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菊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4)
簡論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茅菊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4)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了較為長足的進步,高校體育選修課教學的普遍開展就是這一進步的最直觀體現(xiàn)。但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當下很多高校的排球選修課存在著選修學生較少、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模式陳舊、安全防護不到位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體育選修課的效用發(fā)揮。為此,本文就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為相關高校教職人員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高校;排球教學;對策
排球選修課本身屬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體育形式在我國擁有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但受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影響,排球運動本身的強健體魄、整體協(xié)作意識提升、堅韌意志培養(yǎng)等作用往往得不到有效發(fā)揮。為了扭轉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的排球教學現(xiàn)狀,本文就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的具體研究。
為了較好完成本文就高校排球教學展開的研究,我們首先需要深入了解高校排球運動所能夠發(fā)揮的作用,而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與自身實際調查,本文將這一作用概括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集體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質等3個方面。
1.1 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之所以說高校排球運動能夠發(fā)揮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排球運動進行的時間較長并采用有氧供能方式,這就使得大學生在排球運動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有氧代謝水平,肺活量、心血輸出量、人體氧運輸功能都將獲得較為積極的影響。隨著近年來計算機與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缺乏運動導致的身體素質較差、頸肩疾病等情況在大學生群體中極為常見,這對大學生自身與我國發(fā)展都將帶來較為負面的影響,而排球運動所帶來的人體運動系統(tǒng)機能提升就能夠較好的抵消大學生群體長時間的計算機與智能手機使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使得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了較好提升。
1.2 增強大學生集體協(xié)作意識
排球運動本身屬于一種對抗運動,為了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分數(shù)并最終贏得比賽,排球賽場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全力以赴地參與到比賽之中,而由于排球運動是一項需要集體合作才能夠完成的體育項目,這就使得大學生在排球運動中將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自身集體協(xié)作意識的增強。受網絡發(fā)達、社會發(fā)展等因素影響,我國大學生中不善交流、心理存在問題的群體比重不斷上升,近年來頻頻曝光的大學校園惡性事件便是對這一認知的真實反映。而通過排球教學的開展,大學生能夠在一次次排球比賽中品嘗勝利的喜悅與失敗的苦澀,這種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將使得每一名參與的大學生擁有較強的集體協(xié)作意識,這種意識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1.3 培養(yǎng)大學生優(yōu)良品質
排球運動具有艱苦性,參賽者在排球比賽中需要反復進行的扣球、接發(fā)球、跳躍、墊球等運動都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而千變萬化的比賽消耗參賽者的腦力,這種體力與腦力的雙重消耗對大學生的堅韌品質培養(yǎng)、應變能力提升都將帶來較為積極的影響。受社會與與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影響,我國新一代大學生大多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沒有經歷過較大挫折,順風順水地考入大學往往是當代大學生的普遍寫照,這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卻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而通過排球運動所實現(xiàn)的大學生優(yōu)良品質培養(yǎng),對這種負面影響就能夠進行較好的抵消。
雖然排球運動能夠對大學生帶來近乎全方位的積極影響,但我國當下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卻直接制約著這一積極影響的效用發(fā)揮,為此筆者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與自身實際工作經驗,對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這一分析將圍繞教學模式陳舊、教學內容單調、安全防護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等4方面展開。
2.1 教學模式陳舊
之所以說我國當下高校排球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陳舊的問題,主要是由于我國當下高校排球教學普遍采用教師講解、示范、簡單重復練習的教學流程,這種教學流程實質上是仍舊屬于我國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技術講解-學生練習-老師總結”的程序范疇之中。雖然近年來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但高校排球教學受到的關注力度卻并不是很強,這也是高校排球教學仍舊沒有脫離灌輸式教育的原因,這種教學模式陳舊的高校排球教學現(xiàn)狀難以滿足大學生排球運動需求,排球運動的作用自然也難以較好發(fā)揮。
2.2 教學內容單調
除了教學模式陳舊這一問題外,教學內容單調同樣屬于我國當下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當下很多高校并沒有認識到排球運動對大學生全方位發(fā)展所具備的積極影響效用,這就使得“技能教學法”仍舊是高校排球教學的主流,這種教學下學生只能夠單純模仿、練習、盲目生硬的完成教學,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了各種技能練習與對練上,學生對排球運動的熱情與興趣往往因此磨滅。此外,很多大學生難以在高校中獲得排球比賽的實踐機會,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這一問題嚴重。
2.3 安全防護不到位
排球運動本身涉及大量的快速移動、起跳、各種發(fā)球與控制球的技術動作,這些技術動作往往會對大學生的上下肢、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提出較高要求,而如果還具有這種力量要求,在排球運動中就很容易出現(xiàn)腰、肩、膝、踝和手等部位的肢體損傷。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當下很多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著缺乏損傷預防意識、準備活動不充分、排球技術不規(guī)范、排球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欠缺的現(xiàn)狀,而這些都為大學生排球運動肢體損傷的出現(xiàn)埋下了隱患,這種極有可能出現(xiàn)的肢體損傷問題自然會影響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高校排球教學的開展也將受到較為負面的影響。
2.4 師資力量薄弱
除了上述幾方面外,師資力量薄弱同樣是我國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受近年來高校擴招和學生數(shù)量快速增長的影響,專業(yè)排球教師的師資不足普遍存在于我國當下高校之中,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壓力過大、無法進行較高質量的實踐指導等問題的出現(xiàn)自然使得高校排球教學難以實現(xiàn)高質量的開展。
結合上文內容我們較為全面地了解了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針對性較高的問題解決對策,這一系列對策參考了相關文獻資料與筆者多年高校排球執(zhí)教經驗,將圍繞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增加實踐內容、做好防護對策和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等4方面展開詳細論述。
3.1 采用新的教學模式
對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這一對策來說,相關教師需要學習國內外高校的先進排球教學方式,這里筆者推薦深圳大學的高校體育俱樂部排球教學模式、上海交大結合體育社團活動的課內外一體化排球教學模式,當然這兩種排球教學模式可能并不具備較高的普遍性,但從中我們能夠領略到趣味性與競技性在高校排球運動教學中所發(fā)揮的積極效用,高校如果能夠結合趣味性與競技性進行自身排球教學模式的改革,更為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將會則較好的解決。
3.2 增加實踐內容
上文中提到我國當下高校排球教學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單調的問題,為了較好化解這一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高校排球教學就必須增加實踐內容,這里的實踐內容主要是指排球比賽。因此,建議相關高校大力開展各類排球賽事,這樣能夠保證大學生始終處于排球運動的群體氛圍之中,學生能夠獲得具體的排球技能實踐機會,高校排球教學的開展自然將獲得較高的推崇,以往存在的教學問題自然將成為過去式。
3.3 做好防護對策
為了避免高校排球教學中頻頻出現(xiàn)各類肢體損傷現(xiàn)象,相關教師必須做好排球運動教學中的防護對策,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養(yǎng)、組織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保證每一名學生排球基本技術的規(guī)范,提升身體素質訓練教學比重等,都屬于相關教師可以采取的具體措施,而通過這些措施高校排球教學中的肢體損傷現(xiàn)象發(fā)生概率就將有效降低。
3.4 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想要較好地實現(xiàn)高校排球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并提升這一教學的有效性,高校就必須提升排球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我國當下很多高校中,排球教學本身屬于教學體制中的“副科”,這自然使得該教學受到的關注力度較小。為了扭轉我國高校排球教學現(xiàn)狀,相關高校就必須給予排球教學較高程度的重視,并不斷為排球教師提供專業(yè)的培訓與進修機會,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一名排球教師都能夠擁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這種專業(yè)素養(yǎng)將保證高校排球教學的更好展開。
本文詳細論述了高校排球運動的作用、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解決高校排球教學問題的對策等內容,希望這一系列內容能夠引起相關高校對排球運動的重視,真正實現(xiàn)排球運動教學效用的發(fā)揮。
[1]王萌.論高校排球專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視聽,2015(1):142-143.
[2]李英達.普通高校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4-115.
[3]方潔.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68-72.
[4]王保宏.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9):147.
[5]王廣順.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排球項目教學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廈門:集美大學,2014.
[6]劉吉安.高校排球教學改革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105+107.
[7]胡波.普通高校排球選項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運動,2016(3):102-103.
[8]葉明.擴招后高校排球課教學問題及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3-96.
G842
A
1674-151X(2017)14-08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48
投稿日期:2017-05-12
茅菊蘭(1974—),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