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事都得講究方法,閱讀也不例外,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才能使自己深刻理解書本的內涵,有助于迅速、及時地吮吸書本給自己提供的養(yǎng)料。愛因斯坦就曾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睂τ?、5歲的孩子來說,通過閱讀來進行思考,是非常難得,應該先由我們成人閱讀了孩子的圖書,從孩子的角度進行思考,找到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方法,這才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我們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學會積累資料的本領,享受“悅”讀的快樂。
閱讀需遵循一定的程序與步驟,要系統(tǒng)、完整、循序漸進。在實際工作中,我通過:看、聽、講、演這幾個步驟來讓幼兒學會閱讀。
一、讓孩子學會看
看,即觀察。給孩子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從觀察圖片的大致內容到一些細小部分,學會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觀察。每次和孩子一起看書時,我都會讓孩子先自己看圖中有些什么。剛開始時,孩子們總是說出圖中動物的名稱,讓他們再看看,就是什么都看不見。于是,我就引導孩子看看小動物的前面、后面、左邊、右邊,有些什么?在有目標的前提下,孩子看到了很多事物。經(jīng)過多次的引導,再和孩子看書時,當你出示一個畫面問:“圖上有些什么呀?”孩子會說出圖中的所有事物,連小草上的露珠都不會放過。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不夠,需要我們幫助他們不斷的積累、豐富。在看書的過程中,孩子的觀察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對于一些方位也有了認識,有了一定的空間知覺。
二、讓孩子學會聽
聽,即傾聽?!毒V要》中“語言教育目標”第二條規(guī)定,要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我們做老師的都有這么一種感受:有些孩子平時上課時沒有特別的、積極的、精彩的發(fā)言,也沒有特別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可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口語表達能力卻不錯。我們稍加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樣的孩子在老師、同伴、他人講話的時候都是專心地聽。你問問孩子或家長:你怎么會講故事的?孩子或家長會告訴你,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講故事,孩子聽得多了,自然的就會講了。記得有一位家長說,孩子一開始根本就不愿意聽故事,家長就找一些簡短的、有趣的故事給孩子聽,不管孩子能否聽懂,家長一直堅持給孩子講故事,一段時間來,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對故事有了新的興趣,傾聽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為孩子講故事做了準備。
三、讓孩子學會講
講,即說話。當孩子看到一幅畫面時,孩子要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曾經(jīng)有位小學里的老教師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孩子開始寫作文時,你不要要求語句多么的優(yōu)美,你只要他能寫出語句通順,哪怕是反復的話,要越多越好,讓他能夠大膽地表達出來就好,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可以讓孩子學著使用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盡量減少重復。再后來,就要孩子寫出比較精煉的語句,文章寫好后,要不斷地修改,去除其中多余的部分,留下精華。這才是寫作的方法。對于我們幼兒園小班的孩子看書也一樣,我們首先就是要讓孩子會說,讓他們從詞發(fā)展到句,然后到會說連貫的話,再逐漸到將畫面中的主要事情講清。通過這樣的看書活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讓孩子學會演
演,即表演。根據(jù)故事的內容,扮演角色進行復述?,F(xiàn)在社會中的各種和孩子有關的才藝表演很多,家長們都教給孩子一些介紹自己的話:“大家好!我叫XXX,今年X歲啦,今天我給大家表演……?!蓖炅酥螅⒆舆€會說:“謝謝大家!”都非常有表演才能?;谶@點,在講述故事后,我經(jīng)常和孩子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然后分角色進行表演。有些難于表演的部分,鼓勵孩子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思維,對故事中原有的情節(jié)進行改編。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發(fā)現(xiàn)孩子都非常愿意扮演各種動物,還會創(chuàng)編一些簡單情節(jié)??梢哉f表演活動也是閱讀活動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表演活動中,能拓寬孩子思路,發(fā)展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大大增強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作發(fā)展能力,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教育學認為,人類學習的過程,就是了解前人已經(jīng)獲得的經(jīng)驗和規(guī)律的特殊認識過程,而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閱讀。作為老師,就要讓幼兒學會多種方法、讓孩子喜歡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幼兒享受“悅”讀的快樂!
肖雄,河北唐山海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