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 程 煒
淺論以分段為中間產品的“零庫存”生產
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 程 煒
現有的船市對各船企而言并非十分有利,為此需要尋求一種更合理的生產模式,使船企在經營過程中實現利潤最大化。該文論述了以分段為中間產品的“零庫存”生產的定義、具體要求及其實際應用。
船舶分段制作 計劃 零庫存
造船是以銷定產的行業(yè),即訂單生產,品種多,規(guī)格也多,且又是單個產品生產,不可能像汽車在流水線上成批生產。這種不穩(wěn)定結構給生產的均衡協(xié)調造成了很大困難。在安排生產計劃時,要充分發(fā)揮設備能力,做到配置、流程、工藝技術、計劃安排的合理化。
現有的船市對各船企而言并非十分有利,那么,我們就需要尋求一種更合理的生產模式,使船企在經營過程中得到利潤最大化。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以分段為中間產品,實行“零庫存”生產。這里的“零庫存”不等于絕對的“零庫存”。根據造船業(yè)的生產流程及其生產特點,絕對的“零庫存”在造船業(yè)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只有做到精細化管理、更準確更合適,且根據實際情況做到適時調整各工序間相應儲備量的庫存,才能稱為有指導價值和真正意義上的“零庫存”,即相對“零”庫存(無縫生產銜接),實現在保證后道工序能順暢、連續(xù)而不使其中斷的前提下,將過程儲備量控制到最小最適合,真正實現按“需”生產。
以分段為中間產品的“零庫存”生產要求在生產安排過程,編制生產計劃時,不僅要確定全年總的產量任務,而且要進一步將全年生產任務具體安排到各季度、各月、各周甚至是每天。在此基礎上,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即:以中間產品為導向,各部門都要以產出分段的分段制作單位為工作重點,以提交完整的(可直接交總組甚至直接吊船臺/船塢合攏的分段)分段為目標,以后道工序為生產需求的基礎為出發(fā)點,安排具體生產,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做到按需求生產,最合理的安排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場地、人員、物資、設備設施等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盤活整個船企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這里所提及的中間產品,應該理解為預裝、涂裝完整(即:殼、舾、涂一體化)的標準成品分段。
以分段為中間產品對分段制作單位而言,不僅是極大的優(yōu)勢,它賦予分段制作單位最大的權力去團結凝聚船企的各個部門;同時,以分段為中間產品的制作理念也給分段制作單位最大的壓力,一旦分段無法按時提供后道工序,它將導致整個生產順序被打亂,后果是非常嚴重及深遠的。
“零庫存”要求以完整分段作為中間產品為導向,以提供總組、船臺/塢大合攏為前提,按“倒序”的方式進行生產排序。此順序可理解為:總組/吊裝→分段沖砂涂裝→分段報驗→分段預裝→分段胎上制作→中小組外板片/框架及小組立制作→分段板、型材切割下料及加工→分段板、型材預處理。分段制作部門需按此倒序來安排生產計劃,平衡各道工序的生產任務量及各項舾裝件、采購件的需求量,安排分段及部件的儲備量。
我們近幾年建造的新船型在生產開工前,均召集設計、物資、經營、生產、質量、精度、集配、保障等相關部門進行生產前策劃工作,從各大方面進行產前策劃,編制單船建造大節(jié)點計劃及單船建造方針書,為新船投產前規(guī)劃節(jié)點計劃時間。船舶開工建造后,由生產部門負責組織各分段制作單位厘清各自在生產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逐一協(xié)調解決。同時,各生產單位根據生產部門編制的年度分段需求計劃,再利用生產管理系統(tǒng)軟件,編制各自的月、周、日生產計劃,以平衡、盤活各自的生產資源,平衡各道工序的工作量、物資舾裝件的需求量、技術圖紙的提供時間及勞務人員的配合量,逐步實現分段建造的“零庫存”生產。
某年6月開始,廈門船舶重工公司內業(yè)課在建造75M PSV、78M PSV、300人居住駁等系列工程船期間,由于剛接觸海工船的生產建造,對船型特點還不是很熟悉,且經歷了近兩個月的生產斷檔期,但船臺對分段的需求又十分迫切。在建造的頭幾個月,經常出現數控無板下料,中小組立沒零件進行制作,胎架上大組立分段制作屈指可數,但分段納期時間卻迫在眉睫的窘態(tài)。在預處理加班加點處理板、型材后,成堆的材料提供到了數控下料,且數控機臺也進行了滿負荷運作。之后,下料完成的零件材料慢慢充足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切割的零件托盤不夠用,散落在地面上待裝托進行打磨集配的零件堆積成山;打磨集配人員就算加班加點也來不及對零件進行打磨和集配;校平板、曲面外板也多到來不及處理;整個內場毫無秩序可言。但是,在放慢了預處理速度之后,又慢慢出現了供料不足,各工序開始有點斷檔了,需求銜接不上。而經過了那一段時間的生產之后,大組立胎架區(qū)域又出現了胎架不足、門架不足的局面,且分段的產量也不是十分理想。
在經過一系列分析及需求量的平衡之后,內業(yè)課果斷決定,從預處理開始,進行“零庫存”的“無縫式生產銜接”。要求預處理儲備可完整提供數控切割三天工作量所需的完整板材,約180T(此數據會因建造的船型不同而有所改變),集配組需儲備約6~8個分段中小組立所需的小組立及片體材料,以供后道工序制作;而中小組立區(qū)域則需保證有7個分段的大組立拼板、片體及框架材料完整,供大組立上胎架制作使用。期間,機加工、拼板則需保證按課中小組立及大組立的周、月制作計劃,提供相應的曲面外板和零件。而大組立及涂裝區(qū)域,需按生產部月度建造計劃,按時提交相應的分段供船臺總組、吊裝使用。內業(yè)課詳細生產計劃詳見圖1~圖3。
圖1 內業(yè)課下料加工雙周計劃
圖2 內業(yè)課中小組立雙周計劃(標☆為重點)
圖3 內業(yè)課平臺分段制作計劃
同時,下料加工區(qū)域需根據課的月、周任務計劃,向物資部、集配中心提交相應的單周、雙周及月度需求計劃;中小組立、平臺大組立制作區(qū)域及涂裝區(qū)域則需根據課的月、周任務計劃,向質管部提交單周及月度報驗計劃。
在經過了近三周的調整平衡,內業(yè)課的各道工序基本實現了各道工序按需生產,進行“零庫存”的無縫式生產銜接;也配合了物資部、集配中心及質管部,按需要進行舾裝件的供應,理順了材料供應順序及時間;更好地盤活了分段建造場地、門架、零件托盤及吊車這些有限資源,逐步實現階段性、區(qū)域性的“零庫存”生產,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分段建造質量及產量。2012年、2013年內業(yè)課產量匯總詳見表1、表2。
表1 2012年內業(yè)課產量匯總
表2 2013年內業(yè)課產量匯總
由表1、表2數據可見,自2012年中后期開始推行“零庫存的無縫式生產銜接”之后,下料、中小組立及平臺大組立的月度完成率均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以分段為中間產品,實行“零庫存”生產,能有效盤活船企的資金,高效利用好有限的建造硬件資源,節(jié)約建造成本,合理調配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勞務量,更加有效地提高船企的生產效益。
[1] 蔡穎. 走向實踐[M]. 廣州: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7.
[2 ] 稻井秀穗. 現代生產方式和引進先進技術[R].
《海峽科學》作者服務指南
1 著作權
敬請本刊作者允諾:稿件中沒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投寄給本刊的稿件(論文、圖表、照片等)自發(fā)表之日起,其專有出版權和網絡傳播權即授予本刊,并許可本刊在本刊網站或本刊授權的網站上傳播。
2 刊載順序
一般以收稿、修改和錄用時間的先后確定刊載順序。具有重大原創(chuàng)性、開拓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優(yōu)先刊出。
3 基本要求
思路新穎,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練,能夠反映所屬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水平。
4 基本要素
5 撰文要求
◆論文題目:以中文不超過20個字為宜。
◆摘要:應能夠體現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主要部分內容,尤其要突出其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字數200字以內。
◆關鍵詞:3-5個實詞。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通信地址、職稱和電子郵箱地址。若第一作者為在讀研究生,應同時標注出其導師(通信作者)信息,以腳注形式標注于首頁。
◆專業(yè)術語、符號、簡略或首字母縮略詞:首次出現時應有定義,切勿重復定義、使用國際標準的縮略詞、符號和計量單位系統(tǒng)時,全文要一致??s略詞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寫出全稱和中文含義。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圖表:文中表、圖、照片應具有自明性,按其出現的先后次序順序編號,在論述中應先文字后圖表。表頭、插圖(照片)的量或用來標記圖形軸線的量,用“物理量符號/單位標準化符號”形式標記,插圖、照片要精選,切忌與表和文字敘述重復。
◆符號:文中每個外文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體及語種,上、下角標的位置要規(guī)范。一個符號代表一個物理量,切勿重復定義,也勿漏說明,并做到全文一致,文、圖與文、表一致,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物理量名稱、標量、變量、函數符號用斜體,張量、矢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
◆參考文獻:對文獻的作者、題目、發(fā)表的刊物、年份、卷期號和起止頁碼等均應核實無誤,并按在正文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依次排列,書寫方式遵循《文后參考文獻摘錄規(guī)則》(GB/T 7714-2005)規(guī)定。
6 有供出版服務
本刊在對稿件審讀修訂后,向作者收取版面使用費,用于刊物的專家審稿費和印刷開支。
。圖、表插在文中,且附上中文圖題和表題。
支持本研究工作的基金等資助項目及其編號,應以腳注形式標注于首頁。
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