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存娟
論閱讀教學中品味語言的問題和對策
鄧存娟
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對語言知識實施純粹技術化訓練的傾向;品味語言脫離語境,斷章取義;品味語言只看到積極修辭,忽略了消極修辭。針對此類問題,提出了三種對策:品味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語義、要以語境為前提、應重視消極修辭,只有深入語言背后深意,才能順利展開閱讀。
語義 語境 積極修辭 消極修辭
語言是文本主題、意義、思想、情感的載體。離開了這個載體,文本的意義無所依托。因此,閱讀文本,不能繞過語言這個載體而直達目的地。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們都知道閱讀離不開品味語言,尤其是對于散文、詩歌這樣的文體。但卻存在這樣一種狀況,在試圖通過品味語言這個手段探入文本深處時,久久徘徊在文本的表層,難以深入。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品味語言時脫離語境,品味語言的方式單一,品味語言的目的有偏差。而教師唯有對這幾個問題深究一番,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成功地進行閱讀教學。
(一)品味語言的目的有偏差
在學習品味語言方面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認為學習品味語言就是學習語言知識,以課文為例子來總結、論證語言學的知識,將語言進行與人的精神無涉的形式訓練,語言知識化、技術化。如學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讓學生造一個比喻的句子,并說出修辭的作用,讓學生記住這個修辭手法;如學了賈平凹《風雨》中的側面描寫,就根據(jù)其要求寫一個側面描寫的片段;如學了某種說明方法,就要求用這種說明方法來說明某一種事物等。這種看似強調對知識的運用,其實則是利用這些語文知識來依葫蘆畫瓢,無視人的精神存在,無視人文內(nèi)涵,無視人文積淀之于語文教育的極端重要性,把語文教育降低為純粹語言形式的技術操作手段,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一般教師品味語言的目的是好詞好句的“精彩”——給它們貼上準確、生動、形象、傳神等標簽,是語言知識本身,是僵硬的語言、沒有生命活力的語言、概念化的語言。這樣的品,必定是進入不了文本深處的。
(二)品味語言偏離語境
經(jīng)??吹竭@樣一種情形,教師將一堂課的重點內(nèi)容單獨提取出來教學、背誦或者摘抄,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更多的教師在單獨提取出來時就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全篇這個整體,孤立地品味、斷章取義導致過度解析文本。如教《背影》的時候,教師撇開全文重點品析“父親走過月臺,穿過鐵道……”,導致出現(xiàn)部分教師將其解讀成文中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這樣的怪現(xiàn)象。而這樣的怪現(xiàn)象在教學中還不是少數(shù),尤其體現(xiàn)在散文教學中。寫景的散文教學更突出,不聯(lián)系作者的實際、文章的背景和時代以及全文來品味語言,只看到了作者所描寫的大自然之景,浮在語言的表層,深入不了作者具有個性情感的景。
(三)品味語言的方式單一
在上朱自清《春》一課時,學生大都選擇了春花圖那部分語言進行品味賞析:“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崩碛墒?,這些句子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時節(jié)花開得繁多和旺盛的特點。這樣的答案近乎稱得上標準,通過幾次的訓練,學生可以成功地轉化成應試的模板:“這句話運用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奔记梢坏故欤瑢W生遇到這種語言品味或是詩歌鑒賞題,就像使用數(shù)學公式一樣那么容易,套進去則百發(fā)百中。這種修辭格訓練得多了,學生也習慣地認為品味語言就是要品味那些有修辭的地方。更關鍵的是他們所認為的修辭就是怎樣比喻、借代、夸張、排比等有辭藻的修辭,認為文章寫得好就是多用辭藻,把修辭看成是辭藻的問題。實際上,修辭不單單包括有辭藻的積極修辭,還包括消極修辭。大多數(shù)文章或是一篇文章的大部分語言都是使用了消極修辭。忽略了消極修辭,僅從積極修辭處入手品味語言,這是遠遠不夠的,許多平常語言背后的精彩處都無從得知。
(一)品味語言的目的是語義
語言是一種交流交際的工具,是個人發(fā)表見解、思想情感的載體。語文教學中品味語言,目的是利用語言這個載體、工具,挖掘出作品中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而不是學習語言知識本身。學習語言知識本身是尋找語言規(guī)律,是純理論的,是漢語這門課程的專職。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知識是用來作為分析語言現(xiàn)象的手段,而不是作為考究的對象,不是要知道“這是什么”,以獲得某些概念為目的,而是要善于總結運用語言之人的經(jīng)驗,了解和思考“為什么它是這樣”,提高吸收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能借助語言順利發(fā)掘作品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注重實用。葉圣陶先生在1934年寫的《〈開明國文講義〉編輯例言》提到:“文法和修辭教材編排和教學要注重理解和實用,竭力避免機械的術語和過細的分析。務使讀者修習之后,對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具有扼要的概念,并且養(yǎng)成正確地、精當?shù)匕l(fā)表的習慣?!彼@句話說明了教學時對語言文字知識有必要了解,但這不是目的,目的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在生活上的運用,并且能將這些語言知識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養(yǎng)成表達的習慣。語言只是一種表現(xiàn)方法和表達工具,學習它,不是為了掌握這些修辭知識,而是為了在平常的說話、寫文章時運用它,通過它把自己的正確思想和健康的情感清楚、確切、生動有力地傳達出來。認清了這一點,讀者就能明白以往教師對語言知識的僵硬把握,對語句的肢解分析的原因了;也明白了教學語言時,應該以運用為主,運用它來幫助學生表達思想和內(nèi)容。而不是辨別這是什么修辭,這種修辭有什么特點,然后仿寫一下這種修辭就可以了,這樣的品味如同嚼蠟。為改變這種狀況,有必要重新認識品味語言的目的,認識到其實質是發(fā)掘文學作品中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如在教學《安塞腰鼓》時,文中一句“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用了句內(nèi)排比的修辭,三個“了”之間層層遞進。這里不單單要知道這是排比修辭及其作用,還要清楚這里為什么要用排比來強調,而且此處是強調或渲染什么。此處用了三個短句,用排比的句子表現(xiàn)出來,短句讀起來給人感覺急促、快速、鏗鏘有力,并且連用三個短句,且一句比一句力度重,第一個“發(fā)狠了”是指錘的力度大,第二個“忘情了”是指除了力度,還說明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第三個“沒命了”是強調了打腰鼓的人使用豁出去了的全部力量集中在打鼓上,語言的氣勢更強。它們渲染了安塞腰鼓表演場面的磅礴、雄壯的氣勢,打鼓人的全身心投入,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了對安塞腰鼓的贊美之情。
(二)品味語言以語境為前提
語義分為語表意義和語里意義。語表意義是句子字面意義,是句子本身的含義,不依賴句子以外的因素而自有的。語里意義是句子字面意義以外的意義,它依賴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蘊在該句子里,也稱為語言的隱含意義。隱含意義隱含在哪里呢?隱含在語言所在的上下文以及語言出現(xiàn)的作者個性、時代背景、交際對象等因素中。這些上下文和作者身份、時代背景、交際對象等因素,筆者稱之為語言的環(huán)境,即語境。語境為每一語句的表達都提供了一個“場”,這個場為語言的隱含意義的生成形成了一個場效應。它是檢驗語言運用得好不好的標準,也是深入體會作者文章思想、情趣、見解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點。離開了語境,語言只有語表意義,沒有語里意義。沒有語里意義,文章的深層含義和個性意義就無法獲得。因此,學生有必要將語言放在具體的語境中來理解、感受、比較分析,探尋出語句的隱含意義,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筆者教學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一課為例,談談如何在具體的語境中感受修辭的表達效果。這首詩部分節(jié)選如下:
風,
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
緊緊地跟隨著,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話,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幾句詩寫得好不好,并說出好在哪里。答題技巧嫻熟的學生肯定會答好,好在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風大且寒冷的特點。若是教師停留于此,不再指導下去,只能是從語表意義把握這種修辭格,并沒有真正挖掘出詩句語言具體好在哪里,沒體會到修辭在整首詩的妙處,沒有深入語言的隱含意義。
那么再仿寫一個比喻句,讓學生辨別一下,是不是僅僅因為用了比喻的修辭而被認為寫得好,修改如下:
風,
像一個瘋狂的暴君,
揚著他威嚴的權杖,
聲嘶力竭地,
發(fā)號施令。
比較上文前后兩小節(jié)詩,同樣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前面一節(jié)詩將風比作一個老婦,在詩中這個老婦是一個乞丐的形象;后面一節(jié)詩中的風是一個暴君的形象。究竟哪個比喻更好呢?這就需要回歸到整首詩看,這首詩是寫艾青對處在戰(zhàn)亂中的農(nóng)民、失去男人保護的少婦、老母親、土地的墾殖者等這些平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和關懷的,那么這個風所比喻成的形象,自然就應該是乞丐的形象,與整首詩同一色彩的人物,而不是發(fā)號施令的暴君形象,這樣全文的語句才能統(tǒng)一。同樣是運用了比喻,這樣一對比學生就能意識到,原來并不是所有比喻的運用都能達到效果。效果好不好,只有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檢驗,看它是否能為主題思想和題旨服務。通過這樣一引導,學生自然能明白修辭運用得好不好,不是單獨提取出來分析的,而是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下次再找喜歡的句子時,學生不會張口就說一些概念化的套式,會更深入地思考其究竟好在哪里,作者為何會這么用。這才是解讀文本時對修辭的把握關鍵,也是探尋出語言隱含意義的關鍵。
(三)品味語言應重視消極修辭
當前品味語言時注重積極修辭,忽略消極修辭的情況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一書中將修辭分了兩類,一種是消極修辭,即怎樣使文章不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的缺點外,幾乎都可用消極的修辭來醫(yī)治。使用消極的修辭是為了達到準確、明白、通順的效果。另一種是積極修辭,即怎樣使文章更好,它通常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是運用辭藻,達到生動、形象、鮮明的效果。積極修辭的目的在于使文章或談話更好,更符合情境,更有利于讀者閱讀。相同的意思,有各種各樣的寫法,但它更傾向于用辭格,使語言更加優(yōu)美。例如“他是偉人”,可以寫作“他像黑夜星空閃爍的明星,照耀著前行的路”。而消極修辭是以意義明確、語句通順、平勻、隱密為標準的修辭方法,主要運用于科學語體、公文語體、詮釋性文字和平時的商談,以便把事理述說得清楚、明白。事實上,消極修辭不只概念性文字所專用,也適用于一切語言。無論什么語言文字,首先都必須是準確的,然后才能談及形象、生動等。因此可以說,消極修辭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修辭方法,是積極修辭的基礎,而且大多數(shù)文章或是一篇文章的大部分以消極修辭為主,忽略了消極修辭,會錯過許多深層的語義。如魯迅的《祝?!分校骸跋榱稚?,你放著罷!我來擺?!边@句話沒有修辭格,沒有超常的表現(xiàn)手法,語句通順、準確,極其普通、平常的一句話,但對祥林嫂的刺激和影響卻非常巨大,使祥林嫂失魂落魄、膽小害怕,精神完全崩潰了,身體也遭受巨大的摧殘,是導致她最后死去的直接原因。在這篇文章里,這句話用了消極修辭,卻是理解文章的關鍵處。因此,在品味語言時,不僅僅要看到積極修辭帶來的表達效果,也要重視消極修辭,推敲其標點、語音、字詞、句子和段落,才不會忽視許多語言表達的精彩之處。
品味語言是閱讀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如果不深入思考品味語言的幾個關鍵點,便會停在語言的表層。品味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語義,而所品重點是語境中的語言,脫離語境來品味語言無法評判優(yōu)劣。品味語言既要注重積極修辭,又不能忽略消極修辭,抓住文本的細微處,品出文章的精彩。
[1]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下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夏丐尊,葉圣陶. 國文百八課(第一、二、三、四冊)[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 陳望道. 修辭學發(fā)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鄧存娟嶺南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524048