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地方志書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和內容記述的思考
——以《德慶縣志(1979—2000)》和《懷集縣志(1979—2000)》為例

2017-01-27 17:37韋相伍
廣西地方志 2017年2期
關鍵詞:懷集縣大事記篇目

韋相伍

(肇慶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東 肇慶 526040)

關于地方志書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和內容記述的思考
——以《德慶縣志(1979—2000)》和《懷集縣志(1979—2000)》為例

韋相伍

(肇慶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東 肇慶 526040)

以社會主義新方志編修第二輪出版的《德慶縣志(1979—2000)》和《懷集縣志(1979—2000)》為例,通過對兩部志書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篇目排序、記述體例和記述方式的對比與分析,探討縣級志書精神文明建設內容“要不要記”“怎么記”“記什么”三個問題,并提出五點思考,認為新編志書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應采取分散記述和集中記述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客觀記述。

地方志書;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內容記述

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精神文明建設是改革開放時代特點的重要標志之一。第二輪地方志編修出版的志書,反映的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為改革開放后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的精神文明建設,應當成為第二輪志書的記述重點,只有系統(tǒng)、全面地記述精神文明建設在轄區(qū)內的緣起、發(fā)展的全過程,才稱得上是一部客觀、真實反映改革開放歷史的志書。本文試圖以《德慶縣志(1979—2000)》[1]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2008年9月16日)第十二條。《懷集縣志(1979—2000)》[2]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以下簡以《德志》《懷志》稱之)為例,就兩部志書對“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及排序、記述體例和記述方式等有關情況作比較與分析,進而對縣級志書精神文明建設記述方式和記述內容進行初步的探討,期望對行將開展的第三輪地方志編修有所啟發(fā)和借鑒。

一、篇目設置和篇目排序比較

(一)篇目設置

篇目是地方志書的總體規(guī)劃和框架結構,可決定志書的性質、面貌和選材取向,篇目結構是否合理、科學,事關地方志書編纂質量的高低。

《德志》《懷志》的“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均按“事以類聚”“類為一志”①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2008年9月16日)第十二條。的基本要求進行合理設計,符合科學分類和現(xiàn)實社會分工。兩志的篇目設置既有繼承也有創(chuàng)新。一是兩部志書在設置“精神文明建設”篇目時,繼承第一輪志書編纂的篇目設置形式,沿用傳統(tǒng)的章節(jié)體。如,《德志》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章設在第二十篇《社會生活》,下設《組織機構》《規(guī)劃措施》《宣傳教育活動》《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活動》《軍民共建》《文明單位選介》六節(jié);《懷志》也以“章”的篇幅來記述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在懷集縣的基本情況,所設的《精神文明建設》章立在《改革開放精神文明建設》篇之下,分設《創(chuàng)建活動》和《思想道德教育》兩節(jié)。二是兩志均有所創(chuàng)新。首輪修志出版的《德慶縣志》[1]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和《懷集縣志》[2]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都沒有設置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篇目,連涉及精神文明建設記述的內容都寥寥無幾,僅在“大事記”或相關章節(jié)輕描淡寫。二輪編修期間,無論是《德志》的主編還是《懷志》的主編,都深刻領會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提出的地方志續(xù)修指導思想,為突出這一時段的時代特色,把精神文明建設篇目進行必要的“升格”,由一輪志書編修時的無章無節(jié),到二輪志書時變?yōu)閱为氃O立專門的篇、章,入編和記載精神文明建設的地情資料,此不失為創(chuàng)新之舉,符合新時期志書編纂的倡導。相對而言,《懷志》的創(chuàng)新力度更大一些,設置《改革開放精神文明建設》篇,專門記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主旋律。

第二輪所修的志書,大部分增加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據(jù)地方志專家黃勛拔統(tǒng)計,《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文件和志書篇目匯編》收錄的53個篇目,其中有32個設置精神文明建設專篇(章、節(jié))[3]黃勛拔.第二輪志書篇目述評[J].中國地方志,2006(2).。就筆者閱讀的幾部第二輪志書,有關“精神文明建設”的篇目設置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設置專門的篇章,集中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如,《新興縣志(1979—2000)》[4]新興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興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設第二十二篇《精神文明建設》;二是在《黨派社團》篇設章或節(jié)記述,如,《博羅縣志(1979—2000)》[5]博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博羅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在《中共博羅縣地方黨組織》章設第七節(jié)《精神文明建設》;三是安排在《社會生活》篇設專門的《精神文明建設》章作記,如,《仁化縣志(1979—2000)》[6]仁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仁化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由此可見,《德志》和《懷志》篇目的設置形式,基本上是廣東省二輪志書各地縣級志書篇目普遍選擇的設置體式。

(二)篇目編排次序

志書篇目設置是否合理的標志,除設置科學、操作性強的篇目外,還要恰到好處地把篇目安排在該擺放的位置,做到層次分明、排列有序。這也是志書主編謀篇布局駕馭能力的體現(xiàn)。首輪修志出版的《德慶縣志》《懷集縣志》,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擺放位置普遍偏低,最高層次為“目”,篇目和篇幅難以承載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的內容,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反映。而《德志》和《懷志》把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由“目”升格為“章”,并按“章、節(jié)”依次劃分排列篇目,從“節(jié)”開始作具體記述,記載精神文明建設在縣內發(fā)端、發(fā)展及變化的全過程,“節(jié)”是記述的基本單元,減少結構層次堆積?!稇阎尽钒选陡母镩_放精神文明建設》篇排列在全書十八篇中的第二篇,以此顯示精神文明建設之重要。《德志》把“精神文明建設”安排在第二十篇《社會生活》的第三章記述,其位置略顯偏后(全書共21篇)。這樣的編排,主要是因為“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全民性的事業(yè),其活動是黨政群團、各行各業(yè)‘齊抓共管’及共同參與的,必須發(fā)揮各種組織的作用,通過各種組織自身的建設,使之覆蓋到社會各個角落”[7]吳燦新,孫志東.精神文明學概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兩志對“精神文明建設”篇目次序編排,各有千秋,既合情也合理,彌補了首輪志書編修時,“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僅擺放在政治部類編排記述的缺陷,從中也消除了“部門痕跡濃厚”的弊端。黃勛拔也不主張把精神文明“政治化”,認為,“把精神文明作為黨和政府的一項工作,列為中共或政府篇內,又因為列在其中只能設一節(jié),顯得不夠分量”[1]黃勛拔.第二輪志書篇目述評[J].中國地方志,2006(2).。就兩志篇目而言,筆者認為《懷志》略勝一籌,更能突顯1979—2000年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兩志記述體例對比

《德志》和《懷志》客觀系統(tǒng)地記述1979—2000年“精神文明建設”在本行政區(qū)的有關情況。無論體裁構成,還是體例結構,均屬大同小異。在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時,使用的體裁計有述、記、志、表,以志為主。主要表現(xiàn)為:其一,兩部志書在卷前設置《總述》,概述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情況,并在各自的《精神文明建設》章設無題概述,簡述概貌、鉤玄提要。其二,所設立的《大事記》,均有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大事、新事、特事”入編;《懷志》還設立《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簡稱“社教”)專記,記述“社教”中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其三,專志,是一部志書的記述重點,是志書體裁的主要構成部分?!兜轮尽贰稇阎尽吩O立專門的《精神文明建設》章,集中記述兩縣精神文明建設的歷程;此外,兩部志書還設置有關章節(jié),分散記述涉及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其四,《德志》設立《1979—2000年德慶縣獲市以上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稱號一覽表》,記述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反映“建設”成效。

三、具體記述方式對比和分析

《德志》《懷志》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采取分散記述和集中記述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筆者認同此方式。精神文明建設記述內容大致由組織機構、規(guī)劃與措施、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思想道德教育、典型選介等構成,以下參照兩志使用的述、記、志等體裁逐一予以對比和分析。

(一)“總述”與“無題述”

《德志》在“總述”之三、《懷志》在“總述”之二,不約而同地簡述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用墨不多,但可讓讀者粗略了解本志記述時段曾經開展過與物質文明建設相對應的活動,并為之后在專志進行詳細記述作指引性鋪墊?!稇阎尽贰翱偸觥睂懙溃骸?979~2000年,同時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從80年代初起,全縣連續(xù)多年深入開展‘五講四美’活動,不久之后制定懷集縣‘七五’期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施規(guī)劃,開展‘五好家庭’‘三創(chuàng)建’等活動,1996年制定《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意見》,在更大范圍、更深層面開展此一建設,在建設實踐中又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1980~2000年,全縣每年均有家庭、單位和個人獲省、市或縣的表彰,令廣大群眾煥發(fā)一種朝陽向上精神?!保?]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2.在專志部分,兩者分別在《精神文明建設》章下設“無題述”,概述精神文明建設在德慶縣、懷集縣的發(fā)展全貌和特點。如《德志》在“無題述”所言:“德慶縣委、縣政府遵循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推進移風易俗等活動,弘揚時代精神。1991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德慶‘省文明建設先進縣’稱號。2000年,建成文明村919個,占全縣自然村的87.69%,評出文明戶64650戶,占總農戶的95.48%?!保?]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743.

對比“總述”及“小述”,《德志》可謂惜墨如金,言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字句屈指可數(shù),明顯存在概括性不強、過于空泛之不足,缺乏歸納和提煉,很難看出精神文明建設在這一時段的變化與發(fā)展脈絡?!稇阎尽罚ㄕ孪聼o題述多達900字)[4]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139.則不然,讀之,可基本了解精神文明建設在懷集縣發(fā)展的進程和創(chuàng)建活動軌跡,在起提綱挈領功效的同時,更顯其記述具體、資料性強、過程清晰、行文簡樸之優(yōu)勢。

(二)“大事記”和“專記”

《德志》設立“大事記”,記述與精神文明有關的大事、新事共24條,占大事記總數(shù)的4.01%。大多記述的是開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和召開精神文明建設部署與表彰會。22年中有10年的記述涉及精神文明建設,最早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是1982年3月的“開展首次‘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最遲是2000年“9月15日,縣委召開警示教育學習交流會”。條數(shù)最多是1996年和1997年,均是5條,分別占當年“大事記”總數(shù)的11.11%、6.58%。《懷志》記述與精神文明記述有關的“大事記”條目34條,占1979—2000年“大事記”總數(shù)的5.28%,其中最多是1982年和1991年的5條。最早是“1982年1月2日,團縣委、縣婦聯(lián)、縣總工會聯(lián)合為懷城地區(qū)19對青年男女舉行集體婚禮”。22年中,除1979—1981、1985—1986、1989、1994—1995八年外,其余14年均有精神文明建設的大事記述?!稇阎尽吩O置專志介紹《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其中涉及精神文明建設的亦作如實的記述。

上述可知,《德志》《懷志》“大事記”在記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本行政區(qū)域內的開展情況都有相似的地方,通過閱讀兩志的“大事記”,給讀者勾勒出精神文明建設在德慶縣和懷集縣的“起步探索、穩(wěn)定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輪廓和線索。兩志的“大事記”在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時記什么,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記述,選取幾乎相同的體式,牢牢把握“大事記”記述要領,編入“大事記”的盡是與精神文明建設相關聯(lián)的“大事、要事、特事和新事”。體例選取方面,不約而同地運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編排,把兩地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規(guī)模大、影響大、作用大、有存史或參考價值”的事予以記載。行文方面,兩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是開門見山,直陳其事,使用最簡約的字詞句,說明一件大事要事,讓讀者一目了然;二是按事情(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先后順序作記述,不存在倒敘和插敘等非規(guī)范行文;三是在記述某一事件時,視其具體情況選取不同的體式,或用編年體,或以記事本末體,或兩者兼用。

(三)相關篇目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分散記述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涉及各行各業(y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全社會的責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李長春指出:“精神文明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雹賾鸭h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56-5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李長春在中央文明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09年1月12日?!兜轮尽贰稇阎尽吩趯V镜挠嘘P章節(jié)分散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相對集中在《黨政》篇和《社團》篇,用不少筆墨敘述相關行業(y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并帶出由其產生的建設成效(促進作用)。

兩志散記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式如出一轍,無論是黨政篇的“宣傳工作”,還是社團篇的共青團或婦聯(lián)的“工作概況”“主要工作”“婦女教育”,均以時間為軸,按各項活動開展或創(chuàng)建活動進行的順序作縱向記述。橫向記述,則圍繞相關事項環(huán)環(huán)相扣展開。如,《德志》在《宣傳工作》節(jié),分別記述機構設置、社會宣傳、宣傳重點、理論教育。《懷志》在“專記”就“社教(1991年8月~1992年12月)”對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成效的記述也如此:(通過“社教”)農村干部群眾的國家觀念、集體觀念、法制觀念、政治觀念、道德觀念都得到增強,農村突出的一些社會問題也得到解決,其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獲得同步推進?!ā吧缃獭保┩七M農村“創(chuàng)建文明村”“文明戶”的活動開展,期間全縣新建文化室296間,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全縣21個鄉(xiāng)鎮(zhèn),評定為文明村398個,文明戶15711戶。[1]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56-5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李長春在中央文明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09年1月12日。至此,兩志在專志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手法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躍然紙上。

(四)專門設章集中記述精神文明建設

《德志》在第二十篇《社會生活》設第三章《精神文明建設》,分《組織機構》《規(guī)劃措施》《宣傳教育活動》等六節(jié)專門記述精神文明建設在德慶縣的有關情況,另設《1979—2000年德慶縣獲市以上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稱號一覽表》表格1個,總字數(shù)8830字,是全書總篇幅的0.6%?!稇阎尽吩诘诙陡母镩_放精神文明建設》置第二章《精神文明建設》,分《創(chuàng)建活動》《思想道德教育》兩節(jié),翔實記述1979年至2000年精神文明建設在懷集縣的歷史與現(xiàn)狀,記述字數(shù)4680字,占全書的0.3%。不難看出,《懷志》專記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所占篇幅遠不及《德志》。究其因,是編者把不少的內容分散到專志其他篇章記述所致,猶如編者在《精神文明建設》章“無題述”解釋的:“精神文明建設范圍廣闊,內容眾多,考慮到其中不少內容在本志有關事業(yè)(物)專章里有其記述,所以本章僅記《創(chuàng)建活動》、《思想道德教育》兩項常規(guī)性、廣泛性和群眾性內容?!保?]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139.

就兩志對精神文明建設專門記述的篇目安排可看出,兩者的記述各有側重,但雙方都抓住這一時段精神文明建設的創(chuàng)建活動和思想道德建設等重點內容,詳盡介紹創(chuàng)建活動名稱、組織部門、主要內容、經過、效果,既有全面情況介紹,又有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具體記述。思想道德建設方面,集中記述思想信念教育和四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學生品德)教育,有所側重地反映各行業(yè)開展教育的方法(措施)、內容、形式和受教育人數(shù)等。就此與之前的“大事記”記述作比較,兩者似有重復之嫌。但就記述的內容看,兩者記述的落墨重點各有不同,越發(fā)凸顯編纂者面臨同樣問題時,在不同的篇章應該“記什么”“怎么記”的處理能力。同樣是反映“創(chuàng)建活動”,《德志》在“大事記”記述的重點是創(chuàng)建活動的開始(如,1982年3月開展首次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和結果(召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會。幾乎每年都有),而在專志記述的重點則變成“創(chuàng)建過程”,以活動開展的先后為序,全方位記述德慶縣1979年至2000年的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1979年開展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活動;1986年開展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活動;1994年開展文明村、文明戶、文明單位“三創(chuàng)建”;1999—2000年推廣文明村鎮(zhèn)建設;2000年6月啟動“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這樣的記述方法,是對“大事記”簡要記述的補充和完善。使用彼詳此略的處理方式,盡量減少“大事記”與專志之間記述的交叉重復。

相對而言,《懷志》的“大事記”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創(chuàng)建活動所用的筆墨比《德志》增多了,其記述的重點除交代活動的啟動和效果外,對創(chuàng)建的內容(過程)也做簡要的記述(如,1982年2月27日,召開“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動員大會;活動的中心是治理“臟、亂、差”)。專志《精神文明建設》章,通過階段性的劃分,系統(tǒng)記載創(chuàng)建活動在懷集境域的全過程,從中彌補“大事記”記述的缺陷。歸納《懷志》立章專記精神文明建設,其基本過程為:第一階段(1980~1985年):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治理“臟、亂、差”,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第二階段(1986~1991年):開展創(chuàng)建“五好家庭”“學羅源”和“三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文明戶村、文明城鎮(zhèn)、文明單位)”活動,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文明家庭”;第三階段(1992~2000年):加強思想道德文化建設,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倡導“四有”“五愛”社會風尚,創(chuàng)建文明村寨,開展“禮貌、安全、衛(wèi)生服務月”,創(chuàng)建安全文明社區(qū)(村),等等。

由上得知,《德志》《懷志》在設專章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時,“記什么”主要以選擇“創(chuàng)建活動、思想道德教育”等兩項“常規(guī)性、廣泛性和群眾性”內容為記述對象而展開;至于“怎么記”,一是圍繞每次創(chuàng)建和教育活動的啟動、發(fā)展和結果而記述;二是采取“點”與“面”結合的方法作具體而典型的記述;三是在記述過程中略帶概括性的小結和用一兩句的評點議論;四是恰到好處地運用數(shù)據(jù)說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記述的一些思考

縱上所述,經與《德志》《懷志》在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所設置的篇目、運用的體例、具體記述的比較和分析,由此形成以下五方面的思考:

(一)新志書必須客觀記述精神文明建設

第二輪地方志編修啟動以來,方志界不時傳來“一些修志工作者反映,第二輪修志中精神文明建設的資料不容易收集,內容往往比較空洞,有的甚至認為可以忽略這部分內容”[1]繆小詠.淺談第二輪志書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編寫[J].中國地方志,2010,(12). 《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等言論。很明顯,《德志》《懷志》不在此列,兩志不但沒有“忽略這部分內容”,相反,收集到有關精神文明建設的資料比較豐富,由此入編相關章節(jié)的內容既具體也詳細。

(二)新編志書必須創(chuàng)新精神文明建設篇目設置

兩志如此設置精神文明建設篇目,充分體現(xiàn)主編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意識。正如《德志》《序二》所論:“……充分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后的時代特點,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鲈O‘精神文明’等新篇章,……”[2]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3.亦如《懷志》《后記》所言:“……堅持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原則,記述懷集縣改革開放的歷史軌跡,著力突出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設《改革開放精神文明建設》篇,……”[3]懷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懷集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1068.

(三)新志書應選擇“統(tǒng)分結合”的形式記述精神文明建設

運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符合二輪志書篇目設置大致取向。據(jù)筆者讀到的二輪志書和方志刊物發(fā)表的相關文章[4]王登普.第二輪志書篇目設計創(chuàng)新思路舉要[J].中國地方志,2005(8).介紹可知,大部分采用《德志》《懷志》的編排形式和記述方式,大都選取既集中又分散的體式,系統(tǒng)記述精神文明建設在各地的歷程,并得到業(yè)界的普遍認同。由此,筆者認為《德志》《懷志》很好把握新方志編修篇目設置的大方向,并結合本地的“建設”實際而展開編纂。

(四)必須強化新編志書質量意識,努力提高志書編纂質量

編纂縱觀兩志的精神文明建設記述,仍有可商榷之處:一是出現(xiàn)簡單的交叉重復記述。如,《德志》多次對“五講、四美、三熱愛”作詳細說明。其實,大可不必每次都對這些名詞作解釋,首次出現(xiàn)時作括注即可。二是存在歸屬不當現(xiàn)象。《德志》之《精神文明建設》章第二節(jié)《規(guī)劃措施》收入部分開展評選、表彰和創(chuàng)建活動等,內容與“規(guī)劃和措施”無關,跟“事以類聚”要求相悖,屬歸并不當,應當剔除,或將其移出歸入相應“節(jié)”記述。三是“投入情況”記述不齊全?!蛾P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建議》明確指出:“……要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保證必需的資金;建立規(guī)范有效的籌資機制,逐漸形成對精神文明建設多渠道投入的體制?!雹倏娦≡?淺談第二輪志書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編寫[J].中國地方志,2010,(12). 《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對照《德志》《懷志》,兩者的投入(含人力和財力)記述均有缺漏,只記個別年份、個別部門的參與活動人數(shù)、投入“建設”資金情況,沒有該時段有關全縣的數(shù)據(jù)。懷集縣的記述相對好些,交代個別年份的全縣投資情況(如,1996年投入建設資金400萬元)。涉及德慶全縣的相關數(shù)字未見志中,著實是件遺憾事。四是精神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很少提及。只報喜不報憂,為迄今志書記述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德志》和《懷志》也不例外。《德志》在《社會生活》篇的無題述提出:“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社會道德規(guī)范有所失序,物欲橫流,拜金現(xiàn)象等負面影響亟待進行綜合治理。”[5]德慶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慶縣志(1979—2000)[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728.在充分肯定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的同時,敢于正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雖則較空泛,但已是難能可貴,可期當?shù)卣痛俗鞒鰬獙χ摺?/p>

思考之五,必須辯證地看待新志書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怎么記”和“記什么”問題。通過之前對兩志篇目、體例的對比分析,就“精神文明”在縣級行政區(qū)域內的“建設”內容的記述,筆者認為,“怎么記”只是志書記述的方式方法問題,可在地方志工作實踐中作更多的探討。在有限的篇幅里記“精神文明建設”的“什么”才是至重要的,必須引起編者足夠的重視。因為這是事關志書記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功與否的前提。首先,要以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和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為指南,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精神文明可為物質文明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物質文明正確發(fā)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其次,要充分記述各地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包括機構設立、規(guī)劃措施、創(chuàng)建活動、思想道德建設、投入情況、建設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反映社會變遷中人們思想道德重大變化的事實。再者,要提高記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將其作為參與者的我們的分內事去記載,樹立起對歷史負責、對時代負責、對后人負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結語

在地方志書編修中如何記述精神文明建設,是地方志工作者面臨的研究課題之一?!耙皇肿ノ镔|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根本方針,開展社會主義新方志編纂也要貫徹這一方針,在加強經濟建設記述的同時,決不能忽略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記述。在地方志編纂實踐中,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科學安排,客觀系統(tǒng)記述地各地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如實反映精神文明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目前及今后,如何在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新成效,必須創(chuàng)新建設的內容和形式,改進方式方法,以提高全社會公民文明素質為目標,以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要全社會追求文明的腳步不停歇,方志人記載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就不會休止。第三輪地方志書編修,必須把二輪志書編纂的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設置合理、科學的篇目,繼續(xù)沿用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記述形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內容記述,擴大其記述范圍,加深記載強度,強化建設投入和成效的記述。唯有如此,才能使地方志書成為傳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質量“一方全史”。

K29

B

1003-434X(2017)02-0021-07

猜你喜歡
懷集縣大事記篇目
大事記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幸福街道中心小學
一月大事記
一月大事記(2019年2月1日~2月28日)
中共黨史研究篇目索引
懷集縣水產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探討
2014大事記
軍事志續(xù)修篇目設置若干問題探討
軍事志篇目設置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軍事志的篇目設計
彭泽县| 祁东县| 铁岭市| 肇源县| 白山市| 丰原市| 布拖县| 内乡县| 山阴县| 福泉市| 溧阳市| 定安县| 台南市| 凤冈县| 大化| 建平县| 宣恩县| 高雄县| 扎鲁特旗| 江永县| 曲松县| 开平市| 邹平县| 邓州市| 抚顺市| 外汇| 寻甸| 兴文县| 高州市| 东光县| 同心县| 雷州市| 枣强县| 古蔺县| 吉林省| 沙坪坝区| 扶余县| 伊川县| 日照市| 保定市|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