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貴
高效閱讀方法淺析
劉德貴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理念與要求。初中語文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修養(yǎng)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與方法,創(chuàng)新和完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依據(jù)新課改要求,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應用帶讀與跟讀相結合的方法,但這種教學方法,只會增強學生的厭學感,學生無法在課文閱讀當中深刻地思考和領悟。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合理運用問題引導滲透式方法,在有效構建多層次教學的基礎上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孔乙己》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滲透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多個層次中感悟到主人公孔乙己生活的不易。在第一層次,合理設計跟讀來導入問題。讓某學生朗讀孔乙己在店里喝酒,旁人看他和議論他的內(nèi)容。進而導入到第二層次,教師加強問題引導:思考一下,孔乙己臉上的傷是如何來的?酒館的客官不但沒有安慰他,反而給予了譏諷和嘲笑,這是為何?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加以探討。在激烈的探討過程中,能激發(fā)出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進而進入到第三層次,在這一層次,應當滲透問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孔乙己可以在30天內(nèi)還清欠酒館的錢,然后酒館就抹去了粉板上關于他欠錢的信息。教師加以引導:可以看出孔乙己不是故意去偷竊的,可是為什么他沒有拖欠酒錢?進而引發(fā)更深刻的討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再次閱讀課文,就會逐漸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學生從內(nèi)心熱愛語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合理分解學生應有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各個能力點的量化。學生的語文能力點主要有:合理歸納段意的能力、準確提煉核心思想的能力、正確辨析文章思路的能力、有效篩選和整合閱讀信息的能力、全面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推斷能力、鑒賞能力、科學評價能力等等。教師在加強對學生相關能力點的訓練之前,必須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速讀常識,且要掌握基礎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結合閱讀材料,合理運用計時閱讀等方法,加強量化考核。在加強對學生能力點訓練之后,就能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要想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必須首先激發(fā)出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這是關鍵。在加強初中語文情景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感。初中生的學習情感化特點比較明顯,該特點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對教師的情感上面,還體現(xiàn)在學生對課程的情感上面。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情感變化情況來教學。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必要的語言激勵和眼神肯定,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信心。要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節(jié)課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多收集相關圖片信息,也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設計動畫來教學,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立體的聲像當中快速掌握文章大意,還可以賦予閱讀內(nèi)容較強的立體性,促進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全面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語文閱讀語言的美感,并不單純是課文內(nèi)容的語言美感,還是指閱讀語調(diào)、音色以及情感等的美感。對于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往往需要不同的閱讀方法,且要注意合理運用閱讀語調(diào)。例如,“橋,多么美!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于繪畫的形式美。”閱讀者在閱讀“橋,多么美!”這句話的時候,必須保證語氣、情緒足夠飽滿,讓聽者感受到閱讀者對橋的喜愛。而在閱讀“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于繪畫的形式美”這句話的時候,必須保證閱讀語氣足夠平緩,要帶著比較細膩的情感去讀。只有合理運用審美閱讀方法進行教學,才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賦予閱讀美感和深厚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能從根本上提升語文教學整體效率。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閱讀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湖北宜城市流水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