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
一個只上過5年學的閩北山村女孩,30歲開始學畫畫的北漂餐廳打工妹,距離藝術家的路有多遠?汪化用她的人生逆襲證明: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蟄伏在狹窄地下室中潛心作畫數(shù)年后,她終于在2016年一鳴驚人——收藏汪化的一幅作品時,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出了15萬元的高價。根據(jù)她的經(jīng)歷拍攝的紀錄片曾獲法國紀錄片大獎。如今,畫風奇美的她不僅成為簽約藝術家,更在圓夢路上修煉出了超塵氣質(zhì),被粉絲贊為“集美貌才華于一身的神仙姐姐”。
漂泊“瘋”女孩,藝術是她生命里的光
汪化本名季紅燕,1981年出生在福建南平浦城縣一個小山村,那里有青山和竹林,風吹稻浪,綠意翻滾。但這個窮人家的孩子無心多看家鄉(xiāng)的美景,她只想翻過重山,去領略外面的世界。只上到小學五年級,汪化就因讀不進去書而退學了。
16歲,她開始輾轉(zhuǎn)全國各地打工,在福州當保姆,在廣州進鞋廠,在深圳當服務員……走南闖北與生活搏斗著。面對命運的大手,這個稚嫩的女孩時常充滿無力感。
在一家A級餐廳打工時,汪化第一次見到魚翅,感受到了鄉(xiāng)村和都市間的巨大差異。至今她還能準確地報出菜價:鮑魚238元一位,魚翅888元一條。一桌酒席有時能頂上她一年的工資。
汪化不善與人交往,曾經(jīng)和她一樣是點菜員的精明同事,都發(fā)展成了前廳經(jīng)理,汪化卻因為抗拒陪人喝酒、吹捧客人而被安排打掃廁所,后來便離開了那家大餐廳。
在換了許多工作后,汪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在城里做什么?;氐睫r(nóng)村家中,她更是感到無所適從,覺得“找不到生命的出口”。父母的逼婚也令汪化煩悶,她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卻堅持認為“感情是講究緣分的,婚姻大事總不能急于求成,抓個人就嫁啊?!?/p>
有一天,汪化在地攤上看到一本攝影教材。既然攝影可以把人和景拍得如此細膩生動,還要畫畫做什么?揣著攝影教材回到家后,一天心血來潮,汪化對著書上某個摩登女子的照片便畫起來。“照片上那女孩很清新優(yōu)雅,就像電影《羅馬假日》的女主角??晌以趺从X得自己畫得比照片本身還要美?那種自由落筆的酣暢感,更是從未有過的?!倍耶嫯嫊r,原本在她眼中有些灰暗的世界,仿佛一下變得熠熠生輝了!她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就這樣,已經(jīng)30歲的汪化開始用畫筆構(gòu)勒一個黑白的線條世界,宣泄內(nèi)心的壓抑。漸漸地,她感覺到了畫畫的妙處:畫筆可以直接快速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而攝影設備會被本身的功能局限,“跟心靈相通之間永遠隔著一層?!?/p>
恰逢堂弟要結(jié)婚,汪化便在家里掛出了七八幅剛“出爐”的畫,希望能慰藉到親戚們。來往的賓客或是真心,或是客套地都說好看,這讓她非常開心。
2001年,汪化獨自漂到了上海。在某公司辦的一個藝術展廳里,她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期間她學著工作人員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向別人講解那些雕塑的意韻,而這類似神經(jīng)質(zhì)的熱情,讓汪化得到了在這家藝術館上班的機會。
汪化說,其實她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藝術是什么,是同事告訴她:“藝術沒有邊界。只要堅持畫自己所想,做到極致就行。”汪化聽了腦洞大開。
此后,她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長卷畫。汪化繪畫用的筆芯是5毛錢一支的油性筆,0.5毫米細。每天下班后,她都會把15米長的畫紙鋪在藝術館走廊上,趴在地上埋頭作畫??粗欢浠?、一陣風、一片海在自己筆下傾瀉而出,汪化能感到一股難以言說的欣喜和滿足。為了方便畫畫和節(jié)省房租,她索性買了個睡袋,每晚就住在館內(nèi)的走廊上。有時她會一直畫到凌晨四五點,連隔壁的藝術家都驚呼:“這是個瘋子?!?/p>
沒有主題,不打底稿,也沒有專業(yè)學過畫畫的她,連自己都不知道每幅作品最后會畫成什么樣子。但汪化獨創(chuàng)的這種線條畫法很特別,無數(shù)疏密有致的線條構(gòu)成了她奇異的想象空間,“我可以把萬物都看成一條線,無論是舞蹈也好、音樂也罷,包括聽到的聲音?!?/p>
“勵志姐”事跡獲法國紀錄片大獎
藝術館的同事看過汪化的作品后很驚訝,先是不相信她沒學過畫畫,最后又真誠地勸她說:“其實上海不適合搞藝術,早些離開對你更好。”
2012年,汪化來到北京。她去逛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里各種藝術書籍琳瑯滿目,她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地方。為了追求藝術理想,她在完成了一幅17米長的畫作后,簽下“汪化”的署名,正式與昔日的季紅燕分道揚鑣?!盎迸c“畫”同音,她為自己改的新名字也有“在藝術的汪洋中融化”之意。
為了維持北漂生活,汪化找到中央美院的食堂經(jīng)理說:“我想找份工作,只要包吃包住,不要薪水也可以,我只想留在這里?!币驗橹坝凶龇丈慕?jīng)驗,經(jīng)理留下了她。但她卻說自己只能上半天班,因為剩下來的時間要用來畫畫。經(jīng)理也同意了,讓她負責分菜和清潔工作,月薪只有1000元。
汪化在美院附近租了間簡陋的地下室,只有10平方米,平時連拿衣服都要跪在床上,因為沒地方站。雖然地下室陰暗潮濕,但每月200元的房租令她很滿意。
汪化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穿上食堂的制服,手提著熱水壺,穿過昏暗的長走廊,鉆出地下室,大口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然后到食堂后廚,為早高峰做準備。忙完半天后,汪化長長舒了一口氣,因為屬于自己畫畫的時間到了。擦干凈的食堂餐桌,放學后的教室,都成了她可以盡情畫畫的地方。
每月1000元的工資,除去房租,還要買畫筆和紙張,汪化的生活一直很拮據(jù)。但畫畫總能讓她把這些全都拋在腦后,一幅30米長的畫,一提筆就要畫上整整一年??伤瓦@樣畫了一幅又一幅……假期不上班時,她能從清晨畫到深夜。
汪化還喜歡去旁聽學校的專業(yè)課程和名家講座,記起筆記來比誰都認真?!霸谶@里我找到了共鳴,雖然一個人漂泊京城,很艱難,也孤獨,但我內(nèi)心感受最深的還是滿足?!?/p>
但奔著中央美院圖書館來的汪化,一度被那張薄薄的圖書證難住了。無奈,她就挨個辦公室去敲門,找老師和教導主任幫忙蓋章。取得出入憑證后,圖書館就成了最吸引汪化的地方。經(jīng)文、甲骨文、瑪雅文,這些字她一個都不認識,但她喜歡文字的結(jié)構(gòu)和線條。她一邊看,一邊在本子上練習,每天抄寫十幾遍。雕塑、哲學、政治、美術方面的書,以及不同風格、不同內(nèi)容的畫冊,她都能借助字典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訓練視覺,把自己從書本和生活中收集的素材,轉(zhuǎn)換成繁麗的線條畫,心手統(tǒng)一地表達出來。
有時候,這位“食堂會畫畫的姐姐”還會收到男生送的字畫、女生送的花。學生帶著她去看展、上課,甚至介紹專業(yè)老師給她認識。在汪化眼里,這里是個“完美的天堂”??伤c學院派的體制并不協(xié)調(diào),她在做學生的事情,可她不是學生。在學校官方系統(tǒng)里,她沒有正常身份參與活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生帶著汪化去找中央美院的教授袁運生,這位老藝術家盯著她的畫看了很久,直到抽完手中的煙才緩緩開口,他說自己教書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獨特的學生?!昂苡胁湃A,而且這種才華不是靠專業(yè)訓練能得來的。”汪化突然就哭了出來,嘴里嘟囔著:“謝謝,謝謝?!彼趺匆矝]有想到,自己熱愛的畫畫,在別人眼里的隨便涂鴉,會得到大師的肯定。
2013年春,中央電視臺的張楠聽說央美食堂服務員在畫畫的消息,就找到汪化跟拍了一部紀錄片。后來,這部名為《我的生命線》的片子,獲得了法國陽光紀錄片最佳提名獎!張楠總結(jié):這是一個出身低微的打工女孩,用自己對藝術的信念獨自對抗全世界的故事。
一幅作品15萬,打工妹蛻變女畫家
2015年6月,一名學生看見汪化在食堂餐桌上畫畫,忍不住用手機拍下她的作品,并隨手發(fā)了一條微博:“央美第一食堂二樓有個美女姐姐服務生,小學畢業(yè),也沒上過任何美術班,卻畫得一手令我這個專業(yè)生都汗顏的好畫?!倍潭處滋?,這條微博就被轉(zhuǎn)發(fā)了六七萬次,汪化也成了走紅網(wǎng)絡的“央美勵志姐”。
隨后就有人表示愿意提供場地,讓汪化能有更好的作畫環(huán)境;有人想幫她辦畫展,讓其作品登上畫冊。而北京時代美術館更要以15萬元的高價,收藏她這位“素人畫家”的一幅畫。然而,面對個人和機構(gòu)紛紛伸出的橄欖枝,汪化的第一反應卻是一口回絕。
同樣被她拒絕過的人,還有周立波?!吨袊鴫粝胄恪饭?jié)目組曾邀請汪化去“圓夢”,出場時,她猶如不染俗塵的“神仙姐姐”,35年的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任何痕跡。當汪化在現(xiàn)場展開她30米的長畫卷,并講出自己“美院食堂服務員”的身份時,臺下一片驚呼。這幅長卷是用簽字筆畫的,線條流暢得令人嘆為觀止,夢想觀察員周立波說,這幅畫的神奇之處在于,它不是一天畫成,但卻像是一氣呵成的,沒有局部的斷裂。末了,周立波在臺上提出個人出資20萬元購買汪化的長卷,讓她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這個勵志故事,似乎順理成章地到達了人們期待中的高潮。但汪化卻拒絕了周立波的提議。“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畫自己想畫的畫,其他的我都不在乎?!彼靡环N執(zhí)拗的口氣說。
汪化一直很抗拒藝術商業(yè)化,盡管她的生活很落魄。幾年來,她一直租住在那間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埋頭作畫。而她的全部家當,就是房間角落那個破了口的編織袋,裝著春夏秋冬全部的衣服,再加上一床用來鋪蓋的被子。
生活如此艱辛,汪化還拒絕辦展和賣畫的機會,朋友和老鄉(xiāng)都說她迂腐。汪化卻覺得,比起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自己更需要藝術觀念上的突破。面對世俗的眼光,自己痛并快樂著,“痛苦是因為現(xiàn)實問題,快樂是內(nèi)心真正的快樂。我找到我自己真正的幸福,但是周圍的人覺得我慘不忍睹。其實我過得很好!”
早在幾年前,因為無法立業(yè),父母就把對她的期望放在成家上面。家人曾為她說過一門親事,婚期將至,汪化只好躲去外地打工。姐姐和姐夫通過開摩托車維修鋪一步步走向了城市居民的小康生活。父母走入她在北京居住的地下室,臉上只有失望。
一位熱心的食堂大媽曾經(jīng)介紹她去相親,那是一位家境不錯的小伙子,但是兩人找不到共同語言,終是無緣。
2016年初,父親生病住院,汪化才不得不賣出幾幅畫,將錢悉數(shù)拿回家里。事后卻又覺得對不起收藏她畫作的機構(gòu):“我總覺得那些作品還不夠完美?!币晃恢囆g評論家說,汪化的作品充滿混沌氣息和宗教美學要素,那些線條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像極了人生百態(tài)。
2016年4月,北京一家藝術館讓汪化從食堂鐘點工,搖身一變成為了該館簽約藝術家。公司為她辦了個展,兩次作品展共售出大小17幅畫作,為汪化帶來了幾十萬元收益。她將其中的20萬元,捐給了北京一家藝術基金會。她說,中國許多藝術家和美院師生用文化和學識滋養(yǎng)了自己,她也要回饋社會。
如今,已是簽約畫家的汪化,每天上午10點出現(xiàn)在藝術館中,創(chuàng)作獨一無二的“線條畫”。傍晚下班后,她回到與閨密合租的兩居室中,窗明幾凈的新家比地下室亮堂太多,而且站在29樓俯瞰北京城蔚為壯觀。除了繪畫,汪化還喜歡寫詩,以及在網(wǎng)上和粉絲們交流藝術。得知這位美貌才女至今單身,一些社會成功人士、文藝青年,乃至中央美院畢業(yè)的同行,都向她表達愛慕之情……
從食堂打工妹,到閃爍著勵志光芒的女畫家,汪化并沒有把自己的人生蝶變歸結(jié)于天賦,她說:只要能堅持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你也能成為“天才”!
責編/畢春暉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網(wǎng)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