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爽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提問研究
高明爽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在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發(fā)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高中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舉手發(fā)問的學生鳳毛麟角。審視問題所在,除了學生自尊心增強,害羞心理在作怪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課堂提問的無效、無序、無章的現象導致學生失去舉手發(fā)問的興趣。華東師大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yōu)轳Z獸式的活動?!币蚨岣呓處熣n堂提問的意識是當前教育迫在眉睫的問題。課堂提問是溝通教師、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也是提高課堂效率、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優(yōu)化課堂提問對于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課堂提問是推進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相互探討的過程”,因此課堂中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就顯得十分必要,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方式就是實現這種動態(tài)信息交流的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是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2.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提問涉及教學內容的重點,它是組織教學的開端,是教學進程中轉換的關鍵,是學習過程中激活學生思維活動的重要因素。對學生來說,可起到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思維,考查理解程度的作用;對教師來說,可起到檢查教學目標,重新組織教學等作用。
3.課堂提問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積極思考。
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批判性,而且能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師生一起發(fā)現問題、探討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前提下,課堂提問科學而精彩、有效而有趣,能使學生喜聞樂答,這樣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方可真正實現。
要想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解決好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問題。那么歷史課堂提問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注意呢?
1.注意提問的針對性。
針對性是歷史課的生命所在。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很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將提問當作點綴,當作裝飾,不考慮提問的目的、不看提問的對象、不講提問的效果,想問就問,好像提了問題就是啟發(fā)式、導學式教學。這種過于寬泛、無目的地亂問,為了提問而提問,思維指向不明,使學生猶如“霧里看花”,無所適從。所以課堂提問設計的問題應緊緊圍繞教學目的,教材重點、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要反復推敲,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地把課中知識點以提問的形式體現出來。
2.注意提問的層次性。
問題猶如山峰,坡度太陡,無法攀登;坡度太緩,也會使人喪失攀登的興趣。提問應設置合理的坡度,這既是考慮學生思維的特點,也是為了貫徹素質教育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根據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guī)律,提問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入求知的高度。
3.注意提問的時效性。
教師的提問要選擇最佳時機,即在不同的時間提出適宜的問題,主動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比如:剛開始上課時,學生的思維趨于較為平靜的狀態(tài),這時可以提出一些回憶性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時,則應多提一些分析性和評價性較強的問題,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當學生處于疲憊狀態(tài)時,就應提一些放松性和幽默性的問題,這樣可以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當學生的思路受阻時,教師要看準時機,把握火候,在問題的關鍵點上加以點撥,用語言的燧石去敲擊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的思路豁然開朗,由“山重水復疑無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維境界。
有人說,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作為一個歷史教師,若能把握好歷史課堂的提問藝術,就能成為每個孩子心靈深處的指導者,引航員,也就能引領每個孩子抵達享受歷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