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才
中華民國時期,上海開明書局廳堂里掛有一副字:“堂堂開明人,俯仰兩無愧?!?當(dāng)年的開明書局人把它奉為座右銘。
“俯仰兩無愧”,即俯不怍人,仰不愧天。北宋初年,有人彈劾節(jié)度使符彥卿多行不法。宋太祖接報后,為了辦掉符彥卿,了卻一塊心頭病,他立刻把兵部侍郎王佑召來,命他查辦符彥卿的案子,并向他面授機(jī)宜:“只要你能把符彥卿的罪名坐實(shí),就提拔你當(dāng)宰相?!蓖跤拥搅舜竺砻嫔先魺o其事,暗地里卻派人全力偵破符彥卿案。不久,案情大白,原是其屬下牙校劉思遇等二人,打著領(lǐng)導(dǎo)旗號,貪贓枉法,而符彥卿并不知情。王佑審判很麻利也很公平,只將兩人流放,符彥卿等人沒有受到牽連。王佑回京匯報案情后,趙匡胤怒不可遏,當(dāng)即貶王佑為華州司馬。臨行前,友人為他餞行,不無惋惜地說:“自古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倘若王公你稍微活泛些,說不定那宰相就是你的了?!蓖跤有χf:“人要為人善良、正直,要剛正不阿,秉公辦案。不能為一己之私利,而胡作非為。這樣,即使自己不能高升,后代也會興旺發(fā)達(dá)?!蓖跤拥拇_是善良之人、正直之士。他的優(yōu)良行為,對得起天地良心,說他做到了“俯仰兩無愧”,一點(diǎn)也不為過。善良必定福及子孫,果不其然,其子王旦為相長達(dá)十余年,王佑家族興旺達(dá)千年之久。
曾在北京和魯迅同住一院的俞芳回憶說:“大先生很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別人的生活習(xí)慣,處處為別人著想。在經(jīng)濟(jì)上,大先生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從不計較,他出門有時坐人力車,車費(fèi)總是多給一些,所以人力車工人喜歡拉他上班。他常說,人家辛辛苦苦換來一點(diǎn)工錢,要養(yǎng)家糊口的,在有限的工資上和他們斤斤計較,是不道德的?!北娝苤斞赋龑Φ讓悠胀▌趧诱哂腥蕫?、體貼的一面外,還有對“上”金剛怒目的一面,那就是講理、求理,為人民伸張正義。毫無疑義,魯迅名副其實(shí)地做到了“俯仰兩無愧”。
有一年春節(jié)前,歌唱家關(guān)牧村去天津看望自己的師父。她看到師父家生活困難,居住環(huán)境也不佳,師父還在狹小的空間里生煤爐取暖。關(guān)牧村見了于心不忍。于是,她就把身上帶的大部分錢掏出來留給師父。接著,她又去街上買了兩個電暖器,讓師父用電器取暖。她又怕師父繳不起電費(fèi),又給師父留下了電費(fèi)。關(guān)牧村這樣做,說白了,是為了求得“問心無愧”??!正如她自己所說:“向上向善便是福?!惫湃苏f:“受恩不忘?!标P(guān)牧村報答師恩,幸福感自然就有了。
“俯仰兩無愧”是一種極佳的做人心態(tài),也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一個人有良心,有善念,不做虧心事,盡為人民做好事,他就俯仰無愧了。一個人能俯仰無愧,就能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把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一個人能俯仰無愧,就能淡泊名利,心靈就不再受名利的羈絆。這樣,他就感到快樂了,身心自由了,也自在了。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