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婆婆老家的人都有點(diǎn)“虛偽”,比如說,婆婆跟鄰居老太太聊天,老太太看你家里有一大捆蔥,隨口問起,怎么買這么多。婆婆立即客氣說,你拿點(diǎn)回去吃吧。對方連連推辭,雙方賣力客套一番,但笑意盈盈地完成了一場社交,展現(xiàn)了雙方都富足大方和懂禮節(jié)的精神面貌。
然而來大城市,這套邏輯有時候就行不通。某一天,鄰居帶小朋友來家里玩,到了飯點(diǎn),婆婆隨口邀請她們在家里吃餃子,小朋友的媽媽立即說好,反正自家也沒做飯,就坐下了。婆婆吃了一驚,像一個發(fā)現(xiàn)大人吃了他零食的孩子一樣意外——她并沒有預(yù)備下足夠的飯菜。在婆婆的社交經(jīng)驗中,所有人都把物質(zhì)看得很重,將心比心,也就不會輕易要別人的東西,沒有人像春晚小品里的郭冬臨那樣把客套當(dāng)真,年三十在別人家吃餃子,多沒眼力見兒啊。
我跟朋友討論這種現(xiàn)象時,最初覺得這很可笑,“客套”太不真誠,新一代年輕人才不這么干??涩F(xiàn)實中看到毫不客套的人,也略有不適,仿佛進(jìn)度太快,少了緩沖。我大舅就是個超級實誠的人。有一次我爸做手術(shù),他來慰問,掏出了幾百塊錢,我媽說不用了,他二話不說裝回了口袋。
也許,客套也是一種禮貌,維系著人與人表面的溫情脈脈,就像一個緩沖氣墊,里面什么也沒有,可人們因此少受了顛簸。
讀《紅樓夢》時,看王熙鳳拿二十兩銀子打發(fā)來“打秋風(fēng)”的劉姥姥時話都說得很漂亮,“給孩子添件冬衣吧”,看破不說破,顯得更尊重人。假如人與人之間都是直來直往,一針見血,也顯得比較冷酷無趣。
人與人之間的客套也像太極,對彼此的情緒施力。一旦有別人夸自己勞苦功高,立馬謙虛起來,顯得親和又低調(diào)。
客套可以給人以撫慰。人是需要被贊美的,如果自己做了漂亮的事情,無人客套追捧,付出沒有被看到被肯定,可能會迅速變成戾氣。有些家庭的關(guān)系緊張,就是因為付出者沒有得到肯定,情緒上出現(xiàn)了黑洞。不信?聽聽小區(qū)里的姥姥奶奶們的話題,多是講自己對兒女付出的。兒女不會時時給予肯定和表揚(yáng),老人們在圈子里客套地互相肯定一番,就是一種心理按摩,彼此就都心平氣和許多。
會客套也是做下屬的必備技能。丁春秋為什么要雇一幫人喊“星宿老仙法力無邊”呢?吹捧人抬轎子的必須有,制造浮夸的氣場,自己才有機(jī)會展示宗師風(fēng)范,稍微顯出點(diǎn)謙卑來就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底下人都低調(diào)了,老大哪有機(jī)會展現(xiàn)虛懷若谷的氣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