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吃了工業(yè)鹽會中毒?
人們燒菜煮湯時,總是忘不了加一點鹽。這樣不但使菜肴味道鮮美,而且提供了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鹽分。不過,我們說鹽是指“食鹽”,化學名稱叫氯化鈉。
其實,鹽是一類物質的統(tǒng)稱,除了食鹽外,還有許許多多種用途各異的“鹽”。比如有一種工業(yè)鹽——亞硝酸鈉,它廣泛用于建筑施工,制造染料、藥物和用作防銹劑,并大量用于印染、漂白等方面。氯化鈉與亞硝酸鈉不僅同屬鹽類,外觀也很相似,都是白色晶狀顆粒,密度也幾乎相同,都有咸味。然而兩種鹽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可以說是截然相反。食鹽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而亞硝酸鈉卻是無情的“殺手”,毒性很強。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人體血液中有一種低鐵血紅蛋白,它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夠攜帶著氧隨著血液循環(huán)流動,把氧輸送到人體內各個組織器官里,同時又分離出氧來,供各組器官新陳代謝的需要。
亞硝酸鹽有一種破壞作用,它進入體后能使體內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一遇到氧,就牢固地結合起來,不易分離。這樣,人體的全身組織就會缺氧,尤其從大腦缺氧對人體的影響最嚴重。
當人體攝入0.3~0.5g亞硝酸鈉,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g即可致人于死,人體一旦中毒,十幾分鐘就可發(fā)病。由于缺氧,可出現(xiàn)頭暈、頭脹、耳鳴,全身無力,手腳麻手,并會有惡心嘔吐、腹瀉、紫紺,心悸,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發(fā)生抽搐,昏迷,如搶救不及時,或攝入量過多,就會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大多數(shù)病例是誤將亞硝酸鈉當食鹽,食糖,食用堿等食用而中毒。另外,在高溫下長期存放的蔬菜,腐敗變質后,菜內亞硝酸鈉的含量也會明顯增加。當人們發(fā)生亞硝酸鈉中毒后,應立即送醫(yī)院搶救,不要延誤時機。
(摘自網絡,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