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7年總目次
2017年第25卷1~6期
第1期
水溫改變對斑馬魚脊髓損傷修復的影響Δ
李強,鄭蘇林,馮瑜菲,等(1)
利用表達譜芯片數(shù)據(jù)篩選不同表達豐度的內(nèi)參基因
胡世賢,陸佳濤,徐福意,等(8)
P-選擇素缺失對小鼠生理特征的影響
李嘉琳,李夢詩,李斌,等(14)
中國野生小鼠來源1號染色體替換系小鼠缺失突變的發(fā)掘及功能注釋
徐福意,晁天柱,胡世賢,等(20)
聯(lián)合高分辨率MRI和micro-CT評價桃紅四物湯對兔股骨頭壞死的修復作用
陳雷雷,陳曉波,洪郭駒,等(25)
二甲基苯蒽/佛波酯兩步化學法誘導小鼠皮膚癌的模型優(yōu)化
孫佳惠,單慧,潘蕭羽,等(31)
肺腺癌腦轉(zhuǎn)移動物模型的生物發(fā)光成像和SPECT/CT的比較
陳愉生,陳正偉,俞梅娥,等(36)
裸鼠人來源性子宮腺肌病造模方法的比較
范為之,姜心禪,關(guān)永格,等(43)
跑臺運動對高齡大鼠運動機能的改善作用
孫華偉,廖肇福,賴炳林,等(48)
低頻電針對2型糖尿病神經(jīng)痛大鼠DRG P2X3受體的抑制作用
壽升蕓,魏駿駿,何曉芬,等(54)
距離測試中拉布拉多犬行為及心率變化對導盲犬培訓成功率的影響
李雅嬋,雒東,韓芳,等(60)
小鼠感染細小病毒的臨床特征分析
潘金春,羅銀珠,吳瑞可,等(64)
氫化可的松致腎虛證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相關(guān)指標的評價
戴冰,張嘉妮,楊夢琳,等(70)
高脂環(huán)境下雄激素缺乏對小型豬內(nèi)臟脂肪蓄積和炎癥基因表達的影響
蔡兆偉,凌云,蔡月琴,等(74)
神經(jīng)干細胞特異性LSD1基因敲除對小鼠情緒及記憶的影響
石昌杰,花秋紅,張麗紅,等(79)
DS-1226對慢性睡眠干擾所致小鼠抑郁行為的改善作用
張北月,石晉麗,鄭志全,等(85)
Zmu-1:DHP近交系豚鼠的培育及其分子遺傳結(jié)構(gòu)初步鑒定
劉迪文,謝敏,陳雁虹,等(90)
大鼠腸道自發(fā)熒光微生物的分布
田樹紅,王日超,肖敏,等(97)
動物模型在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慢性肝病臨床前研究的應(yīng)用
付旭鋒,陳冰冰,嚴亞萍,等(102)
Beagle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研究進展
胡敏華,周治東,倪慶純,等(107)
第十三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年會預(yù)通知
(35)
Δ封面文章
第2期
人輪狀病毒G1P[8]型感染樹鼩原代小腸上皮細胞模型的建立*
李道群,彭杰,甸子芩,等(111)
EV71病毒對樹鼩原代腎上皮細胞感染模型的建立△*
楊銘,胡曉星,王文廣,等(117)
形覺剝奪樹鼩視皮質(zhì)17區(qū)的可塑性*
周廣龍,楊冬梅,梁佳芮,等(123)
樹鼩中APP基因特征描述及可變剪接體的分型鑒定*
罕園園,孫曉梅,匡德宣,等(132)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及其組織型抑制因子1在高血壓大鼠血液及組織中的變化
李煥敏,李春光(138)
PP1γ基因DNA甲基化在學習記憶中的作用
侯林,許晟迪,張柱霞,等(146)
成年樹鼩骨骼系統(tǒng)CT三維可視化模型建立及分析*
罕園園,徐昕,陸彩霞,等(153)
SPF大白豬和長白豬群體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權(quán)金強,高彩霞,江新杰,等(160)
日本三角渦蟲無性繁殖系DugesiaZB-1的建立*
徐振彪,韓亞紅,宋林霞(166)
王元智,馬芹,陸濤峰,等(169)
巴馬小型豬85%肝切除術(shù)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
桑劍鋒,馬虎成,施曉雷,等(174)
沙療溫度對骨重建實驗的影響及傳熱數(shù)值模擬研究
尼加提·外力,居來提·買提肉孜,李艷娜,等(181)
High Five昆蟲細胞系的致瘤性研究*
汪偉,周俊明,王小敏,等(186)
音樂刺激孕鼠對子代鼠大腦功能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
范堯,潘國強,雷迅,等(190)
高脂誘導五指山小型豬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建立及Lp-PLA2的表達調(diào)控
汪晶,潘永明,徐孝平,等(194)
短波視蛋白在豚鼠頻閃光誘導性近視和形覺剝奪近視眼模型中的表達差異
吉順梅,鄭昌月,李濤,等(201)
補骨脂素對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張引紅,李美寧,王春芳,等(207)
脂多糖干預(yù)對大鼠周圍神經(jīng)損傷后瓦勒變性的影響
熊樂,張倩,沈若武,等(211)
阿爾茨海默病轉(zhuǎn)基因模型Tg2576小鼠血清的代謝組學研究
黎冰林,盧鑫,李江超,等(218)
裸項櫛鰕虎魚感染創(chuàng)傷弧菌初報
羅琴芳,黃文科,袁文,等(225)
《實驗動物比較組織學彩色圖譜》正式出版
(224)
△封面文章
*“實驗動物資源開發(fā)與培育”專題
第3期
小鼠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模型與機械痛閾及自噬水平的相關(guān)性探索
韋麗娟,韋蘇益,胡艷玲,等(229)
三種方法復制“二次打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動物模型的比較與評價Δ
姚敦琛,潘龍,陳秉鈞,等(235)
靜息能量代謝率用于評價糖皮質(zhì)激素腎陰虛/腎陽虛證模型的作用
陶林琳,孫賢俊,段曉虹,等(241)
C1型尼曼-匹克病小鼠生長繁殖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分析
喬梁,楊恩慧,楊記超,等(250)
鈣螯合膠原多肽與雌激素對去卵巢大鼠骨質(zhì)改善作用的比較
高文偉,申勇濤,程稚玲,等(256)
中國地鼠口腔頰囊黏膜癌變過程凋亡相關(guān)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表達
龐文彪,李莉紅,皇甫冰,等(263)
Roux-en-Y胃旁路術(shù)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及外周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
劉紅媛,馬南希,馬瑞,等(270)
改善II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謝運動模型的建立
上官若男,朱斌,尚畫雨,等(275)
替米沙坦抑制SOCS-3/SREBP-1c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的胰島素抵抗
劉復娜,王素格,沈毅慧,等(281)
替米沙坦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組織PPARs及脂聯(lián)素受體2表達的影響
黃曉慈,蔣樹林,劉復娜(289)
卵白蛋白介導白毛黑眼兔變應(yīng)性鼻炎模型樹突狀細胞功能的改變
屠玨,徐孝平,谷煥鵬,等(295)
小鼠循環(huán)肝癌細胞模型的建立與評價
羅桂芳,張娟娟,鄧青,等(301)
不同配方飼料對DEN誘導小鼠肝癌模型建立的影響
何曉東,鄶一賀,黎冰林,等(306)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虛證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劉成全,鄧青,譚志超,等(311)
瑪咖提取物對體育運動的抗疲勞作用
俞發(fā)榮,楊博,李作平,等(316)
維生素D受體在C57BL/6小鼠十二指腸中的定位表達分析
程佳,劉少偉,曹婉瑩,等(320)
去卵巢對骨質(zhì)疏松大鼠皮膚衰老的影響
祁珊珊(325)
基因修飾工具豬模型的建立及應(yīng)用
李小平,王可品,劉琪帥,等(329)
舒張性心力衰竭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陳會花,章忱,呂嶸(336)
嚙齒類動物注意定勢轉(zhuǎn)移任務(wù)研究進展
侯蘭偉,孫宏偉,王鋼,等(340)
書訊
(249)
Δ:封面文章
第4期
FTS與NIRF共軛化合物用于小鼠腫瘤模型的成像和治療*
王浩,楊子龍,張彩勤,等(345)
Micro-CT觀察重組人甲狀旁腺素在骨折愈合過程中的作用*
吳成愛,閻國強,李寧,等(350)
基于3.0 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初步觀察WHBE兔腦部形態(tài)解剖結(jié)構(gòu)*
潘永明,金平,徐劍欽,等(356)
GDF11對II型糖尿病小鼠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
江麗青,王曉武,譚延振,等(362)
Asprosin的表達純化及其對小鼠在體心臟功能的作用*
朱麗雯,譚延振,羅文平,等(368)
焦慮性抑郁模型大鼠腦區(qū)單胺遞質(zhì)含量與神經(jīng)因子表達的變化
趙洪慶,韓遠山,柳卓,等(373)
SHR、WKY大鼠與SD大鼠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模型行為學特征的比較
周榮易,王嬌嬌,韓新民(380)
小鼠Lewis肺癌不同部位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比較
馬雪曼,于明薇,張甘霖,等(386)
無血清共培養(yǎng)條件下臍帶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奶牛乳腺上皮細胞的增殖作用
趙艷坤,邵偉,雒誠龍,等(391)
β-氨基丙腈飲水聯(lián)合血管緊張素II埋泵建立小鼠主動脈夾層模型
劉瑜婷,高艷香,王姍姍,等(399)
實驗用SPF大白豬和長白豬SLA II類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
江新杰,權(quán)金強,李昌文,等(404)
改良左旋支結(jié)扎法微創(chuàng)小型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與評估
蘭琴,王竹林,曹浩,等(414)
茄病鐮刀菌性角膜炎樹鼩模型的建立
李妍,代解杰,孫曉梅,等(420)
水仙醇提物對斑馬魚胚胎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Δ
張文娟,許璟瑾,陳曉瑩,等(425)
大鼠疑似泰勒氏病毒熒光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
蔡驍垚,魏曉鋒,熊煒,等(433)
生理遙測和全體積描記法聯(lián)用觀測清醒大鼠晝夜節(jié)律變化及其在多索茶堿安全藥理學中的應(yīng)用
潘水珍,張利棕,潘永明,等(438)
補糖對急性運動大鼠心肌單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影響
余海燕,顧偉玉,王智強,等(444)
大鼠負重爬梯抗阻訓練實驗裝置的改進
李鵬飛,房國梁,李良(450)
PM2.5對雌鼠生殖內(nèi)分泌水平和妊娠結(jié)局的影響
張豐泉,董恩恒,王茂,等(455)
基于神經(jīng)炎癥的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模型及中藥治療策略
強偉杰,陳穎,蔡維艷,等(461)
會訊
AnimalModelsandExperimentalMedicine啟動工作會議隆重召開
(355)
*:影像學在實驗動物科學中的應(yīng)用
Δ:封面文章
第5期
miR-5572轉(zhuǎn)基因小鼠構(gòu)建病態(tài)竇房結(jié)綜合征疾病模型的繁殖與鑒定
張進,李穎,范潔(467)
PCOS易感基因Hmga2在小鼠子宮蛻膜化中的表達與調(diào)節(jié)
曹永芝,趙躍然,林德貴(473)
急性高血糖影響小鼠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的機制
趙一楠,周迎生,顏迪恩,等(479)
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模型的建立
張丹,周玉陶,徐玉庭,等(486)
急性痛風性關(guān)節(jié)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維持時間觀察
蔡唐彥,王旭,何湞,等(494)
20 Hz方波及正弦波頻閃光對豚鼠眼球發(fā)育的影響
邸悅,陸娜,周曉東,等(500)
骨內(nèi)單次注射小劑量辛伐他汀對大鼠心梗后血管新生的影響
劉燦,海寶,張穩(wěn),等(506)
小鼠小腸類器官體外培養(yǎng)體系的建立與應(yīng)用Δ
萬光升,張新艷(513)
電針對椎間盤脫出模型犬體感誘發(fā)電位的影響
李拓,孔學禮,叢心宇,等(519)
PM2.5對大鼠子宮組織形態(tài)及氧化應(yīng)激效應(yīng)的影響
張豐泉,董恩恒,王建強,等(524)
豚鼠皮膚瘙癢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米本中,楊武斌,羅曉玲,等(528)
野百合堿性肺動脈高壓大鼠右心功能分析
高艷,蘇壯志(534)
環(huán)磷酰胺對小鼠免疫抑制作用過程中代謝通路變化的代謝組學研究
師萱, 陽勇, 秦偉瀚,等(539)
角叉菜膠誘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動物模型的制備與評價
戴應(yīng)和,龍小琴,劉晨琪,等(544)
新型序貫應(yīng)激法致焦慮樣胃高敏感性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的建立
景富春,張軍,馮誠,等(551)
瑪咖提取物對大鼠運動耐力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響
俞發(fā)榮,陳望軍,謝明仁,等(558)
飲酒促進TA2小鼠乳腺癌的發(fā)生及機制探討
徐陌,陳志軍,桂照華,等(563)
姜黃素對N-甲基亞硝基脲誘發(fā)膀胱癌大鼠化學干預(yù)作用及機制分析
吳金生,王清明,鄭傳秋,等(567)
禽類動物高尿酸血癥的研究進展
林志健,李凡,張冰(572)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動物感染及動物模型
孫娜,陳志海(577)
脂肪干細胞成骨分化的研究進展
劉琴,陳芳,王麗平,等(581)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入選《中國學術(shù)期刊(網(wǎng)絡(luò)版)》網(wǎng)絡(luò)首發(fā)首批示范期刊
(533)
Δ封面文章
第6期
基于CRISPR/Cas9系統(tǒng)定點編輯小鼠MAD2L1基因及其脫靶效應(yīng)分析
陳麗香,彭秀華,譚丹,等(587)
香煙煙霧暴露對雄性大鼠血漿尼古丁、可替寧的影響
何麗娟,仲春雪,張靜,等(594)
不同感染途徑致大鼠肺炎模型制備的比較
丁軍穎,高翔,洪燕英,等(600)
飲酒通過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yīng)激促進小鼠乳腺癌惡性進展
朱佩,劉亞坤,姜玉,等(605)
高脂飲食對西藏小型豬胰島素抵抗及肝胰島素受體底物1、2表達的影響
潘永明,戎亦驪,黃俊杰,等(611)
基于OPG-RANK-RANKL系統(tǒng)研究飼糧不同鈣水平對生長期WHBE兔骨代謝的影響
呂建敏,蔡兆偉,蔡月琴,等(618)
長爪沙鼠體外受精與早期胚胎體外培養(yǎng)體系的初步建立
郭紅剛,李莉,周生來,等(624)
松樹皮提取物對小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姚期,余資江,孫寶飛(632)
斑馬魚腸道微生物的研究進展
張金花,桂芳,司婧,等(637)
胃癌人源性異種移植模型制備中的問題與策略
胡斌權(quán),曹博, 師長宏(643)
建立我國規(guī)?;療o菌動物高效研究應(yīng)用體系*Δ
曾本華,魏泓(648)
抑郁癥腸道微生物組紊亂假說的現(xiàn)狀與展望*
葉飛,鄭鵬,謝鵬(654)
無菌鼠模型在結(jié)直腸癌研究中的應(yīng)用*
趙日升,曹蕾,于君(658)
無菌小鼠在腸道菌與機體免疫互作機制研究中的應(yīng)用*
張征,劉志華(663)
基于無菌動物研究腸道微生物與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發(fā)病相關(guān)性*
惠彩霞,曾本華,劉曉飛,等(667)
無菌動物在腸-肝軸研究中的應(yīng)用前景*
魏應(yīng)鳳,梁雁,林臣鴻,等(671)
無菌動物在飲食干涉腸道菌群研究中的應(yīng)用*
董颯爽,曾本華,王潔,等(676)
仔豬腸道微生物研究進展*
夏耀耀,任文凱,黃瑞林,等(681)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楊凱蒂,賀雨,曾本華,等(689)
無菌動物在奶牛乳房炎發(fā)病機理研究中的應(yīng)用
馬晨,張和平(693)
無菌豬的制備與微生物質(zhì)量控制*
孫靜,杜蕾,丁玉春,等(699)
*“無菌動物與微生物組學”專題
Δ封面文章
廣告
(711)
2017年總目次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