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唯臻
當今世界,廣告無處不有,無所不在。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行行色色的廣告。店鋪櫥窗里有平面的廣告,街上奔馳的公交車上有流動的廣告,回到家里打開電視,更有形形色色的廣告活躍在熒屏上。這些廣告大都是商業(yè)宣傳廣告,極盡聲、光、色的炫目組合,恨不得把產(chǎn)品成效十倍百倍展現(xiàn)在觀者面前。這些廣告就算作盡花巧的形狀,也始終帶著一股子銅臭味,冷冰冰粘呼呼,就算是能引起一時的駐足,終究難以喚起人們心中的感動。
我不喜歡那種廣告,聲音嘈雜,辭藻花哨,好似一只下了蛋的母雞,咯咯咯地大叫個不停,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它那點小成就——總讓人覺得淺薄,笨拙,虛妄。
而還有一種廣告,沒有經(jīng)濟利益的企圖,只是靜靜地講述,為了喚醒善,喚醒人們心中的溫情,那是公益廣告。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至今記憶猶新。
畫面的前面是一張圓桌,裝飾豪華,一群人西裝革履,圍坐吃喝,燈紅酒綠,菜肴豐盛,正中央赫然擺著一盤魚翅,鮮紅的醬汁,像未干的血液。而在畫面后方的魚缸里,一條失去魚翅的鯊魚,無助地掙扎著,蒼白的鰓蓋無力地扇動,眼中閃爍著哀憫無助的光,傷口緩緩流淌著鮮血,一滴,又一滴……
鏡頭最后鎖定在鯊魚的傷口上,隱約聽得見觥籌交錯的喧嘩聲,而那鮮血滴落的聲音,竟是那樣清晰——好像是枉死的冤魂,在低聲哭泣……
整段廣告沒有一句話,但我讀得出它要說的:不要讓整片大海,成為一顆血紅的淚滴!
無聲的震撼,讓每一個看過這段廣告的人久久不能平靜,就是再無情的人一定也會感到心的顫栗。那是海洋對人類罪行的控訴!而公益廣告,正是要通過這種控訴,讓人們心中的善,蘇醒。
春運時還常??吹竭@樣一則廣告:那是無數(shù)畫面的組合,有窗前的思念,有寫信給遠方親人時的認真,但更多的是期盼:空巢老人的守望,留守兒童的呼喚……最后,是遠行游子回鄉(xiāng)的背影,風塵仆仆,步履匆匆。一切暗下去,但屏幕中央的兩個字卻異常明亮:回家。
從那以后我才知道,原來簡簡單單一個回家的愿望,竟會讓那么多人,魂斷心傷。
我曾聽到過這樣一段話:公益廣告是一盞燈。是啊,濾去了一切逐利的雜念,那燈光是如此的純粹,柔和,溫暖而光明,靜靜地,震撼著人的心靈。
一盞燈不能照亮整個世界,但卻可以帶來一個角落的光明。愿公益廣告能成為每個人心中的一盞長明燈,照耀著善,讓人間擁有更多的溫暖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