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名蘭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如果真的要將作文比作人的話,那么可以說真實就是作文的生命,離開真實,作文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立意就相當于作文的靈魂,沒有一個高深的立意,就相當于人沒有個性,沒有思想;布局是作文的骨架,它支撐起作文的可觀賞性,讓人能從整體感受文意;語言表達就相當于作文的血肉,運用了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才能使作文中的人事物如在目前,讓人感同身受。可是,當下的中小學生作文,卻因種種原因,對這幾個因素要么忽視了,要么用泛濫了,要么就是不能恰當?shù)厥褂谩?/p>
真實——作文的生命
著名教育家周正逵先生說:“中小學生作文,是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我手寫我口,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如實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保ㄒ?010年《小學語文》第11期第5頁)但是在眾多的中小學生作文,甚至是一些大賽獲獎作文,編造痕跡都很明顯,內容雷同,套路化現(xiàn)象嚴重,虛假作文正在扼殺孩子們的“真”,他們或受時下穿越劇的影響,寫一些超脫現(xiàn)實的自由;或無情可抒,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或模仿所謂范文,套話連篇,個性缺失。不管是那種情況,因為抒的不是真情實感,所以感人的力量似乎也是那么力不從心。
那么,怎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怎樣才能寫好真情實感呢?
第一,要鼓勵學生大膽寫“我”。鼓勵他們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教語文的老師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日記、周記常常比老師的命題作文寫得更有真情實感,這就是因為文中有“我”,寫的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表達的是“我”的喜怒哀樂,從而自然地表現(xiàn)了最大的真實和可信。葉圣陶先生說:“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乎事理的真際,切合生活的狀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奔偃缯婺芟袢~老要求的那樣,把不吐不快、一吐為快作為作文的興趣,又何愁寫不出真情實感?古人說的“情動而辭發(f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第二,要引導學生選材求真。一篇作文,選材如果不真了,又怎樣去書寫真情使人感動呢?尤其是記敘文,就應該反映生活的真實,抒發(fā)真摯的情感。我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孩子多寫真的東西,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真實的感受。畢竟,“文學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立意——作文的靈魂
有人說“千古文章意為高”,可見立意的重要性。只有立意明確了,我們在選材、布局、語言的選擇、情感的傾向上才有方向性,不至于打亂仗。
應該說,寫作文的立意是自由的,可以贊美歌頌,可以批判諷刺,也可以表達個人情趣。但是我們老師在教學時仍應引導學生注意立意的方向性。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方向要正確。要與我們國家目前倡導的社會公德相一致,與當前的時代精神相一致。歌頌真、善、美,抨擊假、丑、惡,提倡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等。
2.情感要鮮明。是指在作文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確,該批的批,該頌的頌,不要模棱兩可概念不清,否則會影響主題的表達;同時,也要提醒學生不要一味地故作姿態(tài)、夸大其詞,畢竟作文還是要以真情打動人。 三、思考要深刻。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小見大”,是說如果能在一般人的認識上再進一步思考出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東西或個人啟示。
3.思維要創(chuàng)新。即人們常說的“反彈琵琶”。但這并不是要學生標新立異地胡編亂造,即使是“反彈琵琶”,也還是要符合生活的真實才行。
布局——作文的骨架
所謂布局,就是給作文搭一個架子,使人一眼從作文的形式感受到作文的信息,留下一個大概印象。這其中主要要注意的是作文的擬題、開頭和結尾的藝術。當然,如果在結構上再做一些巧妙安排會讓作文有別開生面之感。
1.說說擬題。作文要巧擬題目,在作文閱卷中常有“好題一半分的說法”,這一點也不夸張,好的擬題的效果,會讓讀者有一目傳神的感受。擬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直切主題。如:《我運動,我快樂》、《校園里的苦》等。2.巧用修辭。如《我們班的“辣妹子”》、《想說愛你不容易》等。3.翻新詞句法。如:《走你的路,也聽別人說》等。
2.談談開頭。作文開頭要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要讓人能“一見鐘情”,要善于抓住讀者的眼球,在第一時間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主要方法有:1.開門見山,點明主旨。2.引用:作文開頭先引用一段或一句話,來闡明自己的觀點或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名言、警句、俗語、歌詞等)。3.懸念式開頭。
3.議議結尾。中國的傳統(tǒng)文法基本都是內涵雋永而又耐人尋味的,托物言志(也叫卒章顯志)這種寫法在古文中非常常見,都在提醒我們結尾要能發(fā)人深思,打動人心。要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效果。主要方法有:1.畫龍點睛法。2.首尾呼應法。文3.拋出問題法。
語言——作文的血肉
語言表達就相當于作文的血肉,它豐富了作文的內涵,能使作文中的人事物如在目前,讓人感同身受。話要說得動聽,文章要寫得好看,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那么,怎樣才能使作文的語言生動亮麗起來呢?
1.巧用修辭。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是保證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重要手段。
2.多做修改。契訶夫說:“寫作的技巧,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睂懞靡黄恼虏皇且货矶偷氖虑?。只有不斷地錘煉語言,推敲語言,反復修改,文字才能漸趨完美。只有力求沒一個細節(jié)的完好,文字才會出現(xiàn)整體的協(xié)調和優(yōu)美?!?/p>
3.永吐真情。言由心生,真情實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發(fā)自內心、抒發(fā)真情的語言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國繆塞所說:“最美麗的詩歌是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詩篇是純粹的眼淚。”事實證明,只有以情綴文,文章才會具有親和力。
總之,作文教學的成效不是短期內就能見得到的,它植根于學生的生活積累,依賴于學生的文化積淀,還得益于老師良好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