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芳
中國是絲綢的發(fā)源地,絲綢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世界了解中國,首先是從絲綢開始的,絲綢一度成為最昂貴的奢侈品,與黃金等價。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也是歷兩千年而不衰的貿(mào)易大港,尤其是清代的“一口通商”時期,廣州是絲、瓷、茶等中國大宗傳統(tǒng)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也是清代外銷裝飾藝術品加工制造的重要產(chǎn)地。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清代廣州外銷絲繡品約130余件/套,主要包括成品織物、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等三種品類;時間跨度為18世紀至20世紀,尤以19世紀的藏品最為豐富。
清代廣州十三行壟斷著絲、瓷、茶的貿(mào)易,絲綢是僅次于茶葉貿(mào)易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屈大均《廣州竹枝詞》“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兩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就是對清代廣州十三行時期廣州外銷絲織品貿(mào)易盛況的最佳描述。五絲、八絲又名五枚緞、八枚緞,是一種素緞織物,可以染成各種色彩。明代之前的緞組織均為五枚緞,從清代開始出現(xiàn)七枚緞、八枚緞甚至是十枚緞,這樣的素緞,織物組織更加緊密,外觀更加光亮,手感更加順滑。廣緞又稱花緞,色彩較為豐富和熱烈,圖案以小巧細碎的滿地花卉為主。伴隨海上絲綢之路貿(mào)易的全球拓展,廣東地區(qū)的絲織業(yè)早在明代其生產(chǎn)規(guī)模就已日益擴大,生產(chǎn)分工也日趨精細。明代中后葉,佛山絲織業(yè)有十八行:即絲緞行、什色緞行、元青緞行、花局緞行、纻緞行、牛郎紗行、綢綾行、帽綾行、花綾行、金彩行、扁金行、對邊行、欄桿行、機紗行、斗紗行、洋綾綢行等1。清雍正年間,廣州還出現(xiàn)了專門的絲織業(yè)會館錦綸會館。根據(jù)保存至今的碑刻記載,可知當時廣州絲織業(yè)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規(guī)章已經(jīng)形成,留有店號名稱的絲織業(yè)店鋪就有四百多家,這都見證著廣州絲織業(yè)的繁華。乾隆《廣州府志》載:“粵緞之質(zhì)密而勻,其色鮮華,光輝滑澤”“粵紗,金陵蘇杭皆不及……故廣紗甲于天下,緞次之”2。屈大均也稱:“廣之線紗與牛郎綢,五絲、八絲、云緞、光緞,皆為嶺外京華、東西二洋所貴”3。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清大紅蝴蝶花廣緞匹料(圖1),長408厘米,寬75厘米,以紅緞為地,以繁密的蝴蝶花卉紋樣滿地裝飾,質(zhì)地緊密順滑,色澤鮮華亮麗。這種廣緞匹料既是廣東進奉宮廷的特有貢品,也是風靡歐美的奢侈品。
圖1 清大紅蝴蝶花廣緞匹料
圖2 十八世紀黃紗地彩繪花卉紋匹料
手繪絲綢是中國歷史最悠久、傳承最古老的一種絲綢裝飾工藝,它與傳統(tǒng)絹本繪畫同出一源。清代銷往歐洲的絲織品中,綾羅綢緞等高檔織物僅占很少的份額,更多的則是生絲原料和手繪絲綢、刺繡絲綢等絲綢裝飾品。外銷手繪絲綢的面料多為紗、緞、羅、絹等胚綢,地色以淺色或本色為主,紋樣大多是花卉植物圖案,或以歐洲人熱衷的中國物品點綴其中,或直接按照歐洲流行的花樣進行繪制。這些胚綢多在廣州作坊內(nèi)手繪加工,為了提高效率,繪制工藝上還采用了絹本繪畫的粉本制作法。粉本即畫稿,將畫稿的輪廓轉(zhuǎn)移到織物上,再由畫工徒手描繪。外銷手繪絲綢既有成匹的匹料,也有服飾成品、宗教法衣,還有裝飾歐洲家居的外銷壁紙。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十八世紀黃紗地彩繪花卉紋匹料(圖2),共2匹,寬74厘米,一匹長250厘米,另一匹長90厘米。以黃紗為地,用明亮多彩的礦物顏料繪制纏枝花卉,花卉生動寫實,枝條妙曼舒卷,色彩過渡自然,具有濃郁的洛可可風格,類似風格的絲綢裝飾品現(xiàn)保存于比利時18世紀莊園的中國風房間中。清絲綢手繪花鳥壁紙(圖3),橫74厘米,縱222厘米,以米黃絲綢為地,彩繪柔軟的樹木枝條為骨架,其上裝飾各式花卉,艷麗奪目的鸚鵡盤踞枝頭,俯視地面,動感十足。近景處采用設色技法繪制草坪、假山、奇石,兩只喜鵲成雙成對,雀躍其間。遠景處鶯飛蝶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躍于眼前。歐洲人有用壁紙裝飾墻面的傳統(tǒng),18世紀中國絲綢彩繪、紙本彩繪的壁紙銷售到歐洲,以其絢麗的色彩、精美的畫面、完美的工藝、濃郁的東方情調(diào),贏得了歐洲社會各個階層的青睞,成為了時尚的室內(nèi)裝飾品4。
圖3 清絲綢手繪花鳥壁紙
廣繡是對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帶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與蘇繡、湘繡、蜀繡并稱中國四大名繡。廣繡在色彩運用和物象的表現(xiàn)上,融合了西洋的藝術風格,布局章法頗有油畫韻味,配色協(xié)調(diào)且注重光影變化,注重強調(diào)物象的逼真和立體感,中西融合的藝術風格也是廣繡獨具特色之處5。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清代外銷廣繡繡品以裝飾品、日用品和服飾品為主。
據(jù)1913年《南洋勸業(yè)會報告》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1890),經(jīng)由粵海關輸出的繡品價值在白銀49.7萬兩,“吾國繡品外銷洋者,廣東最多”“清代經(jīng)粵海關出口的還有廣繡外銷繡畫,是仿國畫裝裱成圖軸、卷、圍屏、聯(lián)屏等,其中大幅繡畫價格較昂貴,海關納稅要白銀1.2兩”6。
如清廣繡孔雀紋圓形座屏(圖4),高64.5厘 米 , 寬 54厘米,屏心以白緞為地施五彩絲線繡制而成。一開屏之孔雀傲立于棕藍兩色打子繡的平地之上,在盛開的牡丹映襯下更顯華貴生動,又有鸚鵡、喜鵲等禽鳥或展翅或棲息于花枝之上,構成一幅百鳥爭鳴、生趣盎然的圖畫。整件繡品構圖疏朗有致,筆意清新,是粵繡常見題材。配紅木鏤雕勾連云紋底座,圓雕臥獅足。又如清美國駐香港領事詹姆森·富勒廣繡掛屏(圖5),縱150厘米,橫78厘米,紅色緞面上方彩繡雙蝠一對,在雙蝠拱映之下,采用平金、排金、釘金等技法繡制英文四行,“To His Honour J.S.Fuller Esq. U.S.Acting Counsul General From S.C.Lee and Y.C.Law,”大意是中國的李某和羅某送給美國駐香港執(zhí)行領事思圖特·詹姆森·富勒的贈品。英文字體下方,彩繡美國十四洲星條旗和清代黃龍旗,周圍輔以梅、蘭、竹、菊,仙鶴、鵪鶉、喜鵲、黃鶯、綬帶鳥等花鳥圖案,寓意喜上眉梢,花開富貴。旗子下方居中處再次施以金線繡團壽圖案,外圍以同樣技法繡花卉葫蘆紋裝飾,取萬壽無疆、福祿萬代之意。思圖特·詹姆森·富勒,1880年5月4日出生,1941年去世,1906-1910年出任香港澳門領事。此掛屏款識確切,是清后期中美外交史的重要實物見證,也是一件罕見的年份可考的廣繡繡品。
圖4 清白緞廣繡孔雀百鳥花卉插屏
圖5 清美國駐香港領事詹姆森·富勒廣繡掛屏
18世紀的歐洲隨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絲綢的蹤影,廣繡外銷家居日用品被廣泛地裝飾在床、窗、桌、臺等家居用品上。
如十八世紀杏黃色綢地廣繡纏枝花卉紋床罩(圖6),長260厘米,寬208厘米,以杏黃色絲綢為面料,施五彩絲線彩繡纏枝花卉紋樣。床罩居中處以雙藍絲線勾勒如意云頭紋一周,內(nèi)以粉、白、草綠、橙等色絲線繡西式花卉,花蕊中部再次運用雙藍絲線勾勒一周,配色呼應,濃淡相宜。床罩四角以四束枝蔓舒卷自如的纏枝花卉裝飾,外圍以橙色絲線勾勒矩形邊框兩周,邊框內(nèi)飾纏枝花卉紋,邊框外以大朵的纏枝西番蓮等花卉裝飾。床罩四周綴以彩色絲穗圍飾。整件繡品構圖疏朗有致,紋飾花卉具有西洋特征,金碧輝煌的底色配以清新雅致的色調(diào),使得繡品濃淡相宜,富麗堂皇。
圖6 十八世紀杏黃色綢地廣繡纏枝花卉紋床罩
又如十九世紀米色綢地排金繡花卉百鳥圖床罩(圖7),長240厘米,寬240厘米,采用排金繡和彩繡相結合的技法繡制,由內(nèi)至外分三層紋樣。居中處圓形開光內(nèi)排金繡牡丹、荷塘、翠竹、梅花,五彩絲線繡孔雀、鴛鴦、白鶴、黃鶯、翠鳥等珍禽構成“五倫圖”。池塘水波之處用紫色絲線斜繡“卑爹累柯地”五字,是西方人名的譯音,表明這是一件訂制外銷繡品。圓形開光外圍自然留白一周,繼而再以排金繡技法繡四束菊花紋均勻分布于床罩四角,輔以枝蔓舒卷的碎花鋪滿整個空間,每一書花叢中又有五彩絲線繡制的仙鶴、黃鶯、蝴蝶、螳螂等穿飛其間。花束外圍再次自然留白一周后,再以排金繡纏枝花卉紋帶裝飾一周。床罩四周綴以與面料色彩一致的米色絲穗。整件繡品金碧輝煌,針法細膩,配色雅致,構圖繁復,層次分明,是一件史料價值極高的外銷繡品。
圖7 十九世紀米色綢地排金繡花卉百鳥圖床罩
圖8 十九世紀米色地“寶生昌”款廣繡花鳥紋窗簾
十九世紀米色地“寶生昌”款廣繡花鳥紋窗簾(圖8),縱360厘米,橫120厘米,以米色綢緞為地,五彩絲線繡制,圖案相近,紋飾相對。主體紋飾繡巖石牡丹,錦雞雄踞于巖石之上。上方不遠處枝干橫斜的桃枝上桃花朵朵綻放,自然流暢的鋪滿上半部整個畫面。一只錦雞棲息枝頭,雙燕對飛,蝴蝶起舞,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自然美景。左下方以棕色絲線斜針繡“寶生昌”三字。主體紋飾外圍自然留白一周,再以五色絲線繡折枝牡丹、蘭花、海棠、梅花等四季花卉帶裝飾。繡品尺幅廣大,色彩明亮,針法多變,層次分明,成對出現(xiàn),甚為難得。
十九世紀米色綢地廣繡荷塘鴛鴦紋臺布(圖9),縱138厘米,橫135厘米,米色綢緞為地,五彩絲線繡荷塘清趣圖案。紋飾由內(nèi)至外分三層裝飾,居中處以荷葉、荷花、蘆葦、翠鳥、鸕鶿等紋樣,簇擁成團花狀。外圍三邊以綠、紫雙色海草,棕、紫雙色荷葉,粉、白雙色荷花裝飾,四只珍禽穿飛于海草間,以白色絲線順續(xù)針技法繡制的水波紋鋪地。最外圍以水波海草帶狀紋圍飾一周。臺布周邊綴以與面料同色的網(wǎng)格紋和絲穗。整件繡品清新雅致,色彩亮麗,構圖繁密卻層次分明,是一件精美的外銷藝術品。
圖9 十九世紀米色綢地廣繡荷塘鴛
據(jù)《十八世紀中國出口藝術品》記載:“18世紀,英國貴婦們使用著中國刺繡藝人繡的雙面圍巾。還有一些時髦的貴婦與小姐將設計、剪裁好的服裝、名片,通過東印度公司運送到中國,請中國刺繡匠師刺繡?!睆V東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二十世紀初黑綢地廣繡亭臺人物紋長上衣(圖10),袖長146厘米,身長101.5厘米,西式長款女上衣,以黑色絲綢為面料五彩絲線繡制。領面繡籬笆花卉,駁頭與衣襟滿地彩繡歐式亭臺人物紋,紋飾相同,圖案相對。兩袖及背部裝飾以相同紋樣,袖口、下擺、衣襟對邊彩繡花卉、籬笆、穹頂閣樓等圖案,花卉外圍再以波浪線勾邊,巧妙地重新組合成蝴蝶紋樣。此女服構圖巧具匠心,紋飾繁縟,層次分明,針法復雜多變,針腳細密工整,紋飾取自歐洲盛行的“中國風”題材,是中西方物質(zhì)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件重要物證。
披肩是歐洲女性服飾必不可少的裝飾物,“1772年前后,廣繡披肩在歐洲的銷量達八萬條,其中法國占四分之一。到1776年銷售量又有所增加,僅英格蘭公司一家就輸入了104000條”7。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各式外銷披肩20余件,有長方形和方形兩種款式。清米色綢地廣繡百花圖長披肩(圖11),長256厘米,寬63厘米,以米白色絲綢為面料,運用同色絲線以直針、斜針、續(xù)針、捆插針、扭針等多種針法繡百花圖案,分內(nèi)外兩層裝飾。內(nèi)層紋飾左右對稱,居中處大面積留白,外圍以同色絲線滿地繡百花錦地裝飾。披肩上下兩端綴以與面料同色絲線編綴的網(wǎng)格紋和流蘇。整件繡品針腳細膩平齊,紋飾若隱若現(xiàn),產(chǎn)生織造的錯感,由此可見繡工的精湛技藝。
圖1 0 二十世紀初黑綢地廣繡亭臺人物紋長上衣
圖1 1 清米色綢地廣繡百花圖長披肩
清黑綢地廣繡斗牛圖披肩(圖12),長130厘米,寬130厘米,以黑色綢緞為地,白色絲線繡制,由內(nèi)至外分三層裝飾。主體紋飾以折扇為元素構圖,紋飾四角相同且對稱。披肩中部扇面隨形組成菱形開光,滿工繡制西式樓閣花卉。折扇的大骨和小骨繡花鳥紋樣,扇面居中處采用平針、續(xù)針、插針、扭針、輔助針等多種技法施白色絲線繡一體格健碩公牛,前方一位著緊身衣的西方斗牛士右手持劍,左手揮巾,目光凝聚,嚴陣以待。不遠處西式亭臺樓閣掩映在枝繁葉茂的花草樹木之中,兩位西裝革履的西方紳士氣定神閑,憑欄觀賽,兩只燕雀盤旋上空。主體紋飾外圍自然留白兩周,分別以纏枝花卉帶和鳳穿花紋飾帶裝飾。最外層的紋飾帶,采用傳統(tǒng)中式構圖,牡丹花卉飽滿綻放,鳳凰展翅,鳳尾飄逸,靈動十足。整件繡品針法多變,針腳細膩,構圖繁密,層次分明,透視法和光影技法運用純熟,是西方來樣定制的一件代表作品。
圖1 2 清黑綢地廣繡斗牛圖披肩
圖1 3 民國黑綢地雙面廣繡庭院人物紋披肩
民國黑綢地雙面廣繡庭院人物紋披肩(圖13),長150厘米,寬150厘米,以黑色絲綢為地施五彩絲線雙面繡制。披肩分內(nèi)外兩層裝飾,均以庭院人物花鳥紋裝飾。內(nèi)層主體紋飾四角對稱,密不露地,共出現(xiàn)四十多位服飾、動作、神態(tài)各不相同的男女人物形象,三十余座不同建筑風格的亭臺樓閣,冰裂紋、網(wǎng)格紋、回紋、條紋等籬笆不拘一格,芭蕉、茶花、翠竹、樹木、雀鳥在其掩映之下,生機盎然,情趣橫生。外層自然留白一周后,再以同樣紋飾圖案圍飾一周。披肩外圍編綴與面料色彩一致的網(wǎng)格紋和長流蘇。整件繡品構圖繁縟,密不見地,針法多變,工精技巧,充分展現(xiàn)了繡工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
清代廣州工匠為滿足海外市場對中國絲繡品的熱切渴望和需求,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融貫中西藝術風格的提花織物、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這不但促進了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絲織業(yè)的發(fā)展、中國絲綢貿(mào)易網(wǎng)絡的確立,更重要的是中國絲繡品和生絲原料大量涌入西方社會,深受西方社會的歡迎,引發(fā)了西方“中國風”的熱潮,也刺激了歐洲絲織業(yè)織造技術的進步。正如利奇溫所言:“18世紀末,法國絲業(yè)在美術及技術方面的欣欣向榮,實出于17世紀中國材料不斷輸入的刺激”8。
注釋:
1 黃啟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M].廣州: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2003.
2 沈廷芳等.乾隆廣州府志卷48《物產(chǎn)》[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
3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15《貨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白芳.來自東方的時尚清市井風情圖外銷壁紙[J].中國博物館,2010(2).
5 白芳.明清時期的廣繡外銷藝術品[J].福建文博,2014(12).
6 龔伯洪著.萬縷金絲廣州刺繡[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
7 利溫奇.十八世紀中國和歐洲的接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8 利溫奇.十八世紀中國和歐洲的接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 梁廷枏.粵海關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 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7.
[3] 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mào)易編年史[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4] 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5] 利溫奇.十八世紀中國和歐洲的接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 Carl L. Crossman,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China Trade, the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 1991.
[7] Margaret Jourdain, Chinese Export Art in the Eighteen Century, Great Britain by Fletcher& Son Ltd., 1950.
[8] Craig Clunas, Chinese Export Art and Desig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