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和硝普鈉,雖然同屬“硝字輩”,卻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我們一起總結對比一下。
硝酸甘油和硝普鈉雖然都通過擴血管而起作用,但是二者的擴血管作用亦有所區(qū)別。
硝普鈉
屬于硝基血管擴張藥物,所含“亞硝基”在血管平滑肌內代謝產生一氧化氮(NO),直接松弛小動脈和小靜脈的平滑肌。此藥對動靜脈的擴張強度是均衡的,擴張毛細血管減少回心血量,從而減少心臟的前后負荷。
屬于硝酸酯類藥物,主要擴張靜脈系統(tǒng),使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前負荷,對周圍阻力血管和冠脈具有輕度擴張作用,降低心臟后負荷。二者降低心臟前負荷的作用相當,降低后負荷的作用硝普鈉約是硝酸甘油的三倍。由此便產生了二者用于急性心衰時的用藥差異:
硝酸甘油或其它硝酸酯類藥物,可在不減少每搏輸出量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前提下,減輕肺淤血,因此特別適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伴有心衰的患者。而由于硝普鈉則更適用于嚴重心衰、原有后負荷增加以及伴肺淤血或肺水腫的患者。
小貼士
血管擴張藥物應用過程中均要密切監(jiān)測血壓(最好使用輸液泵),根據血壓調整合適的維持劑量。二者用于心衰都要以血壓不低為前提,即收縮壓高于 110 mmHg。
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綜合征。從其病理生理基礎可見,降低心肌耗氧量、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冠脈供血是緩解心絞痛的主要治療對策。硝酸甘油的藥理特點使得它的應用百年不衰,至今仍是防治心絞痛最常用的藥物。硝普鈉不用于心絞痛的預防或治療。
硝酸甘油劑型多種多樣,普通片、緩釋片、控釋口頰片、溶液劑、噴霧劑、氣霧劑、貼劑、注射劑,可謂“可含、可噴、可貼、可滴”。硝普鈉則“一枝獨秀”,口服不吸收,僅能用于靜脈滴注給藥。
小貼士
硝酸甘油口服起效慢且肝臟的首過消除可將大部分藥物滅活,藥效大大降低,因此片劑宜舌下含服給藥。舌下含服時對體位亦有要求,建議患者坐位或倚靠墻蹲下(松開腰帶),以防直立性低血壓而致摔倒。
硝普鈉偶爾產生耐藥性,視為氰化物中毒的先兆,減慢滴速后即可消失。硝酸甘油連續(xù)應用 2 周左右可出現(xiàn)耐受性,也是其使用瓶頸。不同類的硝酸酯之間存在交叉耐受性,停藥 1-2 周后耐受性可消失。
小貼士
以下幾個方面有助于避免耐藥的出現(xiàn):
1. 小劑量、間斷使用靜脈滴注,每日需要提供 8-12 h 的無藥期;
2. 每日使用 12 h 硝酸甘油透皮貼劑后及時撤除,避免 24 h 連續(xù)靜滴或不撤除透皮貼劑;
3. 產生耐藥的患者使用巰基供體類藥,β 受體阻斷藥、他汀類、ACEI 或 ARB 等藥可能對預防耐藥現(xiàn)象有益,臨床可能的情況下提倡聯(lián)合應用。
事情往往具有兩面性。硝酸甘油的高脂溶性在我們津津樂道其舌下或經皮起效快之余,也發(fā)現(xiàn)了其高脂溶性帶來的吸附問題。許多塑料輸液器可以吸附硝酸甘油,甚至高達 80% 的吸附。因此建議使用玻璃輸液器,或用聚乙烯(PE)及聚烯烴塑料容器。比如,用于心衰治療時,如果使用非吸附性的輸液器,起始劑量一般為 5 μg/min,而若使用聚氯乙烯輸液器,起始劑量應為 25 μg/min。硝普鈉的使用中不存在選擇輸液器的煩惱。
硝普鈉:其“亞硝基”決定了其“見不得光”,儲存及使用的時候均必須避光,避光,避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片的儲存瓶即為黃棕色,儲存需要嚴格避光。靜脈使用時最好避光,盡管有報道光照對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的穩(wěn)定性無明顯影響,但是最好還是依據說明書行事,靜滴的時候也避避光吧。
為什么要說乙醇呢?硝普鈉為二水合物,其注射劑為水溶性的粉針劑,自然沒有乙醇。硝酸甘油則因其高脂溶性,制備注射液時加入了輔料無水乙醇。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避免與某些藥物合用,以免出現(xiàn)雙硫侖反應(乙醛蓄積),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小貼士
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抗生素藥物:
1. 頭孢類藥物最常見如頭孢唑啉、頭孢哌酮(報道最多)、頭孢曲松等。
2. 硝咪唑類藥物如替硝唑、甲硝唑等。硝酸甘油應避免與此類藥物合用。
“硝字輩”兩兄弟,硝酸甘油的作用廣于硝普鈉,硝普鈉的作用精于硝酸甘油,個中體會,您會用了嗎?
來源: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