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奎元
摘要:隨著城市不斷發(fā)展,人口密度不斷增加,交通問題成為城市發(fā)展的制約因素。經濟發(fā)展需要配套的交通服務保證人們日常出行情況,促進城市和諧發(fā)展。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可利用空間不斷減少,這樣就要求地下交通發(fā)展速度不斷提升,不僅能夠進一步緩解交通的壓力,同時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土地利用資源,將城市空間進行更加合理的使用。本文主要針對地下鐵道工程施工測量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地下鐵路;地下施工測量;技術方法
地下鐵路的開通,給交通帶來較大便利,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將地下鐵道工程作為改善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中進行一定規(guī)模的建設。發(fā)展地下交通不僅能夠促進城市交通環(huán)境的改善,同時可以節(jié)省現有空間資源,將城市空間進行更加優(yōu)化的使用,促進城市資源的進一步發(fā)展,對城市空間資源節(jié)約具有重要意義。
一、地下鐵路工程測量技術要求
地下鐵路工程測量精度設計主要是根據地鐵工程各項特征和施工方法進行管理,將整個工程施工的精度進行確定,從而進行施工。在進行工程測量過程中涉及到的因素是較多的,不僅僅需要將隧道和線路之間的連通性進行保障,同時需要將線路樣式和軌道鋪設情況進行關注,保證地下鐵路的質量和工程造價,合理進行軌道線路的規(guī)劃布局,盡量的縮小誤差。目前來講,對于誤差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一般要求隧道橫向貫通誤差在50毫米之內,高程貫穿中誤差在25毫米之間。
誤差值的確定主要和設計的安全空隙和隧道連接處結構界限相關聯,其中還包括因為儀器精準度造成的各項誤差。例如,在北上廣大部分地下鐵路中,一般來講給定的隧道結構界限為100毫米,在這個誤差中包括施工誤差和計算誤差等。在這個誤差中,進行噴錨暗挖施工技術時,期初支護誤差為30毫米,噴射混凝土平整度誤差為30毫米,變形誤差為20毫米,因此100毫米誤差基本上為施工方法可接受誤差。
二、地下鐵路地面設計勘察技術方法
(一)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的使用
隨著城市不斷發(fā)展,地下鐵路的逐步的向著網絡化的方向發(fā)展,形成縱橫交錯的地上和地下網絡,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傳統(tǒng)的技術勘測花費大量的時間并且效果較差,精確度不高。因此需要采用新型技術,將三角點空間進行管理。全球定位系統(tǒng)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運用到實際勘察中去,將GPS技術進行推廣,將控制點進行確定,不僅滿足地鐵較為復雜的施工情況,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升原有三角網和高級控制點之間的聯系,將地下鐵路運行穩(wěn)定性進行提升。如圖一為北京某段地鐵線路設計,在進行設計過程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使得鐵路修建中的可見性和高度進一步提升,保證線路規(guī)劃完整性。同時為了減少干擾,在進行誤差計算中采用的是自動與手動篩選相結合方式,將異步閉合差確定在1.73-2.89之間,邊長中誤差確定在-2.1毫米-2.1毫米之間,點位中誤差為-3.5-3.5之間,這樣可以增加地下鐵路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將技術能力進行創(chuàng)新。
在進行監(jiān)測網點選擇的過程中,選擇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相互之間進行管理,采用一次布設、二級觀測整體平差原則,將一級管網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進行三角鎖的加設,提升整體的精確度,保證地下鐵路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對地鐵進行精密導線網技術測量
在進行測量過程中,可以使用導線網技術。如圖所示,在進行導線網設計過程中,需要配合全球定位系統(tǒng)使用,將導線沿著地鐵的相關位置進行伸形。附合長度一般維持在5米左右,平均長度350米,在進行選點過程中將導線進行附注站點的確定,從而進一步提升設計的角度和邊長,準確性得到提升,在進行實際測量中需要將導線盡量進行延伸,監(jiān)測點進行增加,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精確程度,為下一步的豎井測量奠定基礎。進行精密導線設計可以將線路中各個位置進行實驗和測量,一旦發(fā)現不合理情況及時進行方案改進,將線路規(guī)劃精確性和可行性進行關注。
(三)對地下鐵路水準點進行測量
因為在施工中降水和各項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水準點容易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因此需要將水準點進行確定。一般來講水準點位于地鐵中心線的40米以外,不包含地形容易發(fā)生變化區(qū)域。水準點主要是以墻上標志位為主,如圖所示,水準線上包括較多水準點,在進行測量過程中需要將測量方法和水準線閉合差進行確定,并將往返閉合差進行分析,滿足鐵路進行地面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要求。水準點確定需要借助一些精確儀器,還需要銦鋼水準尺,將水準點位置進行確定和管理,進一步將地下鐵路勘察準確性進行提升。
結束語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在進行地下鐵路測繪中逐漸將測量技術進行提升,將衛(wèi)星定位技術和數字化測圖技術等運用到實際測量中,實現數據的勘察處理,將地下鐵路勘察準確性進行提升,為地下鐵路的運行安全提供保證。今后的城市交通中,地下鐵路是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在運輸上具有較大優(yōu)勢,因此需要將地下鐵路建設技術進行保證,進一步促進城市交通那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馬全明.地下鐵道工程施工測量主要技術方法的應用與研究[A].測繪出版社.《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測繪出版社:,2008:8.
[2]馬建,孫守增,趙文義,王磊,馬勇,劉輝,張偉偉,陳紅燕,陳磊,魏雅雯,葉飛.中國隧道工程學術研究綜述·2015[J].中國公路學報,2015,05:1-65.
[3]胡榮明.城市地鐵施工測量安全及安全監(jiān)測預警信息系統(tǒng)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