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宋詞中“思婦”形象新變

2017-01-28 16:19:42劉曉珍
未來傳播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稼軒思婦姜夔

劉曉珍

南宋詞中“思婦”形象新變

劉曉珍

歷經(jīng)李清照、辛棄疾、姜夔三大詞人的不斷創(chuàng)新之后,南宋詞中的“思婦”形象有了比較顯著的變化:一是黍離之悲的融入,思婦心頭不再是單純的閨怨,而是把閨怨與感慨國事融為一體;二是“比興寄托”手法的運用,以思婦寫英雄,亦思婦亦豪杰,豐富了思婦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三是“以健筆寫柔情”,使得思婦形象在柔媚之外更增添了一種文人雅士的氣節(jié)與風(fēng)骨,顯得更加耐人尋味。南宋詞壇思婦形象的這種演變與國是日非的社會現(xiàn)實、詞體復(fù)雅的思潮都密切相關(guān)。

南宋詞,思婦,黍離之悲,比興寄托,健筆寫柔情

自晚唐五代文士們“刻意傷春復(fù)傷別”起,“男子而作閨音”,“思婦”已成詞體的主要詠寫對象。發(fā)展至南宋詞壇,詞中的思婦形象雖然逐漸成為與其他形象并立的一種,甚至有逐漸淡出詞壇舞臺中央、偏居一隅之勢,但從詞作質(zhì)量來看,其實是更加豐富成熟了,也更值得去細(xì)細(xì)品味了。本文選取南宋詞壇三位代表性詞人李清照、辛棄疾、姜夔的思婦詞作為研讀對象,通過對其中“思婦”形象的細(xì)致剖析,展現(xiàn)南宋詞壇思婦形象的新變。與唐五代北宋時期的“懶起畫蛾眉,濃妝梳洗遲”、“過盡千帆皆不是”式的“慵懶、閨怨”式思婦形象相比,這三位南宋詞人筆下的思婦形象有進(jìn)一步發(fā)展:李清照筆下的她孤寂隱忍、凄哀落魄;辛棄疾筆下的她滿腔憤激、孤傲不群;姜夔筆下的她清高冷艷、絕塵獨立。一則是“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的悲涼隱忍,一則是“燈火闌珊處”的傲然獨立,一則是“皓月冷千山”的幽魂踽踽。由世事變遷與個人遭際凝成的種種情思,化為他們筆下各具特點的思婦。

一、“物是人非事事休”:孤寂與隱忍

李清照本就是一位心思細(xì)膩、才情橫溢的女子,婚后又歷經(jīng)其父李格非“黨人碑”禍、其夫趙明誠家庭變故等大事的歷練,詞風(fēng)逐漸從少女時期的清新明快轉(zhuǎn)為傷感深沉。從丈夫趙明誠結(jié)束青州隱居生活外出做官開始,由于二人的聚少離多,這種風(fēng)格就更加明顯:“多少事,欲說還休”、“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這為之后她在南宋時期的詞作定下了基調(diào)。

南渡之后,歷經(jīng)國破家亡、喪夫之痛、金石散盡、再嫁風(fēng)波的李清照,詞作延續(xù)了這種孤寂的調(diào)子,且日漸濃深,塑造出了一個個孤苦落魄、傷心欲絕的思婦形象,如這首《武陵春》: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作于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此時李清照正避難浙江金華,時年五十三歲?!拔淞甏骸闭{(diào)名來自《桃花源記》,詞作所寫之時節(jié)乃春季,貼合調(diào)名。詞以《武陵春》為調(diào),可能還有一些深意:由“武陵”二字生發(fā)出來的“桃花源”夢境般“虛幻渺?!薄半y尋難覓”之意,與詞中的“聞?wù)f……也擬”而“終難”,正相吻合。

首句是四加三格式的七字句,形成一種意思的連貫,即“風(fēng)住塵香”伴隨“花已盡”,呼應(yīng)后邊的“事事休”,并為下闋之“許多愁”作鋪墊。所謂“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說的是“雷激電蕩”、“風(fēng)暴雨狂”等一切的爆烈性“摧毀”都結(jié)束了,世界復(fù)歸于平靜,然而此時需要面對的卻是一個與原來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帮L(fēng)住塵香花已盡”雖然說的眼前的凄風(fēng)苦雨后的悲涼與冷寂,但不由人不想起“國破、家亡、夫死”再加上“頒金事件”、“再嫁風(fēng)波”等一系列“不測風(fēng)云”過后的蒼涼與孤寂。在無數(shù)的國災(zāi)家難之后,美好的年華與生命也已走到了盡頭,該如何去面對這不得不面對的“殘山剩水”與“風(fēng)鬟霧鬢”呢?

“日晚倦梳頭”,正是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不但是“日晚”,還要“倦”,可見這“梳頭”之事的一再延遲,比唐人的“弄妝梳洗遲”要曲折許多、深透許多。當(dāng)年“鋪翠冠兒,拈金雪柳。簇帶爭濟(jì)楚”的那個人如今卻連頭都懶得去梳,生命是那樣的脆弱無力。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說:這“物是人非”“決不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變化,而是一種極為廣泛的、劇烈的、帶有根本性的、重大的變化,無窮的事情、無盡的痛苦,都在其中。”[1]下闋“也擬”、“只恐”,一轉(zhuǎn)一合,使小小令詞生出許多變化,增加了容量,也增強(qiáng)了感情表達(dá)的力度,越發(fā)襯托出當(dāng)此之際,殊難為懷之感。這種極度落寞、萬難開釋而又不甘就此消沉,在極度苦悶失落之中仍思振拔的思婦愁情,在之前的思婦詞作當(dāng)中很難見到。

其《永遇樂·元宵》詞則采用今昔對比、回環(huán)往復(fù)的結(jié)構(gòu),表達(dá)詞人流落江南之后的孤寂與隱忍心理,同樣塑造了一位悲苦之極、感人至深的思婦形象。劉辰翁即曾說:“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2]陳祖美先生說結(jié)拍三句“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有更深的寓意,向人暗示:“此時發(fā)出歡聲笑語的主要是不恤國事、不念恢復(fù)的權(quán)臣佞人及其隨之飛升的家人親屬。精忠報國的將相岳飛等等多被猜忌;建炎三年,為拯救高宗蒙難出了大力的張浚,竟亦被罷;同樣,功勛卓著的韓世忠,自知其主戰(zhàn)不得君心,此時意欲遠(yuǎn)禍,遂請求退還朝廷一切破格待遇,于清寒中度其晚年;還有更多的重臣不是被貶,就是自動退避……所以,‘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其所概括的也不僅僅是李清照一人因喪偶而產(chǎn)生的孤苦心情,其所隱含的當(dāng)是秦檜擅政時期忠藎之士噤若寒蟬,奸佞之輩無法無天的極度黑暗的政治現(xiàn)狀?!盵3]聯(lián)系起李清照的詩歌與散文,這種說法頗有道理。她的《上樞密韓公詩》:“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打馬賦》:“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都是詞人心念山河的例證。古人即曾謂李清照見識與胸襟非一般婦人所能比:“其詠史云:‘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衷疲骸燥猩ⅲ了辣∫笾??!菋D人所能道者?!盵4]因為心胸之不同,筆下的思婦形象也就突破了傳統(tǒng)藩籬,而呈現(xiàn)一種幽怨深廣、含蘊(yùn)豐厚的情味。

李清照其它詞作如《添字丑奴兒·芭蕉》:“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風(fēng)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等,其中的思婦形象均因“黍離之悲”而感慨深沉、悲苦凄絕,“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這些詞句反映出來的情感超越了之前的閨房思婦形象,將個人悲愁與時代悲愁凝結(jié)在一起,愁思突破閨房而縈回于天南地北之間,為思婦形象的塑造翻開了新的一頁,影響了整個南宋詞壇思婦詞創(chuàng)作的走向。

二、“滿眼不堪三月暮”:纏綿與憤激

辛棄疾詞中的思婦形象繼承了李清照黍離之悲的融入,諸如“燈火闌珊處”的孤寂思婦、“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悲涼思婦,均與感慨國事有關(guān)。不同于李清照的是,他筆下的思婦更具一種郁勃不平、剛?cè)崤鲎驳牧Χ龋@與稼軒塊壘不平的人生遭際密切相關(guān)。

試看這首《滿江紅》: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fēng)搖翠竹。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

這首詞與稼軒另一首代表作《祝英臺近·寶釵分》一樣,成功塑造了“為情所困”的思婦形象。相對于《祝英臺近》的“昵狎溫柔,魂消意盡”[5],這首詞稍顯闊大與勁健,使得其在審美上有了一種柔中帶剛的效果。這首詞經(jīng)歷了兩度剛?cè)崤鲎玻阂皇亲髡叩挠⑿勰袃褐畡偱c所用文體之柔的碰撞,稼軒把失落英雄的深悲劇痛借助婉約小詞來抒發(fā),賦予小詞特殊的美感;二是詞中主人公女性之柔與表達(dá)手法之剛的碰撞,由于這一“女性”顯示出不同于傳統(tǒng)女子的眼界特大、情思至剛的美,便賦予了小詞更加特殊的美感。這即論者說的健筆寫柔情”,稼軒筆下,思婦的形象脫胎換骨了。

詞體因其長短錯落的句式,流動變化的節(jié)拍韻律,向來以抒發(fā)婉曲幽微的兒女之情為主,即人們常說的“詩莊詞媚”,因而詞的語言大多柔媚婉麗。此詞開篇即著一“敲”字,接下來的“斷”、“千山”、“立盡”等蒼勁有力字詞的運用,一改過去詞專用柔麗之語的風(fēng)習(xí),帶動整個詞篇進(jìn)入一種硬朗冷峻、勁拔脫俗的“高格調(diào)”。

這首詞寫思婦,不用傳統(tǒng)的“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fēng)”,代之以“倚樓人獨”、“立盡月黃昏”;寫相思,不用傳統(tǒng)的“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代之以“敲碎離愁”、“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梢娖鋭沤?、闊大。但詞人又沒有完全打破傳統(tǒng),而是在傳統(tǒng)的“柔媚”當(dāng)中,適當(dāng)融入了作者本人的個性、風(fēng)格,避免了“流于粗豪”的毛病,既做到了推陳出新、別具一格,又不失傳統(tǒng)詞體原有之風(fēng)味,可謂纏綿思婦情與激蕩英雄氣的巧妙融合。

另外,在上下文的勾連上,詞人一貫善于通過一些連接詞的運用,造成一種氣勢,使整篇作品一氣貫穿、蕩氣回腸。這首詞中作者先后用了“不堪”、“已覺”、“但”、“空”、“何時”、“不(迷)”、“只(礙)”、“最”、“盡”等連接詞,形成一種氣的“激蕩回旋”,給人以極強(qiáng)的生命感。這方面,也是對傳統(tǒng)小詞基本不用這類語匯的突破。這方面開風(fēng)氣之先的應(yīng)是柳永,但柳永雖用連接語,但缺少稼軒這樣的力度。劉克莊即說稼軒詞“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6],這種語句烘托下的思婦形象自然在婉柔之外多了幾分豪氣與剛性。

再看其《滿江紅·暮春》:“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嚼?、一番風(fēng)雨,一番狼藉。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蓖瑯右蚤|中思婦形象寄寓作者性情,塑造了一位不同于傳統(tǒng)的別具風(fēng)味的思婦形象。這首詞同樣通過一種語“氣”上的“轉(zhuǎn)折騰挪”,達(dá)到一種“潛氣內(nèi)轉(zhuǎn)”的力度。上片的“一番……一番……”,下片的“空……”與“怕……”,字里行間一種抑制不住的“愁極”“怨極”之“氣”盤結(jié)回蕩……辛棄疾的詞的妙處正在于這種矛盾沖突、包羅萬象,也在于這種激蕩之下產(chǎn)生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幼安之佳者,如《摸魚兒》《賀新郎·送茂嘉》《青玉案》《祝英臺近》等,俊偉幽咽,獨有千古。其他豪放之處,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寧夢窗輩齷齪小生所可語耶?”[7]

這兩首《滿江紅》可謂這種“摧剛為柔”、“比興寄托”的代表。類似篇目還有《朝中措·綠萍池沼絮飛忙》《青玉案·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等。詞中思婦大都保持了柔麗的外表,而骨子里的“剛強(qiáng)隱忍”、“激憤難平”也總是那么淋漓飽滿、力透紙背。這為詞壇的思婦形象增添了新的藝術(shù)感染力。

所謂“器大者聲必閎”[6](596),如此富于“英雄氣”的思婦形象出自稼軒筆下,絕非偶然,正是稼軒這位“有不可一世之概”[6](602)卻屢次被閑置不用的失落英雄本色與詞體本色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眾所周知,稼軒青年時期即“壯歲旌旗擁萬夫”,“活捉張安國”,“圣天子一見三嘆息”,南歸之后卻長期遭遇被冷落、邊緣化的命運,胸中自是悲苦難抑、郁勃難平。與屈原“娥眉曾有人妒”相似的遭際使他親近騷人,并吸取騷體“香草美人”筆法,將家國不平事寄于兒女情長,把滿腔憤懣托之歌詞當(dāng)中,正所謂“其長短句之作,固莫非假之鳴者哉”[5](605),從而塑造出柔中帶剛、憤激慷慨的思婦形象。

三、“冥冥歸去無人管”:清高與冷艷

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曾經(jīng)在合肥有過一段情緣,[8]之后飄零落魄,難再與意中人重會,這成為他一生難以釋懷的一段傷心事。故而出現(xiàn)在姜夔筆下的思婦,多與合肥女子有所關(guān)聯(lián),這為其筆下思婦形象增添了一份真摯深婉的情思。姜夔精通古樂,擅自度曲,為人古雅簡淡,時人謂之“貌若不勝衣”、“似晉宋間人”,詩詞創(chuàng)制追求“高妙”,用語脫棄凡俗,抒情避免發(fā)露,詞風(fēng)承繼并推進(jìn)南渡以來詞壇“復(fù)雅”潮流,“古雅峭拔”,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9],再加上一段傷懷國事、悲悼沉淪之情,故其筆下的思婦往往冷艷幽邃、不同俗常。下面這首《踏莎行》即如此:

自東沔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yuǎn)?;茨橡┰吕淝?,冥冥歸去無人管。

詞作小序交代,詞乃“江上感夢而作”,詞人深情地想象,可能是情人的魂魄暗中追隨自己而來,化作了這一段夢境。而夢醒之后,她的魂魄只能踽踽獨行于千山冷月之下,孤獨凄涼地離去。詞作化唐傳奇《離魂記》情節(jié)于詞中,設(shè)想新奇,于詞家罕見。離魂穿越千山萬水逐郎而來,潛入情人夢中,又于夢醒時分在冷月之下山之間踽踽獨行、黯然離去。詞人沒有用太多筆墨描寫她的姿容樣貌,而是突出渲染思婦夢中依稀朦朧的形象與離魂的冷艷奇幻、孤高寂寥的影蹤。詞人尤其喜好運用冷色調(diào)來處理深摯的戀情,孤獨的“離魂”與“冷月”疊加,使得思婦形象愈發(fā)陰氣蕭森、孤高冷艷。

下面這首《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同樣如此: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fēng)冷、香遠(yuǎn)茜裙歸。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這首詞明為詠物,暗則思人,紅梅花影映現(xiàn)著思婦的姿容,紅梅幽事透露出思婦的深情。夏承燾先生考證說,姜夔與合肥情人“兩次離別皆在梅花時候,一為初春,其一疑在冬間。故集中詠梅之詞亦如其詠柳,多與此情事有關(guān)?!盵8](272-273)這首詠寫紅梅的詞作便字字句句關(guān)乎合肥女子的情思,花與人合成一片,亦是詠花,亦是寫人。梅花本來就幽韻冷香,再加上姜夔之高妙手筆,越發(fā)映現(xiàn)出思婦之幽潔冷艷。上片寫漫步江邊的所見,景中寓情,寫冷月下梅樹的柔弱瘦小與飄零,幻化出合肥女子的嬌小纖細(xì)的身影?!霸聣嫛倍郑M顯時光的蒼老冷寂之感。“浸愁漪”三字,寫眼前枝條浸在水中的樣貌:凄冷暗淡的月色之下,冰冷昏黑的水面之上,花枝顯得那樣弱小與不堪。下片寫漫步江邊引發(fā)的情思,情中見景。因上片的睹梅花而思故人,下片隨即轉(zhuǎn)入對過往游歷的感嘆,時光流傳,物是人非,像天地間一只沙鷗,自己在命運的捉弄下南北游歷,而遠(yuǎn)方的她則相思血淚、魂斷夢縈。

同樣這首詞在處理熾熱的戀情時,采用清冷的色調(diào):當(dāng)時是清寒的月夜,且月之將落十分,地點是冰冷昏暗的水邊,襯托梅樹的冷清孤寂,也映現(xiàn)思婦的孤高凄艷。又活用娥皇女英“斷魂”湘江,淚染斑竹之典,渲染出一種陰冷凄艷的氛圍,詞中的思婦形象同樣孤寂、陰冷、幽獨,借用古人對姜夔的詞的評價,可謂“瘦石孤花,清笙幽罄”[5](668)、“在樂則琴,在花則梅”[5](677)也。

其他如《疏影》之“照君不慣胡沙遠(yuǎn),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秋宵吟》之“搖落江楓早。嫩約無憑,幽夢又杳。但盈盈、淚灑單衣,今夕何恨未了”,《媚嫵》之“亂紅萬點。悵斷魂、煙水遙遠(yuǎn)”,《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fēng)》之“恨入四弦人欲老,夢憑千驛意難通”,《醉吟商小品·有正是春歸》之“夢逐金鞍去。一點芳心休訴,琵琶解語”,都刻畫了“離魂”倩女式的奇幻冷艷的思婦形象。從這些詞中,都依約可見那位清寒孤高、凄絕不群的思婦,她身上寄托著姜夔這位高潔之士感時傷逝的綿長情思,更寄托著姜夔“古雅峭拔”[9]的審美追求。

姜夔這種以冷色調(diào)渲染凄清氛圍,用魂夢構(gòu)筑凄艷格調(diào),用瘦勁詞語營造峭拔風(fēng)骨的思婦詞,被譽(yù)為“剛健中含婀娜”[5](682)。姜夔與辛棄疾雖都是以健筆寫柔情,但二人卻區(qū)別甚大:辛之健在英雄之剛健,姜之健在文士之瘦勁。正如周濟(jì)所言:“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5](672)二人用健筆塑造出的思婦形象,都新雅別致,與傳統(tǒng)的“寸寸柔腸,盈盈粉淚”、“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式的柔筆寫柔情的思婦形象區(qū)別開來,影響著整個南宋詞壇有關(guān)思婦的詞作的創(chuàng)作走向。

四、結(jié) 語

相較于北宋以前的思婦詞,南宋思婦詞無論是手法的純熟、情感的飽滿,還是藝術(shù)形象本身的豐富生動上,都達(dá)到一個新的高度。相對于《花間集》中“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式的濃麗纖柔、思君念遠(yuǎn)的思婦形象來,南宋詞中的思婦形象顯得更加別有寄托、感慨深沉、情思高華、卓爾不群。南宋詞中思婦形象的這種轉(zhuǎn)變整體來說與靖康之難后“國是日非”的社會現(xiàn)實密不可分,是詞人“目擊神傷”[5](683),“《黍離》周道”之感日生,“往來江淮,緣情觸緒,百端交集,托意哀絲”[5](671),將家國之難與個人遭際拼成一片,并結(jié)合詞體特性探索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同時也是南渡以來詞壇復(fù)雅呼聲日漸高漲,“稼軒出始用氣,白石出始立格”[5](678),“別開天地,橫絕今古”[5](604),“一洗華靡,獨標(biāo)清綺”[5](668),詞體逐步雅化的自然呈現(xiàn)。

[1]沈祖棻.宋詞賞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44-145.

[2]段大林.劉辰翁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351.

[3]陳祖美.李清照新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94.

[4]王學(xué)初.李清照集校注·附錄·詩女史[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9:310.

[5]孫克強(qiáng).唐宋人詞話[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1999:593.

[6]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597-598.

[7]王國維.《人間詞》、《人間詞話》手稿[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58.

[8]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72.

[9]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265.

[責(zé)任編輯:高辛凡]

劉曉珍,女,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浙江傳媒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浙江 杭州,310018)

I207.23

A

1008-6552(2017)01-0153-05

猜你喜歡
稼軒思婦姜夔
南宋姜夔《白石詩說》詩法屬性新探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春 思
課外語文(2022年7期)2022-03-17 06:29:10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長相思·一重山
稼軒詞里擬人多
中華詩詞(2021年10期)2021-12-31 08:56:30
稼軒詞錘煉字句與對仗的藝術(shù)
北方論叢(2021年2期)2021-05-22 01:33:42
《詩經(jīng)》和《古詩十九首》中的“ 思婦詩”比較研究
對姜夔自度曲音樂本體的現(xiàn)代解讀
陸明君
邻水| 江都市| 安新县| 桦南县| 建瓯市| 堆龙德庆县| 徐闻县| 界首市| 绿春县| 文登市| 汉源县| 娱乐| 本溪市| 织金县| 大方县| 宁河县| 赤城县| 盐山县| 安泽县| 和龙市| 浑源县| 交城县| 肇源县| 崇仁县| 盐城市| 北川| 正安县| 合肥市| 合作市| 防城港市| 平阳县| 沾益县| 浦东新区| 桑日县| 秦皇岛市| 那坡县| 彰化县| 休宁县| 吕梁市| 凤阳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