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紅
從東官到東莞:東莞得名由來
——兼與黎誠先生商榷
梁燕紅
東莞作為嶺南古邑,經(jīng)歷了5000多年的文明史,1600多年的建置沿革史。歷史上的東莞行政建置經(jīng)過多次變遷,區(qū)域位置變化較大,造成了對東莞歷史分期研究的困境。然而不管區(qū)域范圍擴大還是縮小,東莞是獨立的行政建置還是隸屬于廣州或者惠州等地,而其地名的演變是有史可考、明辨清晰的。通過對東莞地名沿革、演變的梳理,分清新舊地名出現(xiàn)的順序,可以從中了解東莞地名得名的緣由,對于了解東莞本地自然與社會的變遷有重要意義。
秦以前,東莞屬于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發(fā)兵嶺南后平定嶺南,置桂林郡、象郡、南??と?,時東莞屬于南海郡管轄;漢承秦制,在南??さ幕A上增設六縣,東莞屬于番禺縣。[1]在此之前,在今東莞的土地上均未出現(xiàn)“東莞”的地名。三國吳黃武(222—229)中,分增城另立東郡。[2]吳孫皓甘露元年(265),在莞地置司鹽都尉于東官場(東方鹽官之意)。入晉,廢東官郡,其地分屬番禺、增城。現(xiàn)在普遍接受東晉時期設置東官郡,建立寶安縣的說法,即《讀史方輿紀要》之說。東晉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地立東官郡,置寶安縣,此為東莞立縣之始。當時東官郡轄寶安、安懷、興寧、海豐、海安、欣樂六縣,郡治在蕪城(今深圳南頭)。南朝梁天監(jiān)六年(507),改東官郡為東莞郡。南朝陳禎明二年(588),復改東莞郡為東官郡。
隋統(tǒng)一中國后,廢東官郡,其地隸屬南???。隋開皇十年(590),廢郡置州,寶安縣隸廣州。唐至德二年(757)九月,將寶安改名為東莞,縣治移至到涌(今莞城),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唐乾元元年(758),南??蜌w廣州,東莞屬之。唐咸通三年(862),分嶺南為東、西道,賜嶺南東道為清海軍節(jié)度。唐末,東莞縣隸清海軍節(jié)度。五代南漢劉龑乾亨元年(917),以廣州為興王府,東莞屬之。
宋代在嶺南設廣南路,宋太宗(976—997年在位)末年,分廣南路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此為廣東、廣西名稱之由來。廣南東路治所在廣州,下屬14州,東莞屬之。宋開寶五年(972),改興王府為廣州中都督府,廢東莞縣入增城縣,隸廣州中都督府。六年(973),復置東莞縣。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分東莞的香山鎮(zhèn)立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澳門以及廣州市番禺區(qū)、佛山市順德區(qū)的部分地區(qū))?!端问贰さ乩碇尽酚涊d,紹興二十二年,以東筦香山鎮(zhèn)為縣。[3]
元代嶺南整個地區(qū)行政建置與以往有較大改變,沒有設置獨立的行政區(qū)劃,而是將原來廣南東路的轄區(qū)歸江西行省管轄,廣南西路歸湖廣行省管轄。在設廣州路總管府,領縣七,東筦[4]以中縣屬之。
明代將嶺南兩廣地區(qū)與湖廣、江西分開。洪武元年(1368),置廣州府,后為廣東布政使司,東莞隸之。
清代東莞沿襲明制,為廣州十四縣之一。
民國至1985年,一直為東莞縣,只是不同時期隸屬于不同區(qū)管轄。
1985年9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仍屬惠陽地區(qū)管轄,并列入珠江三角洲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1986年3月,東莞市委與市政府正式掛牌。直至2004年辦公所在地都在莞城。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復,東莞升格為地級市,直隸廣東省轄。東莞市陸地面積2 46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50平方千米。
2004年東莞的行政中心搬遷到南城。2005年,東莞市行政區(qū)劃分為4個街道辦、28個鎮(zhèn)、596個村(居)委會。
地名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的出現(xiàn)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東莞地名的演變是隨著其建置沿革而改變的?,F(xiàn)在學者普遍認同,東晉咸和六年于此設置寶安縣屬東官郡,此為東莞立縣之始。[5]但是,對于東莞這一地名最早出現(xiàn)卻一直沒有明確。根據(jù)《廣東省東莞市地名志》所載,三國吳黃武三年(224)置東莞郡,郡治在蕪城(今深圳南頭),被認為是東莞在行政區(qū)域上立名之始。[6]三國吳時,東莞屬增城。陳伯陶民國《東莞縣志》云:增城縣,漢番禺地,吳黃武中于此置東莞郡而立增城縣,因增江為名。清阮元《廣東通志》記載,吳立東郡,此處之“東郡”在王象之看來即為東莞郡。陳伯陶《考樂史〈太平寰宇記〉》一文,實出于《通典》,認為東郡應該是東莞郡,“鈔寫者誤脫莞字也”,因此有人認為此為東莞立縣之始。晉時廢東莞郡,直至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置東官郡,其后歷朝歷代東莞基本延續(xù)著郡治。至唐至德二年(757)九月改為東莞縣,縣治到涌(今莞城),“取舊郡名也”,“按東莞之名,縣自此始也”。[7]此后,東莞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東莞在歷史上曾出現(xiàn)如下地名:東(郡)、東官、東莞、東筦。先有“東官場”,再有“東官郡”,繼而改為“東莞郡”,又復“東官郡”,后廢“東官郡”,最后改寶安為“東莞縣”。其中,東官、東莞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東莞毫無疑問沿用時間最長,直至今日。這里主要探討東官、東筦和東莞之關系。
1. 東官與東莞
查閱各時期東莞縣志或者涉及有關東莞歷史的史志發(fā)現(xiàn),歷朝修撰東莞縣志的文人學者或者提及東莞歷史的學者,對東莞、東官并不作區(qū)分,特別是在元代以前,二者幾乎是混合使用的。如陳伯陶歷時六年修撰《東莞縣志》,被認為是“為歷史上東莞志書之最”,在本書同樣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皷|晉成帝分南海立東官郡”,后又有“東莞縣晉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寶安縣屬東莞郡”之語。然而作者本身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在參閱了眾多志書,博行采訪的基礎上,他對此做了考證:《宋書·州郡志》云,東官郡晉成帝立,而《阮長之傳》云,補平越長史東莞太守?!堆蛐鳌吩疲蛳3鰹閺V州刺史,請蕭惠徽為東莞太守?!睹鞯奂o》云,妖賊攻廣州,陳伯紹討平之,遷東莞太守,字皆作“莞”,不作“官”?!赌淆R書·州郡志》志云,東官郡,而《郁林王紀》云,以東莞太守臧靈智為刺史?!读簳ぬ占局眰鳌吩?,齊初季直出為東莞太守。又《陳書·孫瑒傳》云,除東莞太守行廣州刺史,字皆作“莞”,不作“官”。史文不應牴牾至此??肌稌x書·葛洪傳》云,鄧岳表為東官太守,是晉時稱東官不云東莞,疑宋初改東官郡為東莞郡,故紀傳皆稱東莞,志特沿著時舊稱,仍作東官耳。[8]陳志通過對歷代史書的梳理,辨明了由東官而東莞的次序。認為可能是宋初將東官郡改為東莞郡。但據(jù)郭文炳所修《東莞縣志》:“梁改東官郡為東莞郡”。[9]因此,由東官而東莞的時間還有待考證。而后又注意到,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瑯邪[10]立東莞,三國吳時分南海立東官,則東官是為了避免地名的重復,以示區(qū)別。南朝宋時分瑯邪之東莞廢,東官隨之改回東莞。然而這一說法仍值得商榷,因為自南朝宋以后,唐以前,志書上都沿用的是東官,而非東莞。陳伯陶《東莞縣志》可謂沿著時舊稱,然明崇禎張二果所修東莞縣志也一直用東官郡,清郭文炳在修縣志時所寫的序言中仍用“東官”,又似乎不能用陳之說解釋。
2. 東筦與東莞
陳伯陶《東莞縣志》載,最早用“東筦”一名見于南宋。(宋)南渡后無信安,增縣一香山。隨后加注釋:紹興三十二年(應為二十二年)以東筦香山鎮(zhèn)為縣(《宋史·地理志》)[11]而后至元代,在廣州設立總管府,領縣七:南海、番禺、東筦、增城、香山、新會、清遠。元代以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東筦”一名。根據(jù)陳伯陶考證,竹字頭的筦只在《宋史》、《元史》中出現(xiàn),指筦鹽筦鐵。唐宋以前各類史書如樂史《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紀勝》等都寫作“莞”。《宋史》為元脫脫所著,可能從元代開始改用“筦”字。但是,元代也有用“莞”字的,如資福寺元至正七年鐘款及元至正二十一年黃常撰王府君墓志銘中都寫做“莞”,或許在至正年間又改從草頭。
1. 關于東莞地名最早出現(xiàn)時間
關于東莞地名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在史志中大致有三種看法:一是三國吳時分增城置東莞郡,這被認為是東莞在行政區(qū)域上立名的開始。[12]二是東晉咸和六年,從南??し至|官郡,以寶安縣屬之,此為東莞立縣之始。[13]三是唐至德二年寶安縣移治于到涌,即今莞城,更名為東莞縣,故一般史志,多以東莞縣始建于唐,屬廣州。[14]通過查閱東莞相關史志,若是單就東莞這一地名出現(xiàn)的時間,可信度更高的是第一種說法。史料記載,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采納桑弘羊官辦鹽、鐵的建議,在全國28個郡設立“均輸鹽鐵官”,寶安是南??ぷ畲蟮柠}場之一。西漢期間,朝廷在廣東設立東、西兩處鹽官,其中寶安鹽業(yè)發(fā)達,南頭一帶被稱“東官鹽場”。東莞地名與地方建置息息相關,而東莞的建置與古代鹽業(yè)生產(chǎn)也密切相關。三國時期,東吳甘露元年(265),特在東官場設置帶有軍管性質的鹽官——司鹽都尉。作為鹽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基地,東官鹽場的設置應該是后來東莞地名的直接來源。
2. 東莞地名由來
(1)莞草說。
關于東莞地名的由來,普遍認為東莞盛產(chǎn)莞草,本地人多以莞草編織為業(yè),又因東莞地處廣州東面,因此稱為東莞。最早提到這種看法的是明天順《東莞縣志》:“莞,草名,可以為席。邑在廣州之東,海旁多產(chǎn)莞草,故名”。[15]隨后,清初屈大均在其著《廣東新語》中寫道:“蓋其為用最古,東莞人多以作莞席為業(yè),縣因以名??h在廣州之東,故曰東莞,亦曰東官。”[16]清嘉慶《東莞縣志·產(chǎn)物卷》中記載:“莞草出厚街、橋頭近海諸鄉(xiāng)潮田所種,土人以織席,或染作五色如罽,縣之得名以此?!边@也是縣名得之“莞草”的明確記載。自此,此觀點多為后人沿用。廣東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徐俊鳴教授在《廣東各市縣名稱來源》一文中也引用了屈大均《廣東新語》中的說法,認為東莞縣是因其特產(chǎn)而得名。[17]司徒尚紀教授認為,從地名學的視角看,綜觀廣東整個行政區(qū)劃命名方式,大致可分為地理和人事兩大類,地理類分為山水、方位、物產(chǎn)、古國、駐所、民族、自然現(xiàn)象等,而東莞屬于物產(chǎn)類。[18]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19]司徒尚紀教授也認可了東莞地名的由來是源于莞草。東莞著名文史專家楊寶霖也曾多次在多種場合闡明此觀點。
雖然上述說法普遍被接受,但是仔細考究,其中未免有些疑問。若莞草真的是東莞這一地名由來的原因,則有必要對莞草在東莞的種植歷史做一了解。關于莞草,《詩經(jīng)》中就有記載:“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但并非歷史上記載的莞草都出自東莞。在歷代所修東莞地方志中,記載莞草的并不多見。據(jù)現(xiàn)有研究,東莞種植莞草歷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據(jù)《宋起居注》載:“廣州刺史韋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領。”這說明在南北朝的劉宋時期,東莞人已大量生產(chǎn)草席。清嘉慶《東莞縣志》物產(chǎn)卷記載:“莞草出厚街、橋頭近海諸鄉(xiāng)潮田所種”。在清朝時“莞草”只“出厚街、橋頭近海諸鄉(xiāng)”,種植面積似乎已然縮小??v使莞草對東莞地名由來有重要影響,回過頭看,東莞地名的出現(xiàn)應在西漢三國吳時,最晚也在東晉時期,與所載之南北朝時間不一致。另外,東莞水草編織業(yè)在歷史上曾一度非常興盛,這無庸質疑。莞人大量生產(chǎn)草席,野生的水草應該不能滿足大規(guī)模的編織業(yè)需求,因此必須開始人工種植。東莞最早栽植人工水草的地區(qū),是屬于現(xiàn)在厚街區(qū)的上下石角圍和三屯鄉(xiāng)附近,但都不過一百年左右。[20]而且據(jù)研究,明清時期是莞草編織業(yè)較為發(fā)達的時期,清末國門被迫打開后,在洋商的迫使下,東莞在厚街涌口、雙崗等村擴大莞草的人工種植面積,并形成較多的草織作坊。然而事實是,元代以后東莞這一地名已經(jīng)基本定型。更奇怪的是,劉炳奎等在研究東莞草織業(yè)發(fā)展史的文章中一字不提莞草,所提及的東莞人工水草的草種中,有如大穗紅芽、白芽仔、黑仔、石竹等,其中都沒有莞草。由此不得不對莞草對時人的影響力產(chǎn)生質疑。
(2)移民說。
西晉末年東晉初年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移民高潮。對于移民的研究,葛劍雄教授在其《中國移民史》中談到研究移民的一種方法——地名學的研究方法時指出:由于人們有將原來的地名使用于新遷入地的習慣,所以歷史上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地名“搬家”,原來在北方的地名以后出現(xiàn)在南方,本來應在沿海地區(qū)的地名卻轉到了山區(qū),域外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地名卻在漢族聚居區(qū)落了戶。原始地名的轉移過程在很多情況下是與當?shù)厝丝诘倪w移過程一致的,而且由于少量的、流動的人口一般不可能引起這種轉移,所以一個原始地名轉移的完成實際上就標志著一次移民運動的完成。[21]由此可見,移民與地名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移民從原籍落腳他鄉(xiāng),難免會與土著發(fā)生沖突與爭斗,與此同時也在與土著不斷融合并進,其中斗爭與融合的結果將在地名上反映出來。
結合東晉南朝對大批南下移民僑置政策的文獻記載,黎誠在《“東莞”地名由來考辨——基于文獻史料的“移民說”探析》一文中同樣質疑了莞草說,在比對了山東“東莞”和廣東“東莞”的建置沿革后,查閱相關資料,認為二者在時間上曾同時存在過,有過不同的交集。根據(jù)西晉末年東晉初年移民大規(guī)模南遷,東晉在江南實行僑置和土斷政策,山東之東莞郡于徐州有僑置郡南東莞和東莞,而廣東東莞郡的設置剛好在僑置—土斷的過程之中,因此,“比較肯定地說,咸和六年設置的‘東莞郡’,正是為了安置來自原來山東地區(qū)‘東莞郡’的南渡移民而設置的‘僑置郡’”。[22]
通讀全文,筆者認為黎誠所提出的東莞地名由來移民說較有新意,但是作為佐證的直接的文獻資料還是相對欠缺。因東晉咸和六年(331)設置東莞郡的時間剛好在東晉南朝僑置—土斷的過程之間便得出“咸和六年設置的‘東莞郡’,正是為了安置來自原來山東地區(qū)‘東莞郡’的南渡移民而設置的‘僑置郡’”的結論,未免過于輕率。筆者通過大量東晉南朝時期僑置州郡縣的研究研讀,提出一點拙見,與黎誠先生商榷。
首先,在東晉南朝時期大規(guī)模的僑置州郡縣,嶺南地區(qū)應無僑置的州郡縣。
西晉永嘉之亂后,北方移民大量南遷,“洛京顛覆,中州仕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23]“其后中原亂,胡寇屢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蘇峻、祖約為亂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度江者轉多,乃于江南僑立淮南郡及諸縣”。[24]隨著北民南遷規(guī)模的擴大,東晉在江南設置僑州郡縣,安撫流民。僑置州郡縣,是相對于其原籍而言,流民南渡后,“皆取舊壤之名”,于是有了與原籍相對應的僑置州郡縣地名。流民在僑置的州郡縣里屬于白籍,享受王朝的優(yōu)撫待遇,免除賦稅和徭役,一開始沒有占有土地,即無實土,不役不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流民逐漸與土著融合,擁有土地,在新的行政區(qū)劃中站穩(wěn)腳跟并繁衍生息。如此一來,流民與土著難以區(qū)分,并開始承擔賦稅等。為更好地整理僑置州郡縣,平息僑民與土著之間的矛盾,東晉南朝開始實行“土斷”,即以土斷定,對于僑置郡縣,則依其寄寓之地,斷入當?shù)刂荩▽嵵莼蛴袑嵧恋膬S州)。這種“依界土斷”的條格,遂導致地方行政系統(tǒng)的重新組合。[25]由此看來,僑置—土斷都是東晉南朝時期為了應對大規(guī)模的北方移民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據(jù)研究,真正意義上的僑州郡縣開始于東晉南朝時期,東晉當時都城在建康,占據(jù)著江南和東南地區(qū),北方流民南下,由今山東、河南南下的流人多數(shù)跨過淮河,到達江南地區(qū)。因此,江淮、蘇南、皖南是僑州郡縣的主要設置區(qū),其中江蘇省最多,在南下的約90萬名流民中,有26萬名僑居在江蘇。據(jù)統(tǒng)計,北方諸州均有輸出移民,獨平州無,接受移民只限于江城諸州,寧、交、廣三州無。[26]譚其驤教授在其文中的對應注釋中說到:“此據(jù)僑州郡縣之記載而立言”。實際上就明確了一點,在東晉南朝此次大規(guī)模的僑置州郡縣中,廣州(時治南海番禺,統(tǒng)郡十:南海、臨賀、始安、始興、蒼梧、郁林、桂林、高涼、高興、寧浦)并沒有僑置的州郡縣。原因在于,寧、交、廣三州地處荊、揚、江、湘、梁、益州之南,北人在南遷的過程中,極少能越過江南諸州而到達嶺南的交州、廣州等。歷來學者在研究這一時期的僑置州郡縣時都沒有述及嶺南地區(qū),淮南、江南、漢水流域及益州地區(qū),是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四大分布區(qū)。[27]
同時,東晉時期曾進行過四次土斷,可考的首次土斷發(fā)生在咸和年間(326—334),按照這一時間,廣東東官郡之設立在東晉咸和六年即331年,即在東晉進行的首次土斷之內。然而綜觀《晉書》,全書毫無涉及首次土斷的文字。據(jù)胡阿祥推斷,咸和年間土斷估計規(guī)模不大,否則《晉書》不會毫無涉及,或許,也可以將之視為土斷的初步實行。按此,土斷的首次實行直接就推行到嶺南幾乎不可能。因此,也不存在說在土斷過程中居于北方山東之東莞的郡縣名在嶺南地方保留下來了。
但是,東晉南朝在嶺南地區(qū)不設立僑置州郡縣,并不意味著嶺南地區(qū)就沒有接受北方移民?!熬湍隙梢评瓒裕膊粌H移居于沒有僑州郡縣之地,實際上不設僑州郡縣之地,亦多僑姓高門棲止”。[28]實際上,這是當時客觀上形成的東晉南朝時期僑流人口地理分布與僑州郡縣地理分布不一致的現(xiàn)象。史書所載之僑置州郡縣,其僑流人口一般是呈團聚狀態(tài)的“鄉(xiāng)族集團”,人數(shù)較多,而且相對集中,在僑置新地設置行政管理便于對這部分僑流人口的管理。“那些遷入八閩、嶺南等懸遠內地的僑流,畢竟只是發(fā)源于北方的移民大潮的無力余波,人數(shù)既少,遷徙時間與遷入地區(qū)又較分散而不集中,加之南方地廣人稀,便于他們隨宜而居,故既不必也無法為他們僑置州郡縣。”[29]東晉時期廣東也新增加了一些郡縣,如在新置的晉康郡(治所在今廣東德慶)立僑寧縣,東晉末義熙年間在新置義安郡立義招縣(今大埔縣一帶),有義招流民之意。[30]東晉時期在嶺南設立的兩個代表性的縣,目的在于安置嶺北的流民,但并不是僑置土斷的結果,因此沒有與原遷出地相對應的地名。
東晉南朝時期,相較于江淮地區(qū)的移民來說,北方移民到達嶺南地區(qū)的人數(shù)較少。他們中只有少部分到達八閩地區(qū),極少數(shù)直接渡海到達廣州沿海地區(qū)。之所以較少移民到達嶺南,與東晉南朝政府的政治意圖息息相關。設置僑州郡縣的本意只是權宜之計,“在于利用北方遷來僑流的歸本之心、武勇之力,屯戍北部疆土,捍衛(wèi)軍事重鎮(zhèn),北伐西征,因此不僅絕大多數(shù)下層階級的僑流人口無力遠遷東晉南朝之內地,政府也不愿他們遠遷內地,失去控制,不便利用;與此相呼應,政府建立的僑州郡縣,自就不必遠離北方僑流人口的故土以至深僻南方內地。”[31]因此,當時的僑州郡縣普遍設立在江南地區(qū),總的形勢是靠近北方,而“無論福建八閩,還是嶺南交廣,也都不見僑州郡縣的設置”,[32]這與東晉南朝政府僑置郡縣的本意一致。
其次,山東之東莞與廣東之東莞并無可考之聯(lián)系。
在中國北邊,有著與東莞相同地名的是山東的古東莞縣,今天的山東省莒縣境內轄有東莞鎮(zhèn)。山東之古東莞縣由春秋時期的“東鄆”而來,西漢時改為東莞,屬瑯琊郡。此東莞地名由來:一是“鄆”與“莞”古音相近;二是與莒地盛產(chǎn)莞草有關。[33]東漢設立東莞郡,治東莞縣;三國時東莞郡屬徐州,轄東莞縣;西晉時期,東莞郡屬徐州,郡治東莞縣,后移治莒縣;永嘉之亂后,幽、冀、青、并、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繼渡過淮河,在淮南僑立幽、冀、青、并、兗五州并僑郡縣。后為區(qū)分原籍與僑籍,宋永初以后,在僑置州郡縣前加上“南”、“北”、“東”、“西”等方位詞,因此有了南徐州、南東莞的地名?!稌x書》所載:“元帝渡江之后(317),徐州所得惟半,乃僑置淮陽、陽平、濟陰、北濟陰四郡。……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東莞等郡,以屬徐、兗二州?!盵34]說的即為此。后來(411),“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統(tǒng)彭城、沛、下邳、蘭陵、東莞……十一郡。”[35]南北朝北齊時期,罷東莞郡;唐代前期,裁撤東莞縣。從山東東莞郡(縣)的沿革來看,東莞郡(縣)確實在東晉南朝時期在江南(徐州)有僑置郡南東莞和東莞,這是有史可考的僑置郡縣地名。
將山東古東莞縣與廣東東莞的建置沿革作一比對,在時間上,山東東莞的地名在西漢開始出現(xiàn),比廣東東莞早。根據(jù)現(xiàn)有的地方志資料顯示,廣東東莞的地名最早可能出現(xiàn)的時間是三國時期之東官郡;永嘉之亂后,由于朝廷的僑置政策,山東東莞縣在淮南之徐州出現(xiàn)了僑置郡縣東莞郡(南東莞),東晉咸和六年,從南??し至|官郡,這兩個時間上有巧合之處,著實容易讓人引起聯(lián)想。事實上,現(xiàn)存的史料中并未有直接的材料證明從南??し至⒊鰜淼臇|官郡是政府在嶺南僑置的郡縣。并且,若廣東之東莞郡是僑置郡縣,應該是之后從徐州僑置郡縣東莞郡之移民南下而形成的,然而在《徐州志》或者其他文獻資料中并未有相關記載。
再有,政府之所以在他處僑置州郡縣,都是因為彼處集聚了大量的僑流人口,特別是呈團聚狀態(tài)的“鄉(xiāng)族集團”,人數(shù)較多,而且相對集中。這樣一來,在僑置州郡縣的地方必定保留了原來遷出地的大姓。根據(jù)2007年東莞市姓氏人口調查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東莞五大姓分別是陳、黃、李、葉、劉。今山東省莒縣五大姓分別是王、張、劉、李、陳、孫。通過比對,兩個地方的大姓有互相重合的現(xiàn)象。細查東莞現(xiàn)存族譜,東莞陳姓祖先系從河南潁川發(fā)祥,唐代第七十代人陳道舉,考中進士后被分配到福建做官,定居福建。后人陳儻在距今八百多年前到惠州為官,晚年定居東莞,于是有今東莞六大陳姓村落。李姓多出自隴西,唐以后因為中原戰(zhàn)亂等原因由南雄珠璣巷不斷南下到達今天的東莞。[36]據(jù)此可以認定,東莞現(xiàn)在的五大姓中沒有來自山東地區(qū)的移民。再查東莞姓氏中與山東相關的姓氏,主要有六個,分別是庾、丁、譚、孔、盧、曾。這六個姓氏均起源于山東,后人不斷南下入粵的時間都在唐末至宋之間。[37]而此時,廣東之東莞的地名早已經(jīng)確立,地名的形成不可能受到這六個姓氏移民的影響。
(3)莞鹽說。
東莞的地名最早出現(xiàn)在文獻資料中的是“東官”,繼而“東莞”和“東筦”,而“東官”最早是作為鹽官的名稱出現(xiàn)的:“東官郡,故司鹽都尉,晉成帝咸和六年分南海立,東晉當領縣四?!盵38]明代吳中、王文鳳著《廣州志》和郭文炳所著清康熙《東莞縣志》都記載:“晉成帝析南海置東莞郡,然‘莞’本作官,蓋當時置司鹽都尉領之,如鐵官鹽官之類是也”。張二果《東莞縣志》記載,東莞鹽場原稱“東官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全國推行“鹽鐵均輸”,在廣東設立了東西兩處鹽官,三國吳時繼續(xù)在這里組織鹽業(yè)生產(chǎn)并設置管理機構和官員“司鹽都尉”,后來晉成帝置東官郡,沿用了東官場的舊稱。[39]東莞歷史上盛產(chǎn)海鹽。三國東吳甘露元年(265)設置了司鹽都尉,有東官鹽場,或為東方鹽官之意。東晉咸和六年又設置隸屬于東官郡的寶安縣,郡治、縣治都在寶安縣南頭,由當時任司鹽都尉的何志升任東官太守,此后歷代東莞轄地都有鹽場、鹽官的設置。鹽業(yè)生產(chǎn)不僅對當?shù)厣a(chǎn)生活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是西漢以后中央政府控制地方經(jīng)濟的重要手段。因此,對鹽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視,即意味著對地方管理的重視,足以說明鹽場和鹽官的設置對東莞地名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總體上,廣東歷代建立的縣,平均約有43%名稱被繼承下來,但在歷史早期建立的縣名很不穩(wěn)定。宋以后才改變這種狀況,明清基本不變,并發(fā)展為今日縣名。[40]事實上,東莞這一地名的變化也體現(xiàn)了這種演變規(guī)律。先有東官鹽場,再有東官郡、東莞郡、寶安縣,后廢郡改縣名東莞,這就是各志書所說的“取舊郡名”。清嘉慶《東莞縣志》記載:“東莞之名,見于《陳書》、《唐書》者,字皆作莞;宋元明三史則以莞為筦,其為何時所改,抑傳寫之訛,俱無可考?!?/p>
查閱《康熙字典》可知:“官,又與管通;筦,與管同?!痹俨殚啞稏|莞音字典》,“官”廣音gun,莞音gwên;“莞”廣音gun,莞音gwên,“筦”廣音gun,莞音gwên,同官。[41]可見“官”、“莞”、“筦”三字是相通的,也就是說東晉以后歷代東莞地名一直沿用著“東官”之名。因此,東莞地名之由來,就像各志書所說是“取舊郡名”,即是沿襲著古代東莞的地名一直至今。
綜合上述,東莞地名的出現(xiàn)最早應該是與莞鹽相關,而隨后出現(xiàn)的“官”、“筦”皆與莞音近,或可互相通用,因此,東莞地名的得名可以直接追溯到公元前110年的西漢東官鹽場的設置。山東之東莞縣設立于公元前127年,因漢武帝封城陽共王之弟劉吉為“東莞侯”而立縣。這樣,廣東之東莞與山東東莞出現(xiàn)的時間相距只有17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fā)生直接的聯(lián)系。
東莞地名的由來及其演變歷程實際上和東莞的行政建置息息相關。行政建置的變動,本身就可以成為歷史觀察的一個角度和焦點?!霸跉v史上,地方行政單位的變動,可以只是一種行政管理的考慮,也可以是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考慮。無論出于哪一種考慮,其實都隱含著一個歷史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從個地理區(qū)位變動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本地經(jīng)濟地位發(fā)展的變化和周邊地區(qū)的經(jīng)濟格局變化來看,可以是一個比較宏觀的市場格局變動的反應,也可以從中看到在政治上國家怎樣理解他的基層行政組織觀念的變化,特別是一種行政空間觀念的變化。”[42]從這一意義上說,東莞在歷史上行政建置的變遷,實際上體現(xiàn)了中央王朝對地方管理的變化。從在東莞地域設置鹽官開始,繼而將東莞從南??ぶ蟹至⒊鰜?,設置單獨的郡縣,再到香山、寶安等從東莞分離,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人們在東莞這片土地上活躍的結果,是東莞地區(qū)不斷得到開發(fā)的結果,“尤其是地名的變化,是人的行為疊加在這些地理空間上的結果”。[43]
東莞地處廣東省東南部,北靠廣州,一度歸廣州府管轄。從嶺南的整個開發(fā)歷程看,嶺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基本是以廣州為中心,逐漸向四周輻射。在此過程中,不管是廣州還是東莞,都屬于中原王朝的邊緣,尤其在古代,在邊緣地區(qū)設置的行政單位并非意在將邊遠地區(qū)納入管轄范圍,而是將其作為交通意義上的線和點的概念。因此,對于處于帝國邊緣的東莞來說,中央王朝不會直接在此地設立和中原一樣的出于轄區(qū)考慮的行政建置,而是在鹽場(東官場)設立鹽官——司鹽都尉,管理當?shù)氐柠}業(yè)生產(chǎn)。隨著嶺南地區(qū)的不斷開發(fā),東莞的地理區(qū)位發(fā)生變化,東莞對于嶺南特別是相對于廣州的意義顯得越來越重要,才有了作為縣的東莞,再往后東莞成了廣州通往海洋的門戶,鹽業(yè)的生產(chǎn)在宋以后持續(xù)繁榮,東莞與廣州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愈發(fā)密切,成為“吾粵中路咽喉地”。因此,東莞的區(qū)位地理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央王朝對它的行政設置,東莞地名的由來也就與此密切相關,即由東官場的設置,到東官郡、東莞縣。
注釋 :
[1]一說東莞時屬于博羅縣地。據(jù)考,東莞西北當時為漢博羅地,而其東南則為番禺縣地。
[2]《太平寰宇記》有載:吳黃武中于此設置東郡,另疑為東官郡。因此,也有學者認為此為東莞立縣之始,詳見下文解析。
[3][4][5][7][8][11[13]]陳伯陶:民國《東莞縣志》。
[6][12]廣東省東莞市地名委員會編:《廣東省東莞市地名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9](清)郭文炳:康熙《東莞縣志》,東莞市人民政府印,1994。
[10]瑯邪,又作瑯玡、瑯邪等,山東古地名,曾為瑯玡國、瑯玡郡,范圍在青島東南、臨沂一帶,青島市黃島區(qū)今有瑯琊鎮(zhèn)。滁州因瑯琊山設瑯琊區(qū)。
[14]葉地:《廣東地名探源》第99頁,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86。
[15]明天順:《東莞縣志·沿革》。
[16]屈大均:《廣東新語》。
[17]徐俊鳴:《廣東各市縣名稱來源》,《嶺南歷史地理論集》,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1990。
[18][40]司徒尚紀:《廣東地名的歷史地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1卷。
[19]司徒尚紀教授在文中沒有言明此中的物產(chǎn)是莞草還是莞鹽,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于莞草。
[20]劉炳奎、方玉成:《東莞草織業(yè)簡史》第7頁,《東莞文史資料選輯》第5期。
[21]葛劍雄:《中國移民史》第153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22]黎誠:《“東莞”地名由來考辨——基于文獻史料的“移民說”探析》,《嶺南文史》,2015年第3期。
[23]《晉書·王導傳》。
[24]《宋書·州郡志》。
[25]胡阿祥:《論土斷》,《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第38卷。
[26][28][32]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后之民族遷徙》,《燕京學報》,1936年第15期。
[27]陳乾康:《論東晉南朝的僑置州縣》,《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2卷第2期。
[29][31]胡阿祥:《〈晉永嘉喪亂后之民族遷徙〉申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30]方志欽、蔣祖緣:《廣東通史》(古代上冊)第325頁,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3]詳見莒縣縣委黨史研究室:《古東莞考—古代東莞郡、東莞縣》。http://www.juxian.gov.cn/ ctnshow.php/aid/1034,2013年2月21日。
[34][35]房玄齡:《晉書》卷十五第453頁,中華書局,1974。
[36]劉姓因資料欠缺未知族源。
[37]鄭子龍:《莞邑姓氏》,花城出版社,2013。
[38]《中國地方志集成》廣州府縣志輯:(清)光緒《廣州府志》(一),上海書店、巴蜀書社、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39](明)張二果:《東莞縣志·地輿志》。
[41]李吉劭:《東莞音字典》,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
[42][43]劉志偉:《從建置沿革東莞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東莞市政協(xié)、暨南大學歷史系《明清時期珠江三角洲區(qū)域史研究》,2011。
(作者單位:廣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