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安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公司有很多,有些是想著謀取利益,而有的卻是想改變世界,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全球最牛的科技雜志《MIT科技評論》評選出了“全球最聰明的50個公司”。市值5900億美元的蘋果和5400億美元的谷歌被擋在了20強之外,一家以色列IDE Technologies能源公司被排在了19位。
這家公司聰明之處在哪?IDE Technologies專門研究怎樣用最省錢的方式把海水變成可以喝的淡水。這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是以色列科學家薩爾欽。
造水的奇跡
以色列,典型地中海氣候,炎熱少雨,這里一年降水總量不到200毫米。從建國第一天起,以色列人就知道要同老天爭水。
以色列全境只有一條河、一座湖。為了爭奪這唯一的自然水源,他們還不惜和鄰國開戰(zhàn),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6日戰(zhàn)爭”。但用血汗保住的水源,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遠遠不夠。
以色列建國國父班古里安說:“在以色列,為了要腳踏實地,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相信奇跡?!庇谑窃焖钠孥E便從這里開始。
1965年,以色列科學家薩爾欽夢想從海水中取得飲水,在他看來除了這條路別無選擇。他找各種機會把他的海水淡化研究一次次地說給當時的國王班古里安,讓他相信“海水飲用將是以色列的未來!”
當時,以色列剛建國不久,本身就國庫空虛,再加上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一直很受質疑。薩爾欽對夢想的堅持打動了國王班古里安,同意拿出27萬美元經(jīng)費支持他的海水淡化研究。
薩爾欽用這筆研究經(jīng)費,成立了IDE Technologies,將理論投入小規(guī)模生產(chǎn),并逐步擴大。當年,美國《時代》雜志引述他的話:“以色列的資源太少,所以我們無法拒絕任何夢想?!?/p>
“42分鐘前,還是地中海的海水”
海水淡化很多年前就有了,但一直發(fā)展很慢。之前的技術需要經(jīng)過一套很復雜的處理工序,最后出來的海水淡化成本一個字——“貴”。因為海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無機鹽、氯、藻類和微生物,傳統(tǒng)的蒸硝方法很復雜,要燒煤發(fā)熱,成本極高。
經(jīng)過一套復雜的工序處理后的海水成本每噸需要200元,這對于以色列的居民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品。薩爾欽創(chuàng)建的研究室通過40年的不斷努力,終于研究出了一套省錢的“膜法”,把淡水化成本壓縮到每噸4元。
“膜法”創(chuàng)新技術的研發(fā)讓IDE Technologies快速崛起,而且每日產(chǎn)水量不斷飆升。2008年建立阿什科隆淡化廠,當時世界第一個超大產(chǎn)水量海水反滲透淡化廠,每日產(chǎn)水量40萬立方米。2009年又建成哈代拉淡化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RO逆滲透淡化廠,每年可生產(chǎn)127億噸的凈水,足夠提供全以色列5%的凈水。
沿著哈代拉海邊公路往北走,遠遠就能看到海邊的一片白色泡沫。那是由于海面底下巨大的導水管在強力引水,海水翻騰,引起白色泡沫聚集在工廠周遭?!鞍咨菽!钡拿娣e約有一座足球場之大。工作人員說,每分鐘約有300噸的海水涌入哈代拉淡化廠,接下來,上千根的RO逆滲透管24小時施以高壓,將海水的鹽分清除。
就在導水管2英里外的另一頭,IDE總裁費爾柏打開水龍頭,盛滿了一杯新鮮的水,“記住,這杯水在42分鐘前,還是地中海的海水?!彼湴恋卣f。
“海水”飛入尋常百姓家
現(xiàn)在,IDE是全球最大的逆滲透海水淡化廠建造商,已經(jīng)為全世界40個國家建設了400多個水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商,解決了世界上1億人的飲水問題。
如今,以色列有四分之一的水源是人造水,包括海水淡化、雪水融化。從造水、輸水、灌溉、民生用水到污水回收,以色列把每一滴水的效率發(fā)揮到極致,漏水率僅5%,污水回收率高達75%。最缺水的地方,卻發(fā)展出最先進的水資源科技。
這里也是全球唯一讓沙漠面積縮減的國家。以色列有24億棵樹,每一棵樹都是以色列人親手種下,而非自然生成,樹下的土地,總會看到滴灌的水管,宛若一條條人工命脈,讓荒蕪的沙漠變成了綠洲。
有人說,“石油危機之后,下一個危機便是水”,因此海水淡化成為當今世界競相研究的高新技術,海水淡化產(chǎn)業(yè)正日益得到各國重視。IDE Technologies的這項造福人類的技術在2007年被引進到中國,2011年在天津竣工投產(chǎn),是中國已建成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向社會供水的大型海水淡化項目。
竣工投產(chǎn)當天,劉延東副總理到工廠親口品嘗了從淡化廠剛剛出爐的淡水,讓這個“站在海邊喊渴”的城市看到了“海水”是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公司有很多,有些是想著謀取利益,而有的卻是想改變世界,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
正如《MIT科技評論》給IDE Technologies的頒獎詞所說:“該公司大規(guī)模的海水淡化過程為其贏得了很多用戶,包括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它的前景光明,從海水中提取鹽,可飲用水也能用于商業(yè)用途。需求量大:在世界范圍內,約有700萬人無法用到清潔的水,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shù)字會提高到18億人?!?/p>
薩爾欽實現(xiàn)了他的夢想,海水飲用不僅僅是以色列的未來,更是全世界需要面臨的考驗。
(李爭帥薦自《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