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
摘要:多媒體技術是指運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能實現(xiàn)人機交互式操作的一種信息技術。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體現(xiàn)了計算機技術和視聽技術兩者的優(yōu)勢。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指運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能實現(xiàn)人機交互式操作的一種信息技術。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體現(xiàn)了計算機技術和視聽技術兩者的優(yōu)勢。多媒體課件通過視聽結合、聲像并茂、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擴大學生視野,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學生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zhì),將課堂教學引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顯得不那么應付自如了。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讓拼音教學更具直觀性
感知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開端,沒有正確的感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就會成為“鏡中之物,水中之花”。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容。而小學生限于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積累,感知發(fā)展水平不高。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fā)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越容易理解和鞏固。正確使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可以多重剌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受,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低年級兒童,特別是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的時期過渡。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另外,一年級新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較差。拼音是一年級新生認知、學習的第一道難關,在拼音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直觀性,借助形象直觀富有情趣的多媒體的動畫來進行直觀演示,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正確感知,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二、利用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英特爾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克瑞格?貝瑞特博士在英特爾R“未來教育”中說:“我們整個業(yè)界都認識到,如果教師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技術,所有與教育有關的技術都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計算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苯處熯\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通過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媒質(zhì),以多種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創(chuàng)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產(chǎn)生動靜結合的畫面和智能性啟發(fā)誘導功能,使枯燥的概念和內(nèi)容變得直觀化、具體化、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情感、興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狀態(tài),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部分,我充分運用動畫,制作了兩幅Flash,使課文內(nèi)容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但大大壓縮了空間感和距離感,而且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課件開發(fā)程序是用Authorware,片頭制作用的是Flash,從對聯(lián)的起源再到它的演變的過程,產(chǎn)生電影效果,拉近了學生與所學知識的距離,超越了時空,制造了懸念。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到對聯(lián)形成過程中漫長的歷史長河情景,又通過動畫效果演示和圖片資料展示部分名聯(lián),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了歷代名聯(lián)的形成與形式;同時,還利用Authorware極強的交互功能,制作了對應的練習,讓學生現(xiàn)場操作并回答,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具體,解決難點
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然而有些課文涉及的知識比較專業(yè)、復雜,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即使反復讀也難以領會、感悟其中的知識意境。而這些難點往往是關鍵性的知識,也往往是學生學習的障礙。如果難點不突破,學習不僅不能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而且還會降低學習熱情。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掌握。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學生對“設計人字形鐵路”極其陌生,所以對“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這一難點百思不得其解。教學中,我沒有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將火車怎樣通過“人”字形線路爬上陡坡的過程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真正理解火車是怎樣通過“人”字形線路爬上山的。讓學生親眼看到北上的列車到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后面推。學生隨著演示過程經(jīng)歷了形象性思維,形成了鮮明的表象,難點不攻而破。這時再來朗讀,學生就會豁然領悟,從讀中感悟到人字形鐵路的巧妙之處。
四、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
想象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nèi)驅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經(jīng)常進行想象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教師放映一段電影錄像,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情景,將畫面定格在二小英勇就義前的時刻。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導入語把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根據(jù)畫面中二小的目光、神情、動作展開想象,王二小當時可能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這樣,不但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想象的空間,而且?guī)椭鷮W生體會了二小的機智勇敢和敵人的兇殘無情。
五、應注意的幾點
教學中還是要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無疑給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_到最優(yōu)的教學境界,就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撥動學生的興奮點。利用形、聲、色、像兼?zhèn)涞默F(xiàn)代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達到此目的。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究和獲取知識,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在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的同時,要勇于進取,不斷探索,揚利去弊,才能讓多媒體這朵奇葩在語文園地里開花結果,讓語文多媒體教學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參考文獻
[1] 史文麗.創(chuàng)設情境,步步為營——《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反思》[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9).
[2] 閔志君.緊扣文本,構建扎實有效的語文課堂[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