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刷爆朋友圈的熱詞,肯定少不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一夜之間,從最初的普通生活版,到媒體版,再到各公司的營銷版本,朋友圈頓時被“翻船體”刷爆了。
刷爆朋友圈的“友誼小船”
對于“友誼的小船”其來源,大家作出了各種考證。
有人翻出了澳大利亞繪本作家潘蜜拉·艾倫的作品《誰弄翻了小船》,認為它才是“翻船體”的源頭,也有人覺得,是微博博主喃東尼以兩只企鵝為主角的漫畫,點燃了“翻船體”。
2016年3月,一個叫“喃東尼”的畫師在其微博上貼出了一組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漫畫:兩個生動可愛的小企鵝是對好朋友,坐在同一條小船上,因為一個小原因(如一方變瘦),小船立馬弄翻。這組漫畫很快受到追捧,網(wǎng)民紛紛配上新的文字,掀起了一場“翻船體”造句大賽。
還有人認為該詞最早的說法來自英文的友誼單詞“friendship”,friendship讀起來就像“翻的ship”?!坝颜x的小船說翻就翻”寓意友誼經(jīng)不起考驗,說變就變。之后網(wǎng)友腦洞大開,又推出“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親情的火苗說滅就滅,好好的直男說彎就彎……”
語言學者則考證稱,“友誼的小船”可能源自《老友記》的臺詞:“什么船是永不沉沒的?友誼的船?!?/p>
“說X就X”體風靡網(wǎng)絡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為主題的漫畫刷爆朋友圈,微友們紛紛以所在行業(yè)的種種無奈情況上演了一場集體“大吐槽”。
“友誼是一種很玄很玄的東西,它可以經(jīng)受誘惑也堅韌不破,但也可以因為雞毛蒜皮說翻就翻。”記者發(fā)現(xiàn),這組源于漫畫家喃東尼在微博“企鵝北游記”上的漫畫圖,本來是調(diào)侃友誼本身如何容易破裂,比如兩個好朋友中,如果有一方變瘦、吃獨食或在二人合影后只給自己P圖,那么友誼的小船很可能說翻就翻。不過,當這組漫畫被腦洞大開的網(wǎng)友們看到,便被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行業(yè)“升級版”,“翻船體”也從“走紅”徹底變成“爆紅”。
媒體職業(yè)人的版本是:今天來了熱點新聞要跟,明天要交稿,周末要去采訪,每天都無法答應朋友約飯的邀請;主動約朋友吃飯時,很有可能是需要朋友幫刷流量、幫透露內(nèi)部消息。因此,“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IT員作為更專業(yè)的網(wǎng)絡玩家更不能放過這個利用網(wǎng)絡訴苦的機會:即使是微信平臺員工,也不能幫朋友做到一次性刷很多次票、幫分享騙流量的文章或是擅自解封朋友賬號。友誼的小船再次翻滾得熱火朝天。
除此以外,記者還看到了銀行職工、新能源工作者、設計師甚至是股民,都通過漫畫表達出因為工作的忙亂、壓力、無奈而面臨“友誼危機”。這幅講友誼的漫畫最終也變了味兒,看似是在說友情不堅,其實是對各行各業(yè)不容易的“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wǎng)友據(jù)此轉載了一組“我們之間不是友誼的小船,是真愛”的文章,除了表達對工作的吐槽外,“也想真心對好朋友說一句,我這么不好你還沒走遠,咱們之間是真愛的巨輪,不只是友誼的小船!”
【“說X就X”衍生語】
生活版:剛吃的晚飯說餓就餓;
創(chuàng)業(yè)版:剛融的資金說沒就沒;
親情版:親情的火苗說滅就滅;
愛情版: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
直男版:好好的直男說彎就彎;
時間版:青春的小鳥說飛就飛。
純真友誼日漸稀缺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這組漫畫的走紅,離不開網(wǎng)絡自嘲文化勃興這個文化背景,網(wǎng)民們習慣用戲謔自嘲的方式解構現(xiàn)實、詮釋生活。但夸張、無厘頭的表達方式只是這個流行語的外殼,真正引起網(wǎng)友情感共鳴的是深層次的現(xiàn)實原因——一方面我們渴望交到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生活中純真友誼又十分稀缺。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其實正是我們很多人面對的無奈現(xiàn)實。社交工具花樣翻新,讓我們交朋友似乎變得更容易了,但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是,我們?nèi)菀壮聊缬诮恍屡笥眩瑓s忽視了維系老朋友。有些人可能每天參加各種飯局、派對,電話簿里存了幾百上千個號碼,自我陶醉于“朋友很多”的假象中,但是真正遇到困難、面臨心結時,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人。
同時,現(xiàn)代人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感性細膩,也容易猜忌多疑?!坝颜x的小船”讓我們再一次審視自己、審視友誼,它用夸張的手法啟示我們,人與人之間要多一些真誠與互助,少一些猜忌與算計,惟其如此,友誼的小船才能長長久久。
無處不在的焦慮
因為“媒體版”“自媒體版”的推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在朋友圈刷屏了。
有人指出,“翻船體”的起源已不重要,它和此前流行的諸多網(wǎng)絡語體如“凡客體”“甄嬛體”等一樣,首先是個體創(chuàng)作行為,流行于小圈子,然后是網(wǎng)絡大V助推,媒體關注,最后形成一輪話語狂歡?!胺w”接棒“你咋不上天呢”,成為最熱的網(wǎng)絡語體。
“翻船體”的火爆是有著很長時間的情緒積累的。在2012年前后,曾流行過“暴打分手體”,當時網(wǎng)友使用這個語體,來吐槽自己所學專業(yè)領域內(nèi)的知識不被他人了解的苦惱。2014年前后,“絕交體”也曾短暫流行,朋友之間在社交媒體上一言不合,“絕交”二字便脫口而出,有段時間,微博上的絕交言論不絕于耳。衍生到“翻船體”的時候,因為有了漫畫載體,更符合當下社交媒體環(huán)境的傳播需求,網(wǎng)友們才得以用更暢快的心態(tài),大肆進行“翻船”。
“翻船體”越狂歡,其背后的事物就越沉重。對應“翻船體”的,恐怕是社會上無處不在的焦慮感。傳統(tǒng)媒體人與新媒體人在焦慮,其他領域的人何嘗不是有著屬于自己的焦慮?!皫臀也邉澮粓鰺狳c事件,影響越大越好,錢越少越好,最好不花錢”,“幫我微信做篇‘10萬+,不能標題黨,要走心別走腎,我們跟那些廁所讀物不一樣”……看到“翻船體”中這些不斷被變化內(nèi)容的語體,明顯能體會到,這些內(nèi)容與通行于現(xiàn)實社會中的急功近利、浮躁虛榮是相對應的。規(guī)則的混亂,底線的失守,才是導致友誼的小船翻掉的根本原因。讓人焦慮的是,規(guī)則與底線已經(jīng)類似河底看不見的淤泥,起不到穩(wěn)定友誼小船的作用。
回避負能量,盡可能地弱化現(xiàn)實的沉重,成為很多人的本能。用狂歡式的網(wǎng)絡話語,來為內(nèi)心擁堵的情緒提供紓解之道,在將來仍然會是人們網(wǎng)絡行為的重要構成。從積極的層面看,“翻船體”起到了活躍群體氣氛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激勵成分在。然而避免不了的,狂歡之后消極情緒仍會主導一些人的內(nèi)心,這是“翻船體”解決不了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