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目陬^禪。差不多同樣的意思,《史記》中還有一個更典雅的表達:“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些說法有無道理呢?
如果人只活在生物學意義上,也就是活成了一只天天覓食的鳥,這些說法沒有問題。然而,人之所以為人,是他還有高于生物性的東西,這些高出來的部分,就叫人性。還有高于人性的維度,叫神性,比如有的人只為一種信仰活著,其他的需求都可以壓縮甚至舍棄。
至此,一條分明的楚河漢界就劃出來了。古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所謂的道,就是邊界,如果你損人自肥,就是越界,起碼要受道德的譴責。更有甚者,如果你殺人越貨,就要嘗嘗鐐銬的滋味了。
活在當下,是當今很多國人的信條,于是欣然做“房奴”“吃貨”的很多,甚至可以“娛樂至死”。不過,他們的幸福指數(shù)并不高,甚至整個生存狀態(tài)每況愈下。
為什么會這樣?難道不是越簡單越幸福嗎?
講一點生物學常識。
最新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人類血緣關(guān)系最近的倭黑猩猩,98%的DNA與人類相同。那么,決定“人猿相揖別”的2%是什么呢?原來,人類大腦中有一個特殊的區(qū)域叫前額葉,它的主要功能是抑制,通俗地講,也就是一套剎車系統(tǒng)。
為什么只有人類“配備”了這樣一套剎車系統(tǒng)?
我們知道,動物的生命動力系統(tǒng)非常簡單,比如兇猛的獅虎,如果吃飽了,它們就在樹蔭下嬉戲或打盹,什么時候餓了再去打獵。但人不行,他智商更高,更貪婪,他要把所有的獵物都獵殺,吃不了就曬肉干或建冷庫。換言之,如果說老虎這臺車只有五馬力的話,人則是五百甚至一萬馬力。試想,動力系統(tǒng)如此強大,如果剎車系統(tǒng)不匹配,則人的唯一前景就是車毀人亡。
說到這兒,邊界的重要性就水落石出了。道德與法律邊界,或者哲學與神學邊界,其實都是在不同的層面上,恪守了一條簡單而蠻橫的生物學邊界。
當然,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你可以越界,但要知道,放任欲望是危險的,一如這個換房換來的悲劇故事。也就是說,你可以偏愛踩油門,但飆車始終是危險的。大量罪犯或貪官,往往在鐵窗下悔恨交集并涕淚橫流,其實已經(jīng)沒有多少意義?!败嚨湣痹缫寻l(fā)生,你的駕照已被吊銷,這時才想起踩剎車分明太晚了。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還有一種更通俗的說法,人就是猴子穿上了褲子。這層薄薄的“褲子”,意味著人對生物性的超越,也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所以我的結(jié)論是,一不小心,你就變成了猴子;二不小心,你就不如猴子了。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