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潘金云
三方協作 為幼小銜接保駕護航
?江蘇/潘金云
幼小銜接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通過家庭、幼兒園和社區(qū)的緊密協作,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幫助幼兒順利度過轉折時期,快速適應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幼小銜接中的協作要以幼兒為主體,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共同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幼小銜接;協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從氛圍自由、管理寬松的幼兒園過渡到制度嚴格、節(jié)奏緊張的小學,很多幼兒會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布拉斯托姆曾說過:“幼兒的學習是幼兒與家庭、教育機構、社區(qū)等各種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幼兒由一個環(huán)境轉移到另一個環(huán)境,其知識經驗可能無法實現遷移,這是由于幼兒在轉入新環(huán)境時發(fā)生了不適應所致?!痹谶@一階段,家長、教師以及社區(q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及時進行信息溝通,通過有效協作為幼小銜接保駕護航。
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天鵝、梭魚和蝦子》蘊含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只有目標一致,才能實現最終的結果。因此,在幼兒銜接的過程中,三方協作必須要統一教育觀念,確定共同目標。幼小銜接教育一定要打破傳統以“知識”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樹立人本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關注幼兒人格教育。首先,要以教師為主導,及時進行溝通。教師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能夠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為家長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家長要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學習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營造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圍。其次,要以家長為核心,關注幼兒內心感受。家長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與幼兒的關系較為親密,幼兒比較信任和依賴父母,會與父母分享內心的秘密,通過家長、教師能夠了解到幼兒的真實的性格。家長與教師的雙向互動能夠促進幼兒的積極發(fā)展。
在協作中制定幼小銜接計劃,將幼兒納入到計劃當中。一方面,家長可以提前帶領幼兒參觀和了解學校,鼓勵其與低端年級的學生進行交流,消除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和焦慮感。澳大利亞的社區(qū)服務部認為“安全感對于處在人生轉折期任何年齡段的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熟悉環(huán)境的過程就是幫助幼兒尋找安全感的過程;另一方面,學校和社區(qū)可以進行聯合,為幼兒參觀提供各種便利,耐心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邀請幼兒參加校園活動等,銜接計劃一定要具備科學性、合理性,能夠服務于幼兒。
家長、教師與社區(qū)人員共同作為幼兒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其之間是合作伙伴的關系,但是,由于家長工作較忙或缺少時間,認為幼兒步入小學后沒有教育的義務和責任,缺乏參與教育的意識,這對于幼兒銜接非常不利。積極開展親子活動是為了通過活動搭建家長與幼兒之間溝通的橋梁,也能夠幫助教師發(fā)現親子關系中存在的問題,親子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你比我猜、盲人摸象、拔河比賽等,如果父母對待幼兒態(tài)度急躁就會導致親子關系緊張,過渡溺愛幼兒就會使親子關系處于不平等之中。親子關系對于幼小銜接的影響很大,教師在發(fā)現問題后能夠為家長提供合理化的建議,拉進幼兒與家長的距離。
評價體系應貫穿在幼兒銜接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它包含的內容也比較多。如,幼兒對于新環(huán)境、新生活的感受和反應;幼兒每段時期的學習結果和課堂表現;社區(qū)人員定期觀察的報告;幼兒與父母聊天中反映出的情緒波動等,幼兒園要將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建成最后的評價體系,再將結果反饋給家長。在整個過程中,父母、教師、社區(qū)人員的聯系非常緊密,只有良好的協作才能更好地完成這項任務。
幼小銜接不同主體對于相關問題的理解有著較大差異性,觀念共識和信息暢通是協作的基本保障,網絡化的發(fā)展為幼小銜接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和環(huán)境。幼兒園可通過現代技術搭建信息交流平臺,第一,平臺主要是以宣傳學校新聞、傳播教育知識、記錄幼兒訊息為主,例如,通過網絡動畫的形式制作學校地圖,幫助幼兒了解校園的環(huán)境;及時更新先進的教育知識,向家長傳播最新的教育理念;定期發(fā)布幼兒的習作,方便家長從平臺上及時獲取幼兒的訊息。第二,通過平臺能夠及時收集家長、教師、社區(qū)工作人員的留言,這是一個信息雙向傳遞的過程,有利于幼兒園及時得到信息的反饋,根據意見做出教學計劃的調整等。
網絡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真正的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幼小銜接轉折時期,很多幼兒的性格都會發(fā)生變化,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兩者的聯系極少,網絡平臺的出現實現了兩個階段信息資源的無縫對接,幼兒園教師能夠為小學教師提供幼兒的資料,小學教師也能夠與幼兒園教師共同商討課程的內容,以實現幼小銜接期間知識的連續(xù)性,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幼小銜接關系到幼兒心理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關系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處理好幼小銜接中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幼小銜接中的協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它需要家庭、幼兒園、社區(qū)長期的堅持和配合,只有三方攜手,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夠真正實現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1]王幡,白健,王建平.日本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的實踐與啟示[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80-85.
[2]劉磊.澳大利亞幼小銜接中多元合作的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06:26-30.
[3]李慧,葉存洪.英國幼小銜接階段的混齡教育及其啟示——以英格蘭戴克小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6,08:80-84.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