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英
一、設計特點
《我的母親》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之下成長的往事,字里行間突現(xiàn)了母親對作者深深的愛和嚴格的教育。本文之所以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憑借的是平實的語言,如“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學”。在儒家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舊中國,女性的地位極低。胡適之母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主婦,她身為寡婦又兼后母,除了巴望親生兒子“踏上”他“老子”的腳步外,還企盼什么?母親忍辱負重的痛苦形象,只通過這平淡的敘述便躍然紙上,并在讀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響,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對母之愛倒顯得深沉而質樸。本文采用啟迪式的教學設計,不僅是領著學生認識作者本人的成才之路,認識名人之母,更是通過作品的引導,把目光投向母親,關注母親為自己做的一點一滴,體會慈母之心,主動去回報母愛,做有感恩之心的人。
二、設計步驟
(一)導入新課
母親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風;母親的皺紋,是艱辛歲月里風霜雨雪的刻痕;母親的汗水和眼淚,是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而母親的畫像,是勇敢和堅毅的象征。母愛是溫馨的,無數(shù)文人墨客都抒發(fā)發(fā)他們所感受的溫情似水的母愛。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著名學者胡適追憶母親、贊頌母愛的佳作——《我的母親》。下面,哪位同學自告奮勇或推薦一名同學板書本文的題目。
(二)喚情
1.多媒體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創(chuàng)設情境。
2.引言,一位作家說:“世界上有一部永遠也寫不完的書,那就是父母?!?/p>
3.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瑣碎、平凡,但簡單的話語卻在不經(jīng)意間傳遞濃濃的母愛。
案例:上學前的叮嚀——路上小心,注意交通安全;變天后的嘮叨——穿后點,別首涼;失敗時的鼓勵——找找原因,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爬起來。
小結:父母這樣的關心我們,那我們如何去做?這篇文章可以說做了最好的詮釋。
(三)悟情
默讀課文第5段以后的文章,設疑思考:文章寫了母親的哪幾件事?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1.學生按下列句式發(fā)言:讀?搖?搖 ?搖?搖,我看到了一位?搖?搖?搖 ?搖的母親。
示例1:讀母親說:“你總要踏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我看到了一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母親。
示例2:讀母親每天早晨催我上學,我看到了一位對子女嚴格管束的母親。
2.師生小結:多媒體展示:“我”的母親是一個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兒女身上,這家庭奉獻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豐富的感情,才具被封建社會埋沒的普通婦女。作者通過回憶母親對自己的直接教育和對我在做人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懷念、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我對舊社會婦女的同情。
(四)賞情
(過渡語)作者把這種情感滲透在他所表達的字里行間,只有通過讀,才能品味作者細膩而飽含真情的語言。讀,是一把理解文章內容的金鑰匙。
1.示范:教師通過美讀課文,在語速、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方面做出示范并引導學生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2.亮點:作者描述母親生活的幾個片斷中,哪些話語、哪些細節(jié)讓你動情,讓你產(chǎn)生情感謝共鳴?請在書上圈點批注。
3.美讀:學生把對作品的感悟通過美讀展現(xiàn)出來,營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感悟母愛的氛圍。
4.賞情主題:這感人的一幕幕,充分表現(xiàn)了母愛的光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五)述情
每一位母親,都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綿長的華章。學習了本文以后,你感受到了永恒的母愛?你的思緒猶如翻飛的白云,浮想聯(lián)翩?請同學們捕捉自己家庭生活中閃光的瞬間,說說你對母親心中的愛。
按此種句式說話:我仿佛看到(聽到)(想到)自己的母親,想對母親說。
(六)傳情
播放歌曲《懂你》。
結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品讀胡適先生的文章,再一次體會到人間至情。母親用乳汁養(yǎng)育了我們,用智慧灌溉了我們,她把全身心的愛給了兒女,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體諒人,怎樣關心人,怎樣與人相處,最主要的是教會了我們怎樣去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