勞最具權威性定義是: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功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之后有研究表明運動性疲勞是生理疲勞(physicalfatigue)和精神疲勞(mental-fatigue)的綜合表現。Alessandro Mosso提出中樞疲勞和外周疲勞的可能。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研人員應用高科技從整體、器宮、細胞甚至是分子水平探討運動性疲勞產生的機制,提出了“衰竭”學說、“堵塞”學說、“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失調”學說、“保護性抑制”學說等多種假說,尤其是對細胞內外的分子、離子和基因水平上的大量研究理論豐富了消除運動性疲勞的探討,推動了運動訓練與恢復。運動性疲勞的內在感覺是肌肉酸痛、僵硬,力量下降;外在表現是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遲鈍,協調能力下降,肢體活動不靈敏,以及失眠、煩躁或不安等。
隨著神經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使人們對中樞疲勞的研究不斷深入,國內外的研究者也對中樞疲勞的概念有多種闡述,中樞疲勞的概念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支配的能力方面,主要是根據其發(fā)生特點及規(guī)律界定的。人們普遍認同中樞疲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保護性機制。神經元構成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通過化學突觸和電突觸進行信息的傳遞,化學性突出傳遞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神經遞質和受體。因此,目前眾多運動性中樞疲勞的研究集中于神經遞質和受體上,相關的影響因素有:單胺類的羥色胺(5-HT)及其受體(5-HTT)、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E);氨基酸類的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Glu)與天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和支鏈氨基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與纈氨酸);膽堿類的乙酰膽堿等。神經膠質細胞具有調節(jié)神經元的功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由它釋放的能量代謝中間產物乳酸也會對中樞疲勞產生影響。神經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和傳遞信息,依其功能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
水療的基礎作用是熱傳遞,人體的本體感受器由于靜水壓和水溫的雙重作用,通過自身的溫度調節(jié)機制和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于平衡水平,促進疲勞的恢復。Buchheit研究在自行車運動員訓練后采用5 min、14℃的冷水浸泡(CWI),實驗結果提到副交感神經活動性改善,推測靜水壓對胸廓擠壓刺激到中央壓力感受器,導致交感神經活動性下降,副交感神經活動性增強。研究認為自感用力度(RPE)的提高與副交感神經活動性改善有關。呼吸過程是由反射活動和高級的中樞控制共同作用的。當機體收到較低水溫的刺激時,呼吸肌力量和深度提高,耗氧量和通氣量增加,使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受到影響。研究表明冷水浸泡后,受試者的兒茶酚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明顯增加。Chris的實驗中16名健康受試者在(<15℃)的冷水中浸泡(CWI)5 min以內后,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的兒茶酚胺濃度增加。
運動員的睡眠質量對日常訓練和比賽十分重要,同時,睡眠質量不佳或失眠會使運動員的產生消極的情緒,容易引發(fā)心理疲勞,如不及時調整可能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研究表明WBC能改善運動員的睡眠,可能與冷療能消除中樞疲勞有關,多巴胺對睡眠-覺醒和認知的具有調控作用。評價自主神經活動的心率變異性,對睡眠和疲勞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應。
隨著全民健身的迅速開展,馬拉松風暴席卷全國,運動愛好者們更應該重視體能恢復,以更飽滿的精神面對生活。冷凍療法廣泛應用于運動員訓練后的疲勞消除,對大眾健康人群的疲勞分析很少,這可能是由于運動員的運動訓練強度、冷療設備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淋浴式水療既方便又有效,在康復實踐得到廣泛應用,在健康人群運動后的疲勞影響效果需要進一步探討。
冷療(WBC)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地影響。研究認為WBC對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情緒可能發(fā)揮一個短期的輔助治療作用。運動員常年面對大量的訓練,心理健康、心理疲勞收到高度重視。研究指出心理指標與生理指標之間的相關較低,冷療對機體的生理生化的指標影響很大,對心理的調節(jié)作用需要進一步證實。
運動性疲勞是一個復雜的機能改變過程,建議從冷療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節(jié)作用,分析各個變化指標之間的相關性,聯系生物反饋技術對運動性中樞疲勞與外周疲勞的聯合監(jiān)控及繪制出的程序圖,綜合評價冷療促進疲勞的消除作用。
[1]趙之光,安江紅.“超低溫全身冷凍治療技術”部分應用效果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理與生物化學分會.2014年中國運動生理生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理與生物化學分會,2014:2.
[2]遲淑勛,李宏偉,賴 敏,王 梁,盧玉麗.運動性中樞疲勞與外周疲勞的生物反饋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6,02:164-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