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杰
摘要:高效課堂是指在規(guī)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量與質之和所達到的綜合效果。筆者通過對思品課新課改精神的學習,同時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了打造初中思品課高效課堂的幾點體驗。
關鍵詞:初中思品;高效課堂;教學;創(chuàng)建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覺悟的主渠道,沒有高效課堂教學,就沒有學生的高效發(fā)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一直是老師們的追求。目前,思想品德課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存在低效行為。當下,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打造高效、精致課堂,整個教育界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構建,提高學生交流、感悟、體驗與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成功感,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學習壓力,增強學習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高效構建應遵循以上原則。那么究竟怎樣才能使思品課堂真正走上高效之路呢?
一、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考察課堂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痹谒枷肫返陆虒W中,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chuàng)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yǎng)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囊獙W,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辈娬{:“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笔聦嵢绱?,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應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為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和國家的關系,使思想品德獲得健康發(fā)展提供必要幫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說教的誤區(qū),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要求和規(guī)范,學會運用這些要求和規(guī)范觀察個人、他人與社會現(xiàn)象,著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將來社會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如在講解“面對變化發(fā)展的社會生活”一課前,我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請學生通過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我市近年來社會發(fā)生的變化。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歷數(shù)市區(qū)巨大變化:平房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外資企業(yè)逐漸增多、城市綠化明顯改善、私家車進入普通家庭,等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相關知識,思考、分析我市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深化學生認識,實現(xiàn)知行和諧統(tǒng)一,教學效果很好。
三、努力創(chuàng)景激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典型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每堂課開始導入時,一般創(chuàng)設情境,如通過趣事逸聞、成語故事、詩詞歌曲、時政熱點等,把學生引入獲取新知識的憤悱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如在講解九年級思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課時,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她和她的小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櫥窗》的故事。故事講的是湖北團風縣堵城馬巷的一名四肢癱瘓的殘疾的女青年,為了自食其力,同時方便鄉(xiāng)親們,在自家開了一個小店。顧客在她那兒買東西,她低價出售,而且讓顧客各取所需,照價付款。當顧客出于對她的同情和關切,買東西故意不讓她找回零錢,或顧客自己過秤,有意少取時,她就會和顧客“斤斤計較”、不依不饒。這個故事使學生懂得:一個需要集體給予補助的殘疾人,變?yōu)槟軋笮液图w,還能為鄉(xiāng)親們行一點方便,這種經(jīng)商比文明經(jīng)商還要“文明”。接著我讓學生說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行為?哪些是損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行為?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紛紛發(fā)言,分別列舉發(fā)生在生活中的種種事例。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上列舉的生活中有損精神文明的行為,就自己遭遇的經(jīng)歷談談感受。通過這些情景,我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精神文明到底有多重要呢?它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這樣水到渠成地轉入新課學習中。
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
(1)變靜為動。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可以把那些靜止的、描述性的時政資料制作成聲像并茂、變化多姿的課件,營造氣氛,讓學生如臨其境。如《依法參與政治生活》一課,教師通過幻燈制作,變靜為動,使學生不但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而且活躍了思維。(2)變虛為實。由于教材材料展示的往往是某一地方、某一場景、某些人物等,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學生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克服“紙上談兵“的弊端。比如《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課,課文材料雖然展示了中華文化的不同方面,不足的是材料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于是我們采用身邊的實際時事,變虛為實。教師采用“郭店竹簡”“蟠龍菜”“明顯陵”等明顯帶有荊門地方特色的文化現(xiàn)象,讓學生來感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們興趣高漲,更熱愛我們的家園,更加熱愛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
總之,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教師,最先要樹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理念,課堂上要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深處,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意識,才能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我將不斷充實自已,在課堂教學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從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 謝傳瑟.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的幾點認識[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2] 陳紅.初中思想品德課探究式教學的策略淺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