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惠
【摘 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高職院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更多的考驗和挑戰(zhàn)。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探索,善于總結,找到更加科學、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實施途徑,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工作;途徑;思考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尤其是網絡和智能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學生接觸的信息量異常豐富,其傳統道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嚴峻挑戰(zhàn),許多負面思想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的滲透以及社會上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給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如何順利推進德育工作,開創(chuàng)新時期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是每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關心的問題。
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按照充分體現當代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的工作。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二、重視專業(yè)教育
較之于普通教育,我國的職業(yè)教育起步晚,社會認同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而家長在指導學生進行專業(yè)選擇時,又往往因認識的局限性給出各種不太理性的建議,結果導致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后情緒波動大、思想不穩(wěn)定,很容易陷進“高職無用論”的怪圈,因此,對高職學生及時進行專業(yè)教育尤為重要。首先要給學生講清楚國家教育結構調整的原因,使學生了解有關職業(yè)教育的政策與發(fā)展動態(tài),懂得高職教育也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要講明職業(yè)教育在科教興國、振興經濟、提高全民素質中的重要性,使學生走出認識上的誤區(qū)。最后,結合就業(yè)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景、優(yōu)勢,使學生盡快了解并熟悉本專業(yè)概況及人才需求標準,做好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了解了,對高職的誤區(qū)沒有了,思想也隨之穩(wěn)定了,學校的德育工作也就更容易開展了。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無論是社會、家庭,抑或是學校、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現象促成了學生目標定位的不科學。部分高職學生雖然天天都在立下誓言,但沒有一天對自己滿意過,雖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終還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其信心和斗志喪失殆盡,留下的只有對學校的不滿、對自己的否定。因此,首先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使其明白自身的優(yōu)缺點,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其次,目標定位要合理,并注意目標定位的多向件和績效性。最后,要求學生在做到學習進步的同時,還應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專業(yè)技能的提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四、與其它學科教學互相結合、互相滲透
要克服傳統上將德育與其它學科教學劃清界限,認為德育工作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有關部門的事的錯誤傾向。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中都要把德育工作作為自己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如在社會科學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內容,自然學科中的算法、思維訓練以及各學科教學中都會強調的興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好內容。這樣,學生從不同學科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德育,這對于開展德育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五、堅持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相結合
社會是學生生存發(fā)展的大舞臺,而家庭則是社會的細胞,是學生成長的搖 籃。在學生德育工作方面,家庭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高職院??梢酝ㄟ^舉辦家長接待日、校園開放日等活動,引導家庭正確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在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下,社會信息的多元化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低估的,面對這種狀況,學校要動員社會和家庭的力量,利用好現代化的網絡資源和傳媒工具,選擇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正面信息教育廣大學生,并積極爭取社會團體和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形成社會教育網絡,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六、利用好各種實踐活動和其他機會
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學校和教師悉心指導,讓學生自己去組織、參與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競爭真實的存在,使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勇于進取和表現自我的成功的喜悅,以激發(fā)學生開拓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比如組織學生去貧困山區(qū)、革命老區(qū)調查,使學生感受到社會對人才、對知識的需要,激勵他們拼搏進取、奮發(fā)向上;組織學生參觀改革開放成果展,走訪獲得成功的地區(qū)、企業(yè)家、富裕起來的農民等,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此外,還可以利用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組織開展德育工作,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自己的組織,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學生的自檢、自查,采用批評、自我批評與表揚、激勵、評優(yōu)相結合的辦法,使學生增強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七、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
學生們往往很在乎教師的評價,在意教師對待學生是否做到公平、公正,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教師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首先,學會換位思考。教師應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和處理事情,理解學生的思想,給予學生同等的關注。其次,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他們鼓勵和熱切的期待。最后,不吝惜愛心的投入。多與學生交流,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變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讓學生體驗成長、感受進步、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李大珍.高職院校德育工作體系的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23).
[2]楊恩澤.手機文化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其對策[J].學術交流,2014,(3).
[3]劉雪.大學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