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運動員時代,姚明曾被譽為中國體育的“高度”,這不僅指他的身高,更意味著他在球場上融匯中西方價值觀的超拔視野。如今,他又代表著體育改革的“深度”,這種“深度”如何為中國體育開掘出全新的活力之源,人們充滿期待。
元月9日傍晚,隨著下班的人流,姚明高大的身影穿過北京通正大廈大堂。開了一下午的會,他還要趕去機場?!耙院髞肀本┑臅r間更多了”,他和朋友道別時說。
就在這個下午,位于這座大廈的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會議室里,國家體育總局剛剛宣布,姚明作為中國籃協(xié)換屆會議籌備組組長之一,將為3月舉行的籃協(xié)換屆擔負起具體工作。
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換屆背后傳遞出改革信號 姚明已成為中籃聯的副董事長。
這不是一次“例行”的換屆。
新思維、新體系、新活力——這是體育總局為此次換屆定下的基調。敢于自我革命、敢于創(chuàng)新思維——這是換屆需要拿出的勇氣和舉措。至于人們熱議的未來籃協(xié)領導人選,也有這樣的具體表述:“具有籃球專業(yè)背景、熟悉國內外籃球發(fā)展、運動成績優(yōu)異、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積極推動中國籃球事業(yè)發(fā)展的社會人士。”
簡言之,中國籃球改革要以這次換屆為契機,推動協(xié)會實體化落到實處。其中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在換屆籌備階段吸納姚明這樣的籃球名人去為深化改革儲備資源。由此,籃球改革邁向深水區(qū)。
論受歡迎程度,籃球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運動。國家隊和CBA聯賽擁有億萬熱情球迷,那些遍布城市與鄉(xiāng)村的籃球場證明這項運動有著多么龐大的參與基礎。
與籃球發(fā)展的熱潮相比,現有的籃球運動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越發(fā)吃力。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是體育總局的事業(yè)單位,實際擔負著競技、群體、產業(yè)等諸多工作。這個班子還有另一塊牌子一一中國籃球協(xié)會。中心實協(xié)會虛的結構,使得行政管理、行業(yè)管理和社會資源在運行匹配中不時出現錯位、失位、越位,深化改革要夯實基礎、理順體系、重塑平臺。
舉個例子,NBA有數百人的工作團隊,支撐著這個世界頂級的職業(yè)賽事,專業(yè)分工和精細運作體現在服務球迷、經營市場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管中心囿于體制局限,原先由下屬的競賽部負責聯賽運行,只有四五個人。后來成立聯賽辦公室,也不過增加了十來個人,維持基本運轉已忙得不可開交,以此去編織一個精密精彩的聯賽體系,實在勉為其難。
因此,政社分開、管辦分離是對體育體制進行的結構性調整,也是對社會需求、大眾期待的積極回應。
2008年奧運會以后,中國體育的改革步伐進一步加速。以奧運金牌為主軸的運行體系不斷豐富內涵,體育的綜合價值越來越得到認可和重視。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大眾體育的活力是一項基礎性指標。體育屬于全民,理應造福全民。
如果將奧運戰(zhàn)略比作中國體育的骨架,那么大眾體育就像無數毛細血管,真正豐盈起來,才能讓民族的肌體富有活力,神采飛揚。政府一家辦體育的模式很難在微觀層面推動毛細血管的良性循環(huán),體育社團組織的充分發(fā)育成為深化改革的必然選擇。
姚明曾感慨現在的CBA和20多年前初創(chuàng)時已大有不同,比賽的懸念和精彩帶來了觀賽體驗的升級。為大眾提供優(yōu)質公共文化產品,CBA聯賽有這樣的責任和能力。為聯賽的良性循環(huán)進行頂層設計,以滿足大眾和市場的更多需求,正是體育領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具體體現。
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大眾體育的活力是一項基礎性指標。體育屬于全民,理應造福全民。
姚明是中國籃球乃至中國體育的一個符號,他的每一次轉型都是輿論的焦點。 姚明是2019年籃球世界杯大使。
不只是姚明個人的一次轉型也是中國體育的一次創(chuàng)新
15年前的秋天,姚明飛往美國征戰(zhàn)NBA,開創(chuàng)屬于他自己,也屬于中國籃球的“大場面”。6年前的夏天,姚明在家鄉(xiāng)上海宣布退役,成為上海大鯊魚俱樂部的投資人,以新的身份擁抱籃球。這個冬天,他接過了一面新的旗幟,為中國籃球去開創(chuàng)更美好的春天。
6年前退役時,他曾說:“我只不過換了塊球場。”如今,籌備中的新一屆中國籃協(xié)將承擔起推動中國籃球邁向新高度的使命,站在潮頭的姚明也將邁入人生中一塊更大的球場。
姚明是中國籃球乃至中國體育的一個符號,他的每一次轉型都是輿論的焦點。如果將他的轉型放在時代發(fā)展的大視野中去打量,更能感到其中蘊含的價值。
由姚明擔任中國籃協(xié)換屆籌備組組長之一,當然不是走形式、擺樣子。這傳遞出清晰而強烈的信號,展示了體育改革的決心和思路。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讓改革的邏輯與項目的規(guī)律共振,姚明顯然是合適的人選。
從籃球界到社會層面,再到國際舞臺,姚明有著足夠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這些年,他作為俱樂部投資人參與聯賽,對籃球改革有著深切認識。他去上海交通大學深造,為自己充實了系統(tǒng)思維、理論素養(yǎng),也打開了更寬廣的視角。他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為體育改革鼓與呼,他出現在博鰲論壇、公益現場……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為再一次轉型打基礎,創(chuàng)條件。
某種程度上,身負籃協(xié)換屆籌備的職責,意味著挑起了改革的重擔。姚明認為,改革要倚重人才,多出人才,才有希望。他的背景履歷,善思樂學,謙遜態(tài)度等,恰恰構成了專業(yè)體育人向復合型人才成長的優(yōu)質樣板。由此,姚明個人的轉型和籃球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轉型疊加,也有了更深入的解讀。
鼓勵體育社團組織充分發(fā)育,吸納更多優(yōu)秀運動員、教練員參與其中,施展身手,改變政府一家辦體育的局限,這已是體育改革的共識。以中國籃協(xié)此次換屆為例,請更多熱愛籃球、了解籃球的專業(yè)人士走上前臺,為改革注入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推動創(chuàng)新體系和格局,推動籃球事業(yè)發(fā)展、產業(yè)繁榮。姚明拿到這把鑰匙,打開的絕不只是個人轉型的一扇大門。
姚明與劉翔一同出席體壇風云人物頒獎典禮。
在未來的體育發(fā)展結構中,由各級各類體育社團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更好普惠全民,實質上是對體育屬性、體育規(guī)律的重新認識和價值回歸。“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正是舉措之一,也是近期體育領域深化改革發(fā)出的明確信號。
運動員時代,姚明曾被譽為中國體育的“高度”,這不僅指他的身高,更意味著他在球場上融匯中西方價值觀的超拔視野。如今,他又代表著體育改革的“深度”,這種“深度”如何為中國體育開掘出全新的活力之源,人們充滿期待。
對話姚明
記者:接過這份職責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姚明:興奮,很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很多感受混雜在一起,壓力巨大,同時也信心十足。這個挑戰(zhàn)是我們這一代人總要接過來的。
記者:籃協(xié)換屆籌備階段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打算做哪些事?
姚明:坦率說,目前還沒有十分成熟的思路和工作的具體安排,還需要認真謀劃。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籃協(xié)換屆一定要積極落實體育總局領導對于籃球改革發(fā)展的各項要求,同時一定要凝聚起籃球界有識之士以及全社會關心籃球、支持籃球的力量,共同推進中國籃球事業(yè)發(fā)展。
記者:以CBA聯賽為標志,籃球改革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現在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眼下的換屆籌備中,怎么把握和體現未來改革發(fā)展的趨勢?
姚明:體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正進入新的階段。在新形勢下,怎樣厘清政府和社團組織之間的關系,怎樣調動各自最有效、最有優(yōu)勢的一面去取得新成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換屆籌備主要從人員和換屆機制兩方面入手,體現改革意圖,做好準備工作。
改革意圖方面,我理解,政府像是整個社會的最后一道保險,就像銀行里的保險柜,對社會事務有一種兜底的功能。但如果對每一件事都用“最后一道保險”的思路去處理,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影響活力。畢竟錢都放在保險柜里也不是辦法。
所以,這是個社會分工問題,政府與社團組織應當承擔不同的角色。這就像理財,一部分錢可以放在銀行里,一部分可以去嘗試獲取更多收益的可能。
我認為,籃球改革應當承上啟下,在原有基礎上摸索出一些創(chuàng)新的模式。中國籃球群眾基礎好,社會影響大,運動成績有保障,有能力實現自我突破,自我完善。
在籃球項目上,推動政社分開、管辦分離,意味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面對不同的問題,可以為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戰(zhàn)略回旋空間。過去籃球管理體制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時間久了,也就成了一個辦法、一個思路?,F在,我們將努力去協(xié)調、創(chuàng)造一種協(xié)會自治、善治的思路和模式,推動籃球發(fā)展在更高層面、更大范圍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記者:對你來說,這次轉型還有什么樣的感觸?
姚明:以前我的工作經驗更多是“自下而上”的,現在的位置和視野更為宏觀。眼下我希望多聽、多看、多想,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去不斷鍛煉、充實自己。
我個人已經經歷了幾次轉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觸和收獲。舉個例子,我從運動員變成投資人,看工資結構就不一樣了。做投資人的時候,走了一些彎路,撞了一些南墻,也摸索了一些辦法?,F在從經營俱樂部到一個更宏觀的位置上,需要比過去更謹慎。因為以前畢竟是自己投資,自己負責,現在不能任由你去試錯了。我會竭盡全力,也希望大家能給籃球深化改革的探索留出一些時間和空間。
記者:你這些年一直在積極呼吁并推動中國籃球深化改革,現在是不是更有信心和決心了?
姚明:中國籃球正面對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參與改革的人們信心和決心自然都受到鼓舞。但前提是我們要有謹慎周密的思索。決心和策略要彼此兼容,相輔相成。我們更要注重團結合作,凝聚人心,不分體制內外,人盡其才各展所長。這才是推動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最穩(wěn)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