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葉
1
有些事情在開始的時候,你是不明白的。你不可能明白。你只能在以后的過程中慢慢知曉它的深意。比如一句唱詞之于我。
很小的時候,我不愛聽戲。長輩們愛聽。猶記得夏日的黃昏,他們在院子里乘涼,舒躺于長竹椅上,開著收音機。河南三大地方戲:豫劇、曲劇和越調(diào),在我耳朵里全都一個樣,都是那么聒噪,土氣,“嘔啞嘲哳難為聽”。
我長大著,他們老著,然后一個一個病逝,之后再聽見這些戲,我忽然覺得親了。
不知不覺,我開始對這三種戲有所甄別,甄別的根據(jù)自然就是劇目。曲劇的標志性劇目便是《卷席筒》,被拍成電影之后更是廣為人知。那時候,電影進村很流行,村人們很珍愛地稱之為“請電影”,逢到紅白事,都習慣請一場電影。《卷席筒》便是他們最愛請的戲曲片之一。怎么就這么待見它呢?成年之后我才漸漸猜度到其中滋味:它雖然是伸張正義的苦情戲,很悲傷,但主角小蒼娃卻是一個十足的丑角,慣于調(diào)皮搞笑,于是這部戲便既是悲劇,又是喜劇,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便紅白事上皆為適宜。
“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這是《卷席筒》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唱詞。于是,小蒼娃是登封人,登封人會唱曲劇,這將戲曲和現(xiàn)實混為一談的糊涂邏輯便深植于記憶之中。直到2016年的春天,我和幾個朋友來到汝州,才對此進行了重要的更新和修訂。
把戲劇史上的資料找來細讀,簡直如小說一般:1926年的某個春日,汝州大張村“同樂社”的一幫業(yè)余演員來到了登封縣潁陽鎮(zhèn)李洼村,他們演出的是高蹺曲子,每人足下一支高蹺,便是舞臺了。演唱的主要內(nèi)容是自明清流傳下來的民歌小調(diào),經(jīng)典的唱腔曲牌是“打棗桿”“剪剪花”“銀紐絲”“太平年”“劈破玉”“小桃紅”等四十多種。婉轉(zhuǎn)輕快,唱調(diào)柔和。
他們夜駐李洼,單等翌日演出。不料一夜大雨。鄉(xiāng)村的春雨是貴重的,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是愁人的。地面泥滑,高蹺難立。左右為難之際,李洼村保長李祖白提出要他們?nèi)サ舾哕E站在臺子上演出。于是,破天荒的,由原本運載高蹺的牛車搭成了高臺,他們忐忑地站了上去,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得了個滿堂彩。
梨園無落木,新曲有知音。從此,高蹺曲變成高臺曲。在那個碧樹如玉鳥聲如洗的早晨,高蹺曲由一般的民間歌舞開始向正式的戲劇形式看齊。它開始講述復雜的故事,開始有家庭戲、生活戲、倫理戲和歷史戲,開始向豫劇、京劇的打擊樂靠攏,根據(jù)演唱伴奏需要豐富了管弦樂,各個行當也逐漸完善起來,逐漸發(fā)展成為健全的“文武場”,又由中小戲漸至大戲,演員的足跡更是走遍了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曲劇也成為它莊重的姓名。
直到今天,雖然它仍然是國內(nèi)最年輕的劇種,但已屆九十,將近百年。
它的童年是在汝州。如果給它起個小名兒的話,我覺得可以親親地叫它一聲:汝戲。它是我祖母喜歡的戲,是我父親和母親喜歡的戲,現(xiàn)在,也是我喜歡的戲。在它的音律中,我可以讓自己走得很遠,遙遙的,似乎能看見親人們的背影。
2
很慚愧,作為一個凡女俗婦,第一次聽汝州的朋友談起汝帖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乳貼——一種時尚女人用的時髦事物。被他們科普了好大一會兒才知道,《汝帖》的存在有著怎樣的意義。
帖,這個字有意思,讀起來輕飄飄的音兒,組詞時卻格外有儀式感。庚帖畫帖字帖請?zhí)圆槐卣f,到了碑帖字帖的時候,簡直都沉甸甸的,仿佛有金石之質(zhì)。
同行者有書家內(nèi)行,對我諄諄教誨:碑和帖自有區(qū)分。銘功紀事的石刻謂之“碑”,書疏往來謂之“帖”,米芾《值雨帖》,楊凝式《韭花帖》,柳公權(quán)《蒙詔帖》都屬名帖……哦,他這么一說我便想了起來,我熱愛的蘇東坡先生留下了《寒食帖》呢。我是多么喜歡他的這些詩句?。骸白晕襾睃S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既風情又蒼涼,既純真又絕望。這“天下第三行書”,公論是“通篇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庭堅曾言:“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p>
最后一句大可品味:“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边@簡直是一定的。某時某刻的某種心境,成就了某件事情,這種事情,不可復制。
帖字還有一解:石刻、木刻的拓本,書畫的摹臨范本?!度晏返奶斪鞔苏?。《汝帖》是宋大觀三年(1109年)時由汝州郡守采集《淳化閣帖》《絳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書百家”刻成,共12塊汝帖碑,匯帖12卷,每卷首均刊目錄,卷末刻帖的數(shù)目,共77家23種,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此帖既成,便被鑲嵌在汝州官衙“坐嘯堂”的墻壁上,后移至望嵩樓。望嵩樓是唐宋名樓,在汝州北城門附近,樓高30米。登樓遠眺,山川如畫,可以讓目光和心走得很遠。
比目光和心走得更遠的是《汝帖》。望嵩樓上,金文、篆、隸、楷、行、草諸體兼?zhèn)?,珍品芳華,枝枝絢爛,作為一種公共財富,欲沐恩澤的人前仆后繼,“松煤拓紙歲萬本”, 一卷卷倩影復制成冊,浩大的墨香隨風流轉(zhuǎn),如魚翔深海,又如舞鶴游天。
珍品亦如美人,備受寵愛的同時往往注定命運多舛。明末戰(zhàn)亂,樓焚碑殘。清順治七年(1650年),《汝帖》又被修復一新,并加跋2刻,共14塊碑刻,重新收藏于衙門,安置在西園存古軒中。兩百年后,碑文已經(jīng)漫漶,州守白明義自洛陽購得《汝帖》宋時原拓一部,重摹諸石,又加上序、跋和目錄,并加蓋汝州官印為記,碑刻變成了20塊,仍藏存古軒中。1947年汝州解放,碑帖再次毀散。新中國成立后,時任縣文化館館長的張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廟街一戶人家門口找到了第一塊……現(xiàn)在,汝州文廟大成殿的《汝帖》碑刻,900多年前鐫刻者的氣息濃釅,那些字仍然活著,鐵畫銀鉤,攝人魂魄。
民間,每當想到這個詞,我都心生敬畏。深不可測的民間,蒼蒼茫茫的民間,她是母親一樣的大地,是大地一樣的母親。她以我們不能明了的渾厚和寬容,懷抱著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珠寶,修復著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傷痛。
3
名聲太大,故事太多,器形太美……但凡想到要去形容汝瓷,我總是很沒出息地離不開這個“太”字。也許是太喜歡汝瓷了,總會讓詞語陷到貧乏困境。而欣賞汝瓷的時候,哪怕是最平板的說明文,我也能讀出其中的矜雅之味。
比如描寫一只盤:“盤口微撇,制作工細,釉質(zhì)純凈,開冰裂紋片。”
或者描寫一只樽:“天青釉弦紋樽,器形規(guī)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直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處各凸起弦紋兩道,腹中部凸起弦紋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細小支燒釘痕。里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我尤其喜歡樽。樽,寫著就敬重,聽著就高貴。最早是盛酒的吧,不知怎的就成了一種陳設(shè)。它變得不實用了,無用了。只適合欣賞,而且須得擺放到高處欣賞。這種驕傲的瓷器,它的經(jīng)典顏色和造型終是決定了它不是用來實用的?;蛘哒f,它最實用的地方,就是讓你停下來去看它。
更遑論先賢們的如流辭韻:
“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钡涑雒鞔苷选陡窆乓摗?。
“宋時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窯,屑瑪瑙為釉,如哥而深,微帶黃,有似卵白,真所謂淡青色也。汁水瑩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細小掙釘,土脈質(zhì)制較官窯尤滋潤。”典出清代梁同書《古窯器考》。
對了,還有歐陽修的《汝窯花觚》:“誰見柴窯色?天青雨過時。汝窯磁較似,官局造無私。粉翠胎金潔,華胰光暗滋。旨彈聲戛玉,須插好花枝?!?/p>
“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贝苏Z的言者在傳說中有兩個版本,一是“柴窯色”的主角、五代后周柴世宗,另一個就是“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爾”的天才文藝皇帝宋徽宗。二者相較,我更愿意相信它出自后者。在我的想象中,這更像是他的一貫語氣:眉宇風流,唇角淺笑,淡淡一語,微微戲謔。抬頭望望天空,正是新雨之后的潤藍——這般顏色做將來。
這個國度,君無戲言。于是這道仙氣飄逸的任性旨意被偉大的能工巧匠們用血汗?jié)补嘀?,一代又一代。瓷光如河,漣漪無窮,千年之后,汝州的名字也依然在漣漪中回蕩,且當之無愧地回蕩在漣漪的核心之中。
作為創(chuàng)燒于北宋晚期的宮廷御用瓷器,以文物之名的汝瓷很貴。金滅北宋后,汝瓷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jīng)非常稀有?,F(xiàn)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僅65件,能不貴嗎?
恢復了古老工藝的新汝瓷沒有多么貴。但在我心中,她還是很貴。因為她從器形到顏色的簡約干凈。說到底,之所以喜歡汝瓷,我最中意的還是她的這份簡約干凈。極致的美色便是素淡。絢爛之至,歸于干凈。
宋徽宗想要的也是那份干凈吧?有時候想想,他的內(nèi)心該有著怎樣的疼痛和委屈呢?他心念之系,不過是自己鐘愛的一點兒意趣而已,這點兒意趣,就是他的詩與遠方。
過分嗎?似乎不過分。但于他而言,就是過分。
還好,我不是他。每當想到這里,我都能覺出一種莫大的幸福。不是嗎?只要抽出點兒時間,詩與遠方便可以實現(xiàn),甚至讓它成為一種奢侈的日常。就像在汝州的這些日子,我和朋友們在汝州的山嶺間迤邐前行,樹高草低,花粉葉綠,暮春之景,別有風致。茶余飯后,還可盡情地聽戲,讀帖,賞瓷……汝戲,汝帖,汝瓷,這些最脆弱又最強大的事物啊,它們就是汝州的詩,也是汝州的遠方。因為歲月的冠冕與歷史的加持,這些豐厚的詩與遠方也成為了無數(shù)人的詩與遠方。
浸泡在汝州的詩與遠方里,我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