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共有13位代表參加。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脫黨,1924年周佛海脫黨,1924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13位黨代表,脫黨的、被黨開除的7位,占半數以上。犧牲4人,鄧恩銘1925年犧牲,王盡美1931年犧牲,何叔衡1935年犧牲,陳潭秋1943年犧牲。13名黨代表中,最后幸存僅毛澤東、董必武二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這說明任何偉大的事業(yè),置疑者有之、退出者有之、背叛者有之、犧牲者有之,總需有人堅持到最后用結果證明其事業(yè)之偉大、正確!一黨之業(yè)如此,一企之業(yè)亦如此!
所以,創(chuàng)業(yè)需堅持信念、忍受背叛、善待離開、感恩相伴、永不放棄!
東京地產崩盤和莫斯科貨幣跳水
A奮斗了20年,終于存了100萬,可以在三線城市買個100平米的小房子的時候,正準備出手時,突然這個房子只要80萬了,正準備去取錢交首付的時候,這個房子只要70萬了,A害怕70萬買到手,會變成60、50萬。A等了一個月,再去看這套房子的時候,掛牌價只有40萬。A敢緊出手,花40萬買了這套房子,手上還余60萬的現金。
B奮斗了20年,也存了100萬,也準備在一個三線城市買一套100平米的小房子,正準備出手的時候,房價是100萬,可是米價從2元一斤漲到5元,他正準備去取錢付首付的時候,米價從5元漲了10元。他突然害怕起來,買了房子就吃不起飯了,那不得餓死,想到這兒,轉念一想,把首付的20萬,買了2萬斤大米。剛買完,米價漲了15元,B趕緊把另外的80萬取出來買了5.3萬斤大米。一個月后,大米漲到100元一斤。B迅速出貨,一個月凈賺460萬。
A的故事發(fā)生在東京,B的故事發(fā)生在莫斯科,分別對應東京地產崩盤和莫斯科貨幣跳水事件(數據僅供參考)。有人猜疑,這樣的故事會不會在中國發(fā)生?
酒色財氣
話說宋朝某日,三大名士蘇軾、佛印和王安石相遇一處,談及人生,都認為困擾人生的,概括起來,無非“酒色財氣”四個字。
有道是: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于是蘇軾提議,何不以“酒色財氣”為題賦詩,以明各自的觀點。大家欣然同意。
大文豪蘇軾率先作詩曰:“飲酒不醉量為高,見色不迷真英豪。非份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氣自消?!?/p>
王安石乃當朝首輔,何等高才,聽了蘇軾的詩,微微一笑表示贊許,隨即吟道:“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無財民不奮發(fā),無氣國無生機?!?/p>
佛印是一代高僧,點頭微笑之間,大作即成:“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里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p>
三首妙趣橫生的組詩,因詩人身份和角度不同,對相同的事物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當然,并無高下之分。
蘇軾強調的是一個度,是中庸之道,是儒家個人修身之道,屬內圣之法。
王安石則肯定了酒色財氣中所蘊含的積極因素,是賢相的眼界,是外王之道。
佛印的詩是出世的思想,是開悟。
所以,世上滾滾諸君,紅塵一世,酒色財氣常伴,怎么看待,自個兒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